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乐为中西文化架桥铺路--何丙郁院士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何先生,您是我们早已久仰的前辈,您为中国科技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年3月,我有幸去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访问,在访问人文社会学院时,我提出要采访科技史界的一些著名专家,并跟黄一农教授说,我打算采访他,他连忙说:"你应该先采访我的先生何丙郁教授."  相似文献   

2.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中外科学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北京盛会.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是中国科学史的一件盛事.《科学时报》周刊为这次北京盛会特别开设了“中国科学史巡礼”专栏,逐一介绍国内各知名科学史研究机构,梳理中国科学史发展的状况和脉络.该专栏共介绍了全国八所有名的科学史研究机构,分别是: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3.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4.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5.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6.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7.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室;8.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本文为转摘《科学时报》科学史大会专刊2005年7月29日发表的介绍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的特稿.小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中外科学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北京盛会.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是中国科学史的一件盛事.《科学时报》周刊为这次北京盛会特别开设了“中国科学史巡礼”专栏,逐一介绍国内各知名科学史研究机构,梳理中国科学史发展的状况和脉络.该专栏共介绍了全国八所有名的科学史研究机构,分别是: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3.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4.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5.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6.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7.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室;8.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本文为转摘《科学时报》科学史大会专刊2005年7月29日发表的介绍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的特稿.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我第一次见到何丙郁先生,是在1990年8月英国剑桥举行的第六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上.记得那次会议兼贺李约瑟九十华诞,李约瑟是坐在轮椅上参加的,对大会上的提问已无力回应,是何先生代为答辩的.此后何先生到国内来参加会议,也见过一两次,但都没有机会交谈.1995年,我有幸被选为95/96年度李氏基金的资助对象,到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做一年访问学者,有了经常与何先生交谈并向他讨教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此盛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先生就中国科技史事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重点探讨了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与再建制化的关系.另外,他还就近年来中国科技史界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他阐述了即将召开的国际大会在中国召开的特殊意义,介绍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的主题及此次盛会可能引起公众与传媒关注的热点等问题.他认为此次北京大会将为中国科技史家特别是该领域的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同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并希望大家在会场能结识更多的同行与朋友,并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对话者与合作者.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借这次大会的东风,全面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此盛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先生就中国科技史事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重点探讨了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与再建制化的关系,另外,他还就近年来中国科技史界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他阐述了即将召开的国际大会在中国召开的特殊意义,介绍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的主题及此次盛会可能引起公众与传媒关注的热点等问题,他认为此次北京大会将为中国科技史家特别是该领域的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同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并希望大家在会场能结识更多的同行与朋友,并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对话者与合作者,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借这次大会的东风,全面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以下简称“科技史系”)共建研讨会在北京雁栖山庄召开。会议由科学史所张柏春所长、王扬宗副所长和科技史系执行主任石云里教授分别主持,科学史所各研究室和研究中心负责人及科研处、研究生部、综合实验室相关人员与科技史系教授、科研骨干共计28人参加了会议(图1),就“十二五”期间所系共建的机制及科研与教学、实验室建设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友好会商。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2):I0001-I0001
今年4月4日,是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家何丙郁先生80寿辰。我们请汪前进先生主持了一个特别栏目《庆贺何丙郁80华诞》。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梅建军教授以自己赴剑桥学习的亲身经历介绍了《我所认识的何丙郁先生》.他真切地感到何先生帮助人的特点是“不张扬,不许空诺。事情作成了也下邀功、不沾沾自喜……为人谦逊和善大方,行事周到公正低调,是位善于也乐干助人的君子.也因此赢得了很多铁杆朋友”。中国大陆中青年学者中受惠干李氏基金资助的人不少,希望大家能记住何先生对开拓中国年青一代科技史学者的学术视野的基础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2):I0001-I0001
2008年10月30至3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东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科技史学科点的建设经验、科技史教育功能、科技通史的教学经验、专业研究生培养以及科技史学科发展等广泛的主题进行热烈的讨论.本刊特别关注此次大会的成果,在东华大学杨小明教授的鼎力支持下,开辟了主打栏目“科技史教学”专栏,发表大会的部分会议论文.其中,  相似文献   

10.
我第一次见到何丙郁先生,是在1990年8月英国剑桥举行的第六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上.记得那次会议兼贺李约瑟九十华诞,李约瑟是坐在轮椅上参加的,对大会上的提问已无力回应,是何先生代为答辩的.此后何先生到国内来参加会议,也见过一两次,但都没有机会交谈.1995年,我有幸被选为95/96年度李氏基金的资助对象,到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做一年访问学者,有了经常与何先生交谈并向他讨教的机会.何先生那时每年有三个月时间在剑桥的李约瑟研究所处理事务.他虽是李约瑟研究所的所长,但并不从研究所领取薪水,他认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和独立性.因患白内…  相似文献   

11.
李迪教授予1927年10月出生于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北一个小山村的农民家庭,在当地受到小学教育等,195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1956年他支援边疆调到内蒙古师范学院(今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数学系任教,1983年升为教授,2983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该校成立科学史研究所(涵于数学系),李迪教授任所长直至1996年冬,1986年,科技史从数学系独立出来,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从1978年开始招收数学史研究生,后又增加物理学史和少数民族科技史两个方向,到现在李迪教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30人,其中有一半以上毕业生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有的已是博士生导师,大多成为科学史教学和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2002年,李迪教授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16~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与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科技史与通识教育”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科技史教学研讨会(图1)在四川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唐晓勇教授主持。西南财经大学刘灿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这次会议的召开能够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史与通识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科技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代表学会发表了致辞,对西南财经大学成立通识教育学院的魄力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对科技史课程的重视、教学方式表示了赞赏,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成为科技史、科技哲学领域学者深入交流的一个平台。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四川大学教授胡良贵代表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致辞。  相似文献   

13.
郭世荣 教授     
郭世荣教授 ,汉族 ,1 959年生 ,包头市固阳县人 .1 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系 ,同年考入本校科学史专业研究生 ,1 985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2 0 0 2年 ,考取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硕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系副主任 ;兼任全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数学学会数学史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 ,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郭世荣教授多年来从事科学史与科学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除例行教学外 ,主要从事科学史研究 .他的研究方向为“数学史” ,对历史上十几位数学家的传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应海峡对岸台湾科学史界同仁的邀请,我有幸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随同团长陈美东先生赴台访问,访问期间新竹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黄一农教授邀请陈美东先生到该校做学术报告,我也同行作陪.这次赴台访问让我对美东先生有了深入的了解.美东先生1942年2月生于福建省连江县,1953年至1959年,就读于该县第一中学,1959年考上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系,五年后考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研究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培养的天文学史专业的第一位研究生.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盛夏将在北京召开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这是自1929年5月在巴黎召开第一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以来,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科学史盛会,届时将有一千多名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以“全球化与多样性:历史上科学与技术的传播”为主题,进行交流与切磋。我们诚挚地预祝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圆满成功。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史经历了专业化、国际化和建制化的过程:从最初个别科学家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一个专业;从学科史研究发展成为对科学的历史进行整体考察的综合研究.从1912年萨顿创办至今被认为在科学史领域最有影响、最权威的杂志《爱…  相似文献   

16.
李迪教授     
李迪教授,男,汉族,吉林省伊通人,生于1927年。现为内蒙古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从1951年起,李迪教授便开始从事科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已是蜚声中外的科学史专家。他先后任中国数学技术史学会理事;中国科技史学会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一次作为家乐福总裁访问中国时,有位市长问我:“总裁先生,您准备在中国卖什么?路易·威登、爱玛仕,还是别的?”我说:“我准备卖大米。”他又问:“那么多人都卖大米,你怎么会做这种选择呢?”我说:“我卖得比别人便宜。”这就是家乐福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26日至3月27日,由台湾中国科学史委员会主办,台湾师范大学数学史研究中心和台湾清华大学科学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科学史研讨会在台湾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台湾中央研究院科学史委员会主任洪万生教授主持,历届老主任李国伟、刘广定、杨翠华出席了会议,到会的科技史专家学者60余人,其中有来自大陆的3位学者,分别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原所长陈关东教授、原副所长陈久金教授、  相似文献   

1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3):F0003-F0003
少数民族科技史是科技史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中国科技史学会为此设立了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将少数民族科技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已经20年了,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科学史系形成一南一北两个主要基地。20年前(1988年)李迪先生发起的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就是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的。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3):I0001-I0001
2009年8月1日,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传来好消息:在第23届国际科技史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钝研究员以高票胜出,当选为国际科技史学会(IUHPS/DHST)主席.这是该组织62年历史上的第19任主席,也是自1981年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以来中国学者担任的最高职位.我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对刘钝研究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