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研究,使国家公园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生态旅游设施布局和社区经济发展更为科学合理.通过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模型,确定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敏感度空间分布特点,进而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区划.结果表明,依据ArcGIS空间叠加影响因子权重综合分析将生态敏感性等级分为极高、高、中等、一般、较低5个等级,各等级区域占全区总面积分别为25.75%、22.42%、43.85%、3.27%、4.71%,依据生态敏感性高低将神农架国家公园功能区划分为4个保护区域,并提出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作为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尺度,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判断依据.从长治湿地公园自身的承受能力出发,综合旅游生态容量(Ce)与旅游空间容量(Cs)两方面因素评估区域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其中Ce为40 632~52 366(人次/d),Cs为28 872~55 376(人次/d),...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通常是各类自然保护区发展中难以绕过的难题。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及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考察,详细考察了保护区范围内的各类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并对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分析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承载力,根据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面积法和改进的线路法结合的方式计算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保护区趋于保守的游客日承载容量为13349人次,游客年承载容量为2402820人次。  相似文献   

4.
如何协调国家公园中传统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当前国家公园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传统用地的空间分布出发,尝试根据不同地域发展对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的需求,及其与土地现状的匹配关系,运用生态位理论最大熵模型MAXENT,进行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各个环境变量中,高程、道路距离、坡度是影响传统用地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高程的重要性最高;神农架国家公园传统用地生态适宜开发性整体水平不高,用地量的压力主要在木鱼、坪堑两处,红花坪可作为木鱼镇的预留区域,板桥下谷为坪堑-大九湖预留区域.为定量分析国家公园传统用地的生态适宜性提供依据,为民生用地的开发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2月,《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正式确定在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旨在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及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既实现生态系统和文化自然遗产的完整有效保护,又为公众提供精神、科研、教育、游憩等公共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从地理分析角度出发,基于对山水林地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理解与分析,进行神农架网格管护小区划分,以建立神农架国家公园科学管护体系.神农架国家公园网格小区的划分兼顾交通可达性、河网流域、森林体系、行政边界与各种保护区边界等因素.基于DEM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水文分析与表面分析,根据河网流域、分水岭、山谷线与山脊线进行区划,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神农架国家公园划分为18个网格管护小区,有利于神农架国家公园山水林地一体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实施科学、高效、统一、规范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旅游吸引质量、生态背景条件、区域社会背景和旅游区位条件4个层次构建了神农架旅游区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体系因子的权重值。得到神农架旅游吸引潜力综合得分为7.41分,表明神农架非常适合开展生态旅游,对神农架旅游吸引进行特色定位。分析了将其旅游吸引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景区营地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度假的重要场所.本文对国内外营地类型、营地布局与选址、规模与营盘面积、游憩设施、环境容量、植被、项目规划与设计进行了综述;分析探讨了营地设计存在问题,并对营地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根据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内涵以及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构成,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是其资源空间因子,三港-黄岗山精华旅游线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空间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卡口作用,属于不完全游道;三港-黄岗山一线的日卡口承载力为1 450人次/天,年卡口承载力为359 020人次/年。这一环境承载力可作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的环境承载量限制量。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1999,(2)
元月12日,在我国第一个“生态旅游年”来临之际,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邀请了我国知名动物、古生物、生命、生态和历史学的科技专家,召开了“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座谈会”。王福兴秘书长参加了会议,李玉铭副秘书长主持会议并做了总结。最近湖北省神农架的一些单位,  相似文献   

11.
以淇县古灵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的指标体系、公式,得出该景区的日旅游环境容量为3 714人次,同时提出了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旅游环境容量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声学指数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内对动物声音多样性动态变化的响应,探究神农架国家公园声音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为当地生态保护提供量化依据。【方法】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较大区域内部署了9个声音采集点,连续采集了2021年5—7月的样点声音数据,采用生态声学的方法,从声音数据中提取了声学复杂度指数(ACI)、生物声学指数(BI)、归一化声景差异指数(NDSI)3个声学指数,并探究这3个声学多样性指数夏季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ACI指数在夏季变化的总体趋势并不显著,BI指数呈双峰变化趋势,NDSI指数呈3峰或4峰变化趋势;经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气候和人为干扰是引起指数值突变的主要原因;日变化结果显示ACI指数不能很好地反映日变化趋势,但BI指数和NDSI指数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趋势,且变化趋势符合物种黎明/黄昏合唱的习性;声学指数随海拔梯度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ACI、BI指数在中海拔区域具有最大值,且ACI指数与海拔相关性较强,NDSI指数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结论】BI、NDSI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动物声音多样性随时间动态变化趋势,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会造成声音多样性的突变。...  相似文献   

13.
赵军  刘喆  赵媛 《甘肃科技》2011,27(4):8-10
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非常敏感、生态环境恢复能力很弱的特点.随着生态旅游的不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日益加剧,尤其对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其明显.因此,不适当的生态旅游将加剧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退化,破坏生态环境的完整和健康.为此,在分析我国当前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藏的生态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在开发这一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借鉴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先进理念及西藏特殊的民族宗教现状.坚持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产品的定位、建设和管理必须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青藏高原生态的脆弱性,把保持高原生态多样性与全球生态系统维护联系起来,从全人类角度出发看待生态旅游区,有责任感地对生态旅游地实行生态管理.同时,把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作为生态旅游完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生态旅游发展的环境伦理原则、造福旅游地民众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居民与日俱增的生态游憩需求与城市生态游憩空间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基于空间正义视角,从居民生态游憩服务的“需求导向”为逻辑起点,以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主城为例,选取生态游憩空间服务半径覆盖率、居民交通耗时、出行距离及居民游憩满意度四个指标,采用GIS网络分析及问卷调查探讨其生态游憩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果显示:(1)曲靖市麒麟区主城生态游憩空间“供需不匹配”,呈现出缘过剩而中心不足;(2)交通通达性较差限制了居民到访生态游憩空间的频率,影响其服务功能的辐射及释放;(3)游憩行为与生态游憩空间类型供给相关,呈现出游憩行为差异受到生态游憩空间类型供给的限制;(4)居民对生态游憩空间内部的基本服务及设施满意度达70%,但对生态游憩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不满意度高达82%;(5)各生态游憩空间所提供的服务类型较为单一,且存在游憩空间服务重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游憩价值测评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根据秦岭北坡森林公园为陕西省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而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又是非市场性的,这就需要探索新的方法来进行计量测评.基于意愿支付假设,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旅行费用法(TCM)对秦岭北坡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13个森林公园的年游憩价值合计为14140.4万元,这就为秦岭北坡森林公园产业带的生态旅游开发及经济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规划必须预测游客规模和环境容量,使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容量是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运用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相关理论,引入边际满意度的概念,提出了旅游心理容量的满意度模型;结合广西大明山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旅游心理容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陈明光 《科技资讯》2009,(6):113-113
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会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一定压力和影响,超出了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力,就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于挽回和不可恢复的破坏。本文从黔西南奇特瑰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着手,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探索保护黔西南生态旅游资源的措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旅游具有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养生等功能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江西森林资源禀赋较高,利用Delphi法和AHP法,对江西省100个县(市、区)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西森林生态旅游潜力较高的县(市、区)是婺源县、井冈山市、靖安县、玉山县、龙南县、定南县、资溪县、安远县、上犹县、崇义县、德兴市、铜鼓县、湾里区、芦溪县、上饶县、贵溪市、浮梁县、袁州区、瑞金市、安福县等20个,基本分布在江西省的三面环山区域。通过优化旅游线路和完善旅游设施,能够打造具有一批江西特色的拳头森林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营口市生态旅游资源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等问题,遵循生态因子选取的可计量性、主导性、代表性和超前性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地貌、坡度、坡向、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水域、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生态因子权重.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遥感(RS)支持下获得各生态因子的信息.使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对营口市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将其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的敏感区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对策,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