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家点经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 日本面对的是慢性的停滞危机,而非突发性的总体经济崩溃。令人担忧的是,日本独特的慢性冷危机,已不再是日本的专利,部分要素已开始在中国出现。 198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克莱因: 中国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取美国西部开发以及其它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大大缩短西部开发的时间。美国完成西部开发用  相似文献   

2.
访日杂谈     
儒家思想在日本现在日本流行着儒家文化圈的说法。这种观点认为,凡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深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发展都比较快,并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为例证。儒家思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究竟如何难以论证,但日本社会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确是事实。许多日本人对儒家思想的研究颇有心得,谈起儒道,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儒家注重礼仪,日本堪称礼仪之邦。日本人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礼貌之周到,往往令客人感到不安。儒家主张男尊女卑,许多日本妇女在婚后便辞去了工作,回到了厨房。儒家讲尊卑有序,日本社会中明显的等级观念正是这一思  相似文献   

3.
日本自二次大战沦为战败国后,民生凋零,负债累累,国际地位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积极寻找出路,一来为了解决日本人民的民生问题,二来为国家找回一些尊严。经济发展乃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一石二鸟战略。推行经济发展应首重管理阶层,这是1945到1950年之间,日本政府多次强调的思想。1947年,日本经济发展委员会在其发表的“公司民主计划书”中指出:“公司的管理阶层应以国家社会的福利为前提,以最低的价格供应良好的产品。”政府亦一再声明,将社会复兴,经济发展的责任交托给日本的管理阶层,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动向.人口老龄化几乎关涉到社会的每一个方面,它将会给经济发展必需的劳动力供应、养老金体系乃至家庭社会伦理观念提出严峻挑战.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本文围绕日本老龄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日本在解决老龄化问题中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说明.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永的邻国,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老龄化问题.如何应对,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总体命运.本文结合日本老龄化的措施和经验提出一些看法,旨在希望中国能够借鉴日本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经验,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情况,找出妥善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措施,缓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2,(12):69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战后日本实现长期快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等,就一直是中国日本学研究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日本一系列的经济产业政策及其成功经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进入九十年代后,有包括日本国内很多学者在内的不  相似文献   

6.
高晓红 《科技信息》2010,(7):209-209,192
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那个国家,饮食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作为饮食大国的日本,它的饮食业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其中,日本的便当更以它独有的历史意义和特色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便当不仅是一种充饥的食品,更是了解日本的窗口。无论是车站便当,还是儿童便当,各种各样的便当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日本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日本独特的国民性。本论文主要分析便当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进伟  卢萌 《科技信息》2009,(25):148-148,227
日本和韩国是辽宁省对外贸易两个重要的国家,近几年相互之间贸易更是显著逐年增加,辽宁与日韩贸易的快速增长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对辽宁与日本韩国进出口贸易和辽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辽宁与日本韩国进出口贸易与辽宁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辽宁与日韩之间贸易对其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很大。在目前的金融危机之下。本文最后对加强辽宁与日韩的贸易往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在战后日本经济起飞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芳 《开封大学学报》1998,12(3):60-63,7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使全体国民知识化,重视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日本教育完全为经济发展服务,根据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和发展重点;最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保证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9.
介绍日本战后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研究和分析日本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日本发展科技产业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并给出对发展海南科技产业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东盟作为东南亚地区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当今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的活动日渐活跃,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和作用更显重要。日本一直重视与东盟的交往,无论在经济或政治上都离不开与东盟的合作。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脱欧返亚”和迈向“政治大国”目标的制定,东盟在日本亚太地区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东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日本“东亚经济圈”的重要发展对象;东盟是日本迈向“政治大国”、抗衡美国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11.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失败者。30年后,在世界经济大战中,日本是胜利者。对于日本在经济战争中取得胜利和经济出现奇迹的原因,人们众说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多数人共识不疑的,即,日本创造性地灵活运用了市场机制,赢得了市场竞争的优势,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论述日本在经济发展中是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取得市场竞争胜利的,在运用市场机制方面有哪些主要战略部署和战略措施,以及日本政府在市场机制运行中的主要职能和做法。不妥之处,请予指教。  相似文献   

12.
产业技术既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又是衡量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就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要发展现代化的产业经济,不仅要拥有先进的产业技术,而且要善于转化利用产业技术。产业技术利用越多,经济发展潜力越大,国际竞争力也就越强。日本是世界典型的资源贫乏国,然而日本却以世界第一位的技术转化能力克服了资源困难,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经济奇迹。南朝鲜的工业崛起也得力于大量产业技术的吸收和利用,其技术转化能力目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正处于重要转折关头,充分认识产  相似文献   

13.
战后几十年间,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从一片废墟到如日中天再到低迷不振的发展历程,大起大落中蕴涵着许多必然和偶然,过去的成功经验恰恰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障碍。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可归纳为六个方面:重视教育更要重视体制创新,正确发挥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时俱进,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不断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保持政治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现代化应建立在自我创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举措对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去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结束后,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并成为大国角力的重要领域。日本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举措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及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日本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居领先地位,去年它的经济增长率为6.1%,大大高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2.8%。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本十分重视并善于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1957~1977年之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很大不同。从年产值增长率看,日本是13%,原西德是7%,美国是3~4%,英国又低一些。影响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人们认为,经济发展与引进外国技术的政策大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爆发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赣南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波及。本文将研究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寻找战后日本与当今赣南现状的相似之处,探求解决赣州经济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去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结束后,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并成为大国角力的重要领域.日本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举措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及吉林省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宇 《世界博览》2011,(15):37-40
在日本,也有"达芬奇"式的家具许多日本品牌也是以模仿起家,然而它们最终战胜了自己模仿的对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模仿是学习的过程,今日的成功者大多是往昔的模仿者。因此,许多国人搬出日本经验,视模仿为制造业强国的捷径。但模仿同造假和仿冒品牌等欺诈手段不一样。日本从汽车、相机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都曾有过模仿欧美强国名牌的经验,但最后让日本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却不是单纯的模仿。  相似文献   

20.
沃格尔(Ezra F.Vogel)教授是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日本问题、中国问题和东亚问题的专家,目前正受我国广东省政府之聘担任7个月的广东经济发展问题顾问。沃格尔教授近年来先后发表了《日本名列第一》、《再论日本名列第一——日本的成功和美国的反击》等著作,引起了美国和西方各界的重视。他对日本经济发展所作的一系列预测都为后来的事实所证实,因而他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这期里我们编排了三篇文章。《日本的科学政策》一文是沃格尔教授1987年4月9日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上的演讲,演说后不久,作者欣然赠稿,特供本刊发表。文章分析了日本为在科学研究上跃居世界领导地位所作的种种努力和制定、执行的各项政策。虽然文章旨在促进美国的科研,但作者的许多论点对中国的科研发展也颇有启发、借鉴的意义。第二篇文章是本刊副主编蔡德诚同志在哈佛大学对即将赴粤的沃格尔教授进行采访的记录。交谈中沃格尔教授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论点。为加深对沃格尔教授的思想和观点的理解,遵从沃格尔教授之嘱,我们特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现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沃格尔教授的研究助手丁学良同志阅读了访问记全文,并谈了他对沃格尔教授谈话的理解和补充。将他的谈话整理成文,就是第三篇文章《从中国人的角度看美、日、中的发展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