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张飞飞 《科技信息》2010,(10):166-167
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中普遍存在着中式英语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从"中式英语"产生的根源出发,探讨如何避免学生出现中式英语的途径。以期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军伟 《科技信息》2010,(36):I0119-I0119
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究其原因,其中部分是因为受到汉语文化和表达习惯的影响造成的,而有的则是使用者自身对语言理解的偏差所导致的。本文试图通过列举某些"中式英语"的具体表现形式,借鉴大家的经验以及自身的观察探讨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尽可能地避免所谓"中式英语"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哲学语用意识在汉英跨文化交际中对英语产生的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两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以此可以深入探讨"怎样用地道的译入语表达原语所承载的文化"这一译界长期命题提供新的视角。文章指出,中国英语也罢,中式英语也罢,它们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传统的中国哲学思想及表达方式在中国人潜意识中的存在有密切联系。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地、同时又不易觉察地使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使用时对英语表达方式产生排斥和异化。中国英语之所以不是中式英语最重要的一个指数在于它克服了汉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4.
吴洁 《科技信息》2011,(33):401-402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受母语影响形成的一种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语"体系。中式英语就是一种典型的中介语。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依据,分析了中式英语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产生的必然性,并由此提出其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简析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存在诸多差异,其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语音、语法和文化上,因此从中式英语过渡到标准英语需要先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再纠正这些错误。  相似文献   

6.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是有别于规范英语的两个不同概念.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是能与母语或第二语言使用者正常交际的话言;中式英语则是一种不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阻碍中西文化的交流.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进行阐述发现,中式英语经过正确地引导可以发展成为中国英语,但它不是中国英语的变体.了解二者的区剐及关系,将有利于促进中国人使用英语的规范性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透视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大多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一向被认为是对纯正英语的破坏。这种批判性的观点导致了人们片面地看待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进而加深了对中式英语的偏见。实际上,中式英语的出现有其客观必然性,并且它在一定意义上对现代英语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式英语指受汉语思维模式、风俗习惯等影响而出现的不规范英语。在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的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广大师生应从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中式英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到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汉语规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将汉语的表达方式应用到英语中去,从而产生了中式英语。将近80%的英语学习者都会受到中式英语的影响。每个人的中式英语程度轻重有别,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各种形式的英语交际活动。本文通过对中式英语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克服中式英语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黄露 《科技信息》2011,(36):194-195
本文介绍了中式英语的兴起过程以及学界对其的界定;在此基础上以充足的例证详细探讨了中国大学生中式英语的成因,即文化差异、对中文思维模式的依赖和缺乏纯正英语的输入和输出量。虽然中式英语表现形式万千,但这三个因素无疑是导致中国大学生陷入中式英语泥潭不能自拔的首因,也是大学英语教与学最大的拦路虎。针对这三点因素,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以期能为广大学子们带去克服中式英语的些微启示。  相似文献   

11.
姬梅珍 《科技信息》2011,(12):165-165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各种新词不断涌现。本文从中国网民自创英语词汇反映社会现象入手,分析了此类词汇的构词方法,旨在展望新式"中式英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思维模式的不同是影响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中式英语的主要原因。选取大量学生书面语中的典型中式英语错误并逐一分析,旨在给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点启示以提高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庞倩 《科技信息》2010,(2):179-181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的常见现象,也是困扰学习者和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中式英语是中介语僵化的表现之一,在我国的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本文拟从我国本科生英语学习者所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在词汇、句法、修辞、语篇四个层面的分析,通过比照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提出中式英语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学英语时的一个极为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文化、思维等方面分析了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中介语的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一种中介语现象。文章在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式英语的表现,并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提出了避免中式英语产生和中介语石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深入,中式英语现象到处可见。与此同时,它对人们的英语语言与文化的交流影响力日渐增强,因此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基于母语负迁移而产生的英语变体——中式英语的干扰。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中式英语产生的客观性,使其在学习中尽量避免受到中式英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在英语交际中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规范的英语.它是一种错误的语言形式,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的英语写作中.本文以大量的写作语料为基础,归纳了中式英语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即负迁移的影响,包括语言负迁移、思维方式负迁移和文化负迁移.  相似文献   

18.
丁玲 《科技信息》2010,(4):138-139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也是大家广为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它不仅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语言习得中的障碍,而且也给与英语本族语的交流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作者将围绕这一现象简要分析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即文化生活及语言习惯差异、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如何较好地帮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扫清障碍,并对减少及避免中式英语产生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丹菊  王丽 《科技信息》2011,(14):158-158,160
中国英语是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定义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牧时 《科技信息》2008,(3):117-119
本文通过对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常出现的中式英语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及中介语僵化,并对如何应对中介语僵化现象,减少及避免中式英语产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