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政策为刑罚执行提供指导思想,刑罚执行是刑事政策的重要实践路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对于刑罚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其对我国监狱刑罚执行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细化罪犯的分类,对其分别管理;实行累进处遇制度,推进狱内行刑社会化;保障监狱内罪犯的基本人权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是目前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刑、假释作为一项行刑制度,不仅仅是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一项内容,也是行刑法律中体现改造罪犯目的的重要制度。而在目前的法治水平下,减刑、假释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影响着该制度实施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3.
缓刑是一种附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而恢复性司法则是对犯罪的一种反应方式和处理方法。两者的内涵虽然不同.但在价值取向上却有着共同的追求:两者都强调刑罚的轻缓化和非监禁性,都推崇社区矫正的行刑理念,都彰显了刑罚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行刑是一国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最终实现国家刑罚权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综观各国的行刑制度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那就是行刑社会化趋势明显,它体现着人道、效益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的困惑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事执行体制和刑罚执行方式的重要革新,对于行刑的人道化、科学化以及降低行刑成本都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社区矫正同时也存在适用对象的选择、适用程序、矫正手段以及矫正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的结合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必须在肯定社区矫正价值的同时进行反思,科学选择适用对象、完善适用程序、提高矫正工作者素质,以真正实现公正、人道、科学、效益等行刑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利科  魏荣辉 《科技信息》2010,(10):340-341
减刑和假释都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特定服刑人员采取的变更执行措施。减刑是指对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依法减轻其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我国的减刑制度主要体现在《刑法》第78条至80条之规定上。  相似文献   

7.
谭加云  左建华 《科技信息》2008,(16):186-186
在未成年人司法领域内,确立“刑罚个别化”原则能更好的体现刑法谦抑与人道的价值,因此从制刑、量刑和行刑三个方面实现未成人刑罚个别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为两大主要方向的世界刑法改革运动的开展,行刑社会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应顺应这一趋势,从理念、体制、具体制度等几方面进行行刑制度的改革,推进行刑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杨世昌 《科技咨询导报》2013,(36):207-207,210
我国刑法仅规定追诉时效而忽略了行刑时效。建构行刑时效制度,能够与国外立法模式接轨,加快依法治国的刑法文化的制度创新,适应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符合实现刑罚公正与效率的必然要求。在刑法总则中通过对行刑时效一般、特殊情况、期限及起算等内容予以规定,对于推动我国刑事立法的完善、实现刑罚的目的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区矫正性质之诘问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在官方的文件解读下是一种单纯的刑罚执行方式,在我国的司法实践领域里却呈现出司法矫正的性质而非完全意义上的社区矫正,事实上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是一种新的刑罚类型,是刑罚中的一个上位概念,而不仅仅只是从属于监禁刑的刑罚执行方式。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5,(4):80-82
社区矫正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是中央提出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社区矫正在增强行刑效能、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社区矫正的开展是防止罪犯在监狱内交叉感染的必然要求。社区矫正为罪犯的顺利回归以及再社会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容宁 《科技信息》2010,(31):I0390-I0391
刑罚目的既是国家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所要达到的目的,又是国家用以指导刑罚制定、适用和执行的手段,因此刑罚目的同时具有目的和手段的双重身份。本文从刑法目的的两种不同身份出发,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了我国刑法目的应该是特殊预防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论行刑社会化的思想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轻型化的趋势,使得行刑社会化思想越来越得到重视。行刑社会化思想却并非本来就有,而是随着刑罚思想发展、监狱制度的改进而逐渐形成的。从人类刑罚思想及监狱状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行刑社会化的思想源流。  相似文献   

14.
刑罚执行监督是刑事诉讼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刑事诉讼过程中法律监督的最后环节,还是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具体体现。确立刑罚执行监督基本原则具有必要性,刑罚执行监督基本原则的构建与完善直接关系到罪犯是否切实受罚、刑罚能否准确施行、刑罚目的是否全面落实。应设置人权保障原则、依法监督原则、公正监督原则、统一监督原则等。刑罚执行监督基本原则的合理构架和良性运行需要在各个主体要素之间进行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刑罚执行监督机关的权责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社会日益走向开放的法治社会,民主、人权、人道主义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受到国家的重视,体现在刑罚的执行问题上则是传统的监狱不再是关押罪犯改造罪犯的最佳场所,刑罚的执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始走向社会化。在这种趋势下,我国的非监禁刑理应进行相应的完善以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刘长 《科技信息》2010,(21):I0399-I0400
非监禁刑体现了刑罚轻缓化、刑罚人道主义和回归社会的刑罚理念。20世纪以来,特别二战以后,非监禁刑在各国的刑事制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然而,非监禁刑在我国适用率较低、适用效果不够好,其重要原因在于非监禁刑的执行体制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古代刑罚的嬗变及刑罚制度的分析可知,中国古代的刑。罚与观念密不可分。从刑罚的起源来看,刑罚既不是“出于天”,也不是“起于兵”或“源于苗”,更不是由“象刑”演变而来,刑罚只不过是观念的产物,并随着观念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髡刑在中国古代之所以被认为比笞刑还重的刑罚,只能从古人对头发的不同观念来解释。而族刑作为极其残酷的刑罚制度,也不过是宗法制度和家族观念的产物,其存在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不论是“秋冬为刑杀”的“顺天行刑”思想还是“灾异赦宥”的行刑思想,都是当时的人们对四季及天象异常的相应观念在行刑制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社区矫正是一种综合性的,偏重于刑罚执行的法律制度,与刑法规定的刑种、量刑制度和刑罚执行措施有着密切关系。社区矫正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社区矫正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社区矫正价值理念的分析等问题。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我国的重视,但我国社区矫正制度还处于初步建立的阶段,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明确定位。文章从社区矫正基本概念和价值理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希望对指导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缓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重要的刑罚运用制度。对于缓刑的性质,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缓刑制度是一种附条件的、涉及刑罚裁量与执行两方面内容,而以刑罚裁量为主的刑罚运用制度。对缓刑制度性质的认识,关系到缓刑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存在价值和适用对象的权益保障,直接影响到人民法院缓刑的适用和缓刑的实际执行。搞清楚缓刑制度的性质,对于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兴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符合刑罚宽和化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社区矫正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社区矫正的界定、社区矫正特点以及社区矫正的机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