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控制论系统的运行是建立在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基础上的。计算和测量信息的手段向日益高级方向发展就是判断控制论取得了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有趣的是还没有人能对信息下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定义。诺伯特·维纳曾经在无意中说过: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仅仅是“信息”。W.劳斯·艾什比也曾向人们提出过警告,认为企图将信息当作一种材料或独特的“事物”来处理是有危险的,他说:“任何一种将多样性或信息作为一种能存在于另一事物的东西来处理的意图很可能带来从未发生过的困难‘问题’。”辩证唯物主义断言,客观现实是由各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的,如果信息既非物质又非能量,那  相似文献   

2.
论涡度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荣生 《科学通报》1984,29(22):1384-1384
一、引言 涡度拟能与能量相似,是表征涡旋大气在运动过程中旋转强度的一种重要的物理量,较之常用涡度具有较多优点。因为涡度为矢量,它的增大或减小,不仅反映了强度同时也反映了方向的变化,例如,(?)>0时,其中ξ为涡度,则它可以表示正涡度的增大,也可以表示负涡度的  相似文献   

3.
和能     
当前能源问题已成为突出的世界性问题,要解决它无非两条途径:开发新能源和节能。在节能问题上,目前亟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火用)和能》一文介绍了热力学和能源科学领域中出现的新概念——(火用),并从(火用)和能的关系上,讨论了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分析了合理利用能量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防晒小知识     
所谓防晒,就是要防止日光中紫外线(UV)对人体皮肤裸露部分的辐射。紫外线由三种不同波长的光组成:1.UVC光,它的波长最短、能量最大,所以杀伤力也最厉害,但这部分光透不过大气臭氧层;2.纳米UVB光,它是一种能晒红、晒黑、晒伤皮肤的光线,其危害往往即时出现,尤其是  相似文献   

5.
封面说明     
正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载体.水吸收了太阳辐射到达地表能量的近70%,并在水循环过程中演化为蒸发能、雨滴能、流动能、落水能、波动能等丰富形式.纳米材料可通过与水的相互作用将各种形式的水能转化为电能,相关现象称为水伏效应,它比传统水能利用技术更具发展潜力.近年来,基于纳米碳材料的水伏科学与技术发展迅速,所  相似文献   

6.
砂糖的另一种作用 问:为什么砂糖能像它在果酱中那样充当防腐剂呢?这就意味着它有某种能破坏生命的性质,但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砂糖(蔗糖)是由果糖和葡萄糖合成的二糖,人体正是从食物中摄取它来获得新陈代谢的能量。这又表示它应该是“亲微生物”的。那么砂糖真的能够在消毒工作中扮演抗菌剂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问题1:9岁的儿子问我“人为什么能透过水看到东西”,我无法给他满意的答案。谁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水或其他透时液体允许光线通过?解答1:这个问题也许应当换一种方式来提,即不是问:透明介质为何允许光线通过,而应当问:光线是如何在不透明介质中被阻隔的。解答2: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其能量由光子所携带,放光的性质与它的波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物体由包括电子在内的基本粒子所组成,而电子总是以一定的能量状态存在着的。当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中的电子或原子就会根据频率条件,有选择地吸收具有某些能量的光子,而不符合频…  相似文献   

8.
对生产废料怎么办?这个问题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在美国,具有最尖锐的性质。一直到现在,在这个国家中这种有毒物质最多不过随便地埋入土中,结果有毒混合物大量污染环境。目前,已开始加工垃圾和其他废料并把所获得的产品在生产单位中再次利用。这是一件非常有益和有发展前途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正区分动物和植物通常并不难,但有一种生物模糊了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界限,它就是蝘蜓中缢虫。当它与藻类接触时,其细胞膜将藻类包裹起来形成一个食物泡,食物泡与细胞膜相连且在其内部消化被包裹的食物。通常,酶进入食物泡内消化分解食物为机体供能,但藻类在食物泡内不会被消化,而是会继续存活。就像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成能量,藻类将有机体分解,为蝘蜓中缢虫供能。这两者既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也是合作伙伴,但这种介于两种关系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传递、贮存与转化及其相互间的协调,构成了整个生命活动。生物的能量转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也是与一些重大实际问题密切有关的问题。生物维持其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就是物质与能量,但是各种生命活动又需要不同的能量形式,所以能量转化在生物中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肌肉收缩时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神经兴奋过程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视觉过程中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物质  相似文献   

11.
正山东济南的李先生问:众所周知,运动饮料是运动的必备单品,它不仅能高效补充水分,同时还能更好地促进电解质恢复平衡、补充能量,防止低钠血症及水中毒,让运动员表现得更为出色。那么,对于非运动员,运动饮料是否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专家解答:运动饮料主要目的是补充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和能量物质。它最大的功能是针对进行密集、高强度运动的运动  相似文献   

12.
防晒小知识     
所谓防晒,就是要防止日光中紫外线(UV)对人体皮肤裸露部分的辐射。 紫外线由三种不同波长的光组成:1.UVC光,它的波长最短、能量最大,所以杀伤力也最厉害,但这部分光透不过大气臭氧层;2.纳米UVB光,它是一种能晒红、晒黑、晒伤皮肤的光线,其危害往往即时出现,尤其是在夏季的烈日下特别明显,不仅可将皮肤晒红,还伴有灼痛感;3.UVA光,该光线的能量虽不高,但剂量大,有较强的穿透力,能进入到皮肤的真皮层,破坏染色体,产生自由基,是导致面部出现雀斑、皱纹等罪魁祸首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地热能是广泛分布于地球内部的一种清洁能源。对于地热研究者来说,面临的最大困难并不是如何找到它,而是如何把它开采出来。地热能既不是物质,也没有显著的运动,它是地下物质的热的存在状态。我们无法像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那样直接去开采它,而不得不借助工程的、技术的间接手段来获取它所蕴藏的能量。为此,工程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出了种种办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都离不开一个核心技术——钻井。钻井是一种利用机械设备或人工手段,从地面向地下将地层钻成孔洞的工作方法。钻出来的井孔有大有小、能深能浅,要根据地热田的类型因地制宜、对“型”下钻。  相似文献   

14.
李兴中 《自然杂志》1995,17(1):38-41
4年前,一场关于“常温核聚变”的轩然大波在科学界迅速掀起瞬而又转平息。今天,从电化学量热学的角度确认了“过热(excess heat)”的存在。当年的否定又遇到了否定。人们猜测这是一种异常的核过程。可是传统的核物理理论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现在人们指望用固体晶格中的集体效应来回答这一难题。“球”已经踢到了固体物理学的门前,它能把这个“球”接住吗?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是一种最基本的能源。它的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也不需维护。据估计,一年中地球从太阳接收的能量约为6×10~(17)千瓦小时,相当于目前地球上每年所消耗能量的6×10~(13)千瓦小  相似文献   

16.
到月球上建发电厂霍革军编译环境保护意识在几十年中的作用和提高程度表明,依靠在热发电系统中增加使用化石燃料来产生能量的做法,是不能轻易扩大的。当前,甚至工业先进国家在处理热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方面也存在问题。尽管核电是一种能源形式,它极大地减少了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17.
米斛 《世界科学》2022,(6):22-23
<正>调节大脑的管道系统也许能够延缓疾病发展。大多数躯体器官依靠淋巴系统清除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不需要的蛋白、多余的液体等废料通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并在淋巴结中被过滤清除。通常来说,一个器官越是活跃,其内部的淋巴管就越丰富,但大脑是一个例外:大脑中没有淋巴管。直到不久前,人们还认为大脑细胞就地降解其产生的废料。  相似文献   

18.
当前,激光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它几乎已渗透到各个领城中去.但随着应用的日益扩大,人们对激光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出现波长范围很宽、又连续可调的高功率激光器.而将加速粒子应用于激光技术中,就能比较满意地解决这些问题. 加速器是一种用人工方法对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和离子等进行加速以提高其能量的装置.加速粒子  相似文献   

19.
伽玛暴火球激波模型虽然从整体上形象地说明了爆发后的过程和主要特征,但近年随着观测的深入,似乎也暴露了它在有些方面的考虑可能还不完全,例如它采用同步辐射近似,就相当于承认其磁场基本上是一种均匀场,而均匀场只有单一的一种形态,这无疑就将磁场强弱以外的所有其他重要信息全都抹掉了。尤其在伽玛暴激波中,其密度、压强等物理量都认为是非均匀的,怎么唯独由扰动机制产生的激波磁场又能看成均匀的呢?! 本文仔细分析了这一问题,认为激波磁场中磁场弯曲引发的辐射可能才是主体部分,火球激波模型在解释某些最新观测结果时遇到困难,可能正是忽略了这部分辐射的缘故。如果用适合于弯曲磁场的同步-曲率辐射公式,就能很好地拟合一系列伽玛暴谱,统一解释过去难以说明的高能拐点和能量过剩现象, 并对辐射区磁场结构、产生机制以及激波加速机制做些初步的推断。  相似文献   

20.
<正>地震是地球内部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波是地震能量的载体,是把地震释放的能量传递出去的基本方式。由于地震波是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因此它携带了震源与地下介质的信息,为人类认识地震提供了基础。在人类现实生产生活中,水灾、风灾、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持续不断,而地震是这些灾害之中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