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黑龙江省属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冻胀是该省水利工程建筑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我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桩基冻拨产生的六大原因进行了探索、分析和总结,并给出了采用深桩、扩大基础、桩基配筋、强化施工管理等四个方面桩基冻拨防治措施及增设扩大式基础、削减切向冻胀力、处理桩基周围土体等三项冻拨补救措施、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属于季节性冻土地区,冻胀是该省水利工程建筑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我省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桩基冻拨产生的六大原因进行了探索、分析和总结,并给出了采用深桩、扩大基础、桩基配筋、强化施工管理等四个方面桩基冻拨防治措施及增设扩大式基础、削减切向冻胀力、处理桩基周围土体等三项冻拨补救措施,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引生  李永强 《甘肃科技》2003,19(5):66-67,26
按保护冻土原则设计的桩基,必须要等到桩基完全回冻以后才能进行承台等上部结构的施工。因此,桩基回冻与否关系到整个桥梁的施工,也是合理组织施工的前提。工程中一般采用测温的方法监测桩基的回冻。文章针对青藏铁路建设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测温孔布置的基本原则和测试频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青藏铁路不冻泉特大桥桩基施工的机具选择、施工措施与施工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冻土地区桥梁桩基的施工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5.
母付玲 《科技信息》2013,(13):480-480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对于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质量的控制,针对对当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与分析,指出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地运行。  相似文献   

6.
郭春云 《山西科技》2012,(1):88-88,90
防水在水利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水利工程渗水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基础防渗技术,以及堵漏防水施工、冬季施工中混凝土工程等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宋伟峰 《科技信息》2012,(25):330-330
本文根据笔者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工作经验,对当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与分析,针对所出现的问题,从设计、施工和业务素质等方面出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指出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地运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后,加强了对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这也使得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巨大的发展机遇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影响企业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工程造价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构建的关键.本文以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促进作用入手,着重论述了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吴裕林 《广东科技》2013,(10):114+116
通过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与分析,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从施工管理、业务素质、监管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地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武汉某大厦介绍了其场地地质条件、原基础设计及桩基事故现象 ,分析了桩基发生事故的原因 ,着重阐述了对该桩基事故的处理措施和加固设计效果 ,为同类基础的施工及处理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随着我国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不断支持,水利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中,质量控制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小型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使得质量控制成为其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主要通过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等几方面内容的介绍,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作为多高层建筑的基础在工程建设中被大量采用.其结构均为深基础形式.桩基质量检测技术,特别是桩基动力试验,涉及到岩土力学、振动学、桩基施工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知识,它既不同于常规的建筑材料试验,又不同于普通的建筑结构潮试.因此,提高桩基检测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水利工程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性建设工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与提高,但是由于受到制度、观念、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干扰,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该文研究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入手,分析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拟在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柳青  韩冲 《中国西部科技》2009,8(19):14-14,26
人工挖孔桩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场地小,无泥浆排出,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近几年得到广泛运用,特别是在扩大头的桩基施工中,人工挖孔桩施工更有其优越性,可以弥补机械施工的一些不足。笔者就某水利工程的通讯塔建设谈谈挖人工挖孔桩桩基的施工。  相似文献   

15.
季节性冻土区铁路接触网基础常因土体冻胀影响,发生拔起、倾覆等工程病害,严重影响电气化铁路供电安全与平稳运营。为分析接触网基础受土体冻胀的影响过程,本研究基于热-力耦合理论,考虑土体冻胀正交各向异性、温度对路基土体冻胀率的影响等关键因素,选取川藏铁路沿线昌都、康定、理塘三地区全年气温变化条件,分析全年不同时期接触网立柱基础冻胀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桩基整体呈现上拔、外倾趋势,桩基整体位移量与冻深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冻深与全年气温条件显著相关。建议可以通过保温隔热等防护措施减小冻深,从而达到改善桩基冻胀变形,提高基础冻胀抗拔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金毅松 《广东科技》2012,21(19):117-117,121
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利工程质量关系着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是水利工程质量保证关键因素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水利工程相对于西方国家发展较晚,因此存在质量、安全以及成本控制等问题。分析了影响水利施工管理的因素,给出了提高水利施工管理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易永禄 《广东科技》2014,(20):108-109
水利施工管理创新刻不容缓,只有尽快创新水利施工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才能够使水利施工管理在现代化社会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适应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性,为创造坚固耐用的水利工程提供条件。对此,就水利施工管理创造性如何提高进行分析,希望对于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多年冻土地区不同入模温度下桩基温度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基桩传热、地基冻土、大气温度变化、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混凝土入模温度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建立温度场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在寒季桩基的回冻过程,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提高及其对施工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凝土水化热对地温的扰动随着回冻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回冻两个月后单桩桩身表面处地温平均值在入模温度5℃及12℃条件下分别达到了天然孔地温平均值的57.3%及53%,因此要等混凝土水化热对地温的热扰动完全消除再施工是不现实的.在实际工程中,只要基桩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即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水利建筑工程行业也在稳步的发展.由于水利工程建筑的规模和水平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的整体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全方面的进行控制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本文从分析我国水利工程建筑喷目管理的现状出发,指出了水利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山岭重丘区或地形复杂陡坡地段桥梁施工中,往往因设计与施工间隔时间跨度大,施工时地形改变较大,或设计调查不详细,实际地形与设计不符,或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施工中组织不当等原因,往往出现桩基临坡围岩厚度不足、基础暴露等问题,造成桩基承载力不足、结构力学体系改变等隐患。解决上述问题,应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人手,从施工准备开始,根据实际地形逐一核对设计文件,比对地质土质情况,分析桩基临坡围岩厚度、承台埋深、地基承载力等指标,及时修正设计,精心组织施工,方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