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尔雅》中“法”与“律”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法”的内涵远远大于“律”,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所指,而“律”则侧重的是刑法.它们不仅单用,也经常连用,因此逐渐凝固为“法律”一词.但是直到1815年它才正式出现在工具书中,可见现代的法律观念是在明清之后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晋代“引礼入律”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较为典型儒家化法典,“引礼入律”是晋代法律发展的重要特点,它在《晋律》中有突出表现:刑罚实用上“准五服制罪”原则的确立;保护士族、官司僚政治、经济特权的政治经济立法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等。其产生根源有:从文化根源看,是因为礼有区分贵贱等级、定分止争的功能;从政治学方面看,司马氏所建立的是门阀士族统治,所以任用儒家制订、解释法律;从经济方面看,民本思想是礼的重要内容,“引礼入律”有助于恢复经济、安定民心。  相似文献   

3.
赵捷 《吉安师专学报》1993,(2):31-36,58
在日常生活中,“黄金分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制一身衣装,如何使上下身比例获得最好的灵感效应;开一扇窗子,它的高宽比例该如何,往往都要参照黄金分割律来考虑。  相似文献   

4.
“等价关系”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它与集合元素的分类直接相联系,在数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它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许多代数概念的理解,因而可以说它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 等价关系是指非空集合中适合反射律,对称律及推移律的一种二元关系,也就是 定义1 S是一个非空集合,R是S中的一个二元关系,它满足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5.
法治即是法的统治,“善法的统治”是一种法治的完美状态,中国传统法律形式多样,不乏善法的存在,但是缺乏法的统治,所具有的善法只是人治的工具,中国法律传统中更多的是非法治因素。法治多元理论下的所谓“中国传统法治”理论偏离对法治的正确认识,引起理论混论。抛弃法治多元理论,正确认识中国的法律传统,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从德国音乐学家费利克恩.卡茨(Felixgatz)从康德哲学中借用“他律”、“自律”的概念,运用到音乐美学研究中,做为划分音乐美学流派以来,音乐中“他律”与“自律”的对立和冲突,从来就没有调和过。我们从中西哲学范畴以及由其决定的中西音乐范畴的比较研究中,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中所谓“他律”、“自律”的发生逻辑。其实,“他律”也好,“自律”也罢,若简单地将其割裂而片面强调一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考究,其无论如何也只不过是一种悖论。  相似文献   

7.
汉律早已散失。程树德在《汉律考序》中说:“隋志亦云汉律久亡,是唐时已佚。后世对汉朝法律的了解,仅仅根据两汉魏晋及以后的有关史料加以考证和研究。故此,到目前为止,对汉朝法律制度的研究仍  相似文献   

8.
“法都”是拉丁文Fatum、葡文Fado一词的音译,它是葡萄牙特有的一种传统民歌。在葡萄牙,无论年轻的姑娘,抑或年迈的老翁都喜欢“法都”。可以说“法都”是葡萄牙全民族的歌。“法都”的字意是“命运”,过去它的曲调多带有思乡怀旧的意味,极富表现力,现在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日益丰富。“法都”通常被认为是从巴西传到葡萄牙的。那时,被贩到巴西的非洲黑奴带来了黑人的伦杜舞曲,它与吉他的琶音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民间音乐,即“法都”。但“法都”不及“伦杜”那样节奏鲜明,它吸收了“伦杜”粗犷的特点,又融进了阿拉伯乐曲徐缓低沉的韵味,因此富有自己的特色。19世纪末,“法都”在巴西极为普及。除了作为歌唱、弹奏和伴舞以外,还有一种不登大雅之堂的“撞击法都”,即舞蹈者彼  相似文献   

9.
自从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提出了“法律信仰”的观点,这一命题就被广为推崇。但是本文认为法律是不能被信仰的,无论是形而下的实体法还是形而上的抽象法、客观法,即法律信仰是一个不能成立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在简易逻辑中“否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否命题,一种是非P(记作“「P”)。如果原命题是“若p则q”,那么这个原命题的否命题是“若非p则非q”,即否命题是对一个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都加以否定;“非P”也叫做命题p的否定,它则是“若p则非q”,即非P是对原命题的结论加以否定。它实际上只给出了命题P的否定和它的否命题的一个简单定义,但是其定义的内涵深沉,值得我们推敲。  相似文献   

11.
一、学校管理中的“法” 学校管理中的“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管理者运用命令、决定、指示、决议等行政手段进行的管理过程;二是立法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学校内部的各种管理工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学案导学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以后,就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浪潮.它以异于传统教学的、强调学生主体性的特色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眼球.它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很多弊端如学生地位问题,又由于各种各样因素的限制,“学案导学法”的实施存在不可避免的不足,这也是我们在不断推广它时所应该逐渐解决的.  相似文献   

13.
女性权利的关切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产物,女性权利的提升以女性在社会领域中的参与程度来界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利逐渐成为法律必须解决的问题,尽管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在法律方面尚存在一些欠缺,但是“性骚扰”法案的出台,为女性权利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的“三个依法”共同推进,是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三者既相互贯通又有各自内涵.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以宪法为核心;依法执政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基本方式,它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的基本准则,它要求公职人员必须明确自己执法的权限和程序.任何人都没有法外特权,所有人都受宪法法律的支配.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相似文献   

15.
Ⅰ同一律 论理学中有所谓思想律者,一是同一律,一是矛盾律,一是排中律。现在有人加上莱卜泥滋的“充分理由律”把它当作第四思想律,但它与演绎法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不必讨论。“律”字的意义普通有二,一是“jus”一是“lex”;若以这两意义为标准,思想律似乎不是“律”。有些思想不遵守这三个律。有理性的思想的确遵守它们,但有理性的思想等于遵守这三律的思想。其结果是遵守这三个律的思想才遵守这三个律。这三个律,与其说它们是思想律,不如说它们是论理学中的三个假设。大多数的教科书称这三个假设为思想律,本文沿用旧名,暂不改革…  相似文献   

16.
南非联邦是种族歧视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南非国民党政府制订了“通行证法”、“杂婚法”、“选举人代表法”等等一连串违反民主和人道的反动法律,对一千万左右的有色人种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南非联邦议会在一九五○年七月通过、并于次年三月开始实行的“种族分区隔离法”,就是其中最野蛮残暴的一种法律。根据这个法律,非洲人、印度人、马来人、中国人等等种族的居民被规定隔离在若干所谓“特定住区”内,这样,就把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有色人种禁锢在各别的隔离地区之内;并迫使他们从原有的居地迁移到人烟稀少、土  相似文献   

17.
《管子》从治国、强国的目的出发 ,提出以法治国的思想 ,它围绕立法、执法、守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管子》的法观念具有超时代的价值。《管子》“公国一民”、“颁法”思想体现了法的严肃性。既在于法的内容 ,又在于执法程序的严肃性 ,具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外来语“知识产权”这个术语,最早在17世纪中叶出现在西方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地德国。在当时,它主要指文化领域中作者的创作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亦即我们称为“版权”或“著作权”的这种无形产权(现在仍有个别国家如西班牙、菲律宾等沿用“知识产权”仅表示版权)。17世纪,法国曾一度使用“工业产权”这一术语,它指的是除版权之外的智力成果专有权与商业标记专有权。在后来的发展中,尤其在60年代之后,“知识产权”逐渐被绝大多数国家及所有世界性国际条约、国际组织采用,它包涵智力创作成果及商业标记的专有权。“知识产权”是个“外来语”,即德文中的 GestigesEgentum.英文中的 Intellectual Property。把这个外  相似文献   

19.
女性权利的关切是人类文明的共同产物,女性权利的提升以女性在社会领域中的参与程度来界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权利逐渐成为法律必须解决的问题,尽管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在法律方面尚存在一些欠缺,但是“性骚扰”法案的出台,为女性权利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绿到金:挖掘“绿色商机”的大鳄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履行环保责任常常被企业用来作为一种可做可不做的公益行为,是一些“商场秀”,至多是用来改善公共关系的“公益营销”。而在企业日益受到环保组织、媒体、消费者的压力,环保意识作为一种社会共识逐渐进入法律制度,环保指标也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企业的生产和交易行为以及个人的消费行为进行规范的今天,“绿色”已经成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绕不开的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