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动物和人类很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动物不会说话,但这并不证明动物之间没有语言,其实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同地区的同类动物甚至有自己的方言。非洲长尾猴的叫声是它们相互沟通的语言。它的叫声结合其不同动作表达不同的意思:当它抬头仰天叫时,意在通知同  相似文献   

2.
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鸡鸣狗吠,虎啸猿啼,莺歌燕语,蝉噪虫喧……都是动物的语言。这些语言种类繁多、千差万别。据说鸟类的语言就达二三千种。  相似文献   

3.
在植物中表达农用医用动物基因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对动物基因在植物中的整合、转录和表达作了回顾,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林龙 《科学之友》2008,(3):48-49
人是一种具有丰富感情的动物,他们能歌善舞,能用歌声和舞蹈向意中人表达爱慕。而动物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好多看似丑陋和不起眼的动物却在求爱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相似文献   

5.
自杀是一种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不仅在人类中存在,而且在许多动物中也存在。除了我们听说比较多的鲸类自杀外,其他动物自杀的也不少。它们既有成群结队的集体行动,又有形单影只的个体行为。下面具体地展示一些动物的自杀场面:1994年7月19日,地处秦岭的陕西省某县水磨村的一  相似文献   

6.
动物的情趣     
大部分动物表达感情的方式都是很直接的,愤怒有愤怒的表情,喜悦有喜悦的表情。脸部表情和姿势当两只同种动物对峙,一般而言,社会经验丰富又有实力的一方,行为与平常无异,在态度上表现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通常紧闭着口,耳朵朝向对方。假如它有与对方交好的心情,  相似文献   

7.
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具有高级精神活动能力,即思维和语言的能力,而低级动物的行为是自发性的,缺少自我意识,不具有认识和组合语言符号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千世界.什么事不蕴含学问,什么事不需要学习呢? 接吻是情侣间表达爱意的方法之一.也是一种甜蜜的享受。接吻也是人类区别于大多数动物的能力之一。人的嘴唇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它是外翻并撅起的。但人类并不是唯一有接吻行为的动物。大猩猩也会把它们的双唇碰在一起来表示兴奋、亲昵或和解。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世界中,争斗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不过,它们也有自己的争斗原则:尽量避免流血事件,防止出现“你死我活”的场面。这是为什么?据动物行为学家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第一,动物也会考虑后果。因为动物争斗时,败者必定会受伤甚至丧失生命,而胜者也有可能负伤。因此,胜者会尽量避免受伤,以免影响自己今后的正常行动,或感染其他病症。为此,动物在争斗时往往会“手下留情”。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点认为,雄性动物相互竞争主要是为了获得与雌性动物交配的权力,而在这一过程中雌性是无能为力的被动的一方。现在这种观点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认为, 生物并非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雌性动物实际上利用更多的技巧和圈套来主动选择自己的配偶。  相似文献   

11.
詹绍琛 《科学之友》2005,(11):47-48
动物没有语言,它们之间相互通信联络是靠什么来进行的?它们利用种种感觉器官,以不可胜数的方法,从事这种沟通工作。相互沟通效率之高、方法之多,令人惊奇。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7,(3):78-78
在遭受到强烈的疼痛和恐惧时,动物们除了会大喊大叫,有时也会“哭”,只不过它们的“哭”通常是无声的,只是眼泪顺着面颊流下来,大象、马、猴等就是这样。动物不仅会“哭”,还会表达高兴。比如,马为了表达喜悦,会高高地翘起尾巴在田野里奔跑;猴子为了表示温柔和喜爱,会互相蹭或舔身体,甚至拥抱接吻,有些猴子会咧开嘴角微笑,如果轻轻胳肢它们的腋下,还会发出类似笑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永亮 《科学之友》1997,(11):19-21
在动物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同一种动物中,血缘关系对动物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同一血缘的个体,相互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互助互爱。那么,动物是怎样识别亲缘关系的呢?气味是身份证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有些动物是通过气味来分辨亲缘关系的。美洲癞蛤蟆的蝌蚪能通过气味,识别素昧平生的"兄弟姐  相似文献   

14.
动物和人类很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动物不会说话,但这并不证明动物之间没有"语言",其实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同地区的同类动物甚至有自己的"方言".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感情有父母的慈爱、朋友的友爱、男女相恋的情爱,以及大众奉献的爱心,等等,这些都是高级动物所独有的精神活动。那么,除了人以外,其他的动物具备这种爱吗?从社会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动物之爱的本质是由遗传的利己基因所决定的利他行动。应该说动物的爱是在物种淘汰、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的。为此,动物之爱不能以人类的感情标准来衡量,因为一些行为对人类而言可能意味着绝情绝义,但对动物而言恰恰表示了一种爱意。那么动物又是怎样示爱的呢?与人类的爱有什么异同呢?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污染可导致动物行为混乱 亢奋的鱼,笨拙的蛙,大胆的鼠,还有跌落的海鸥,听起来仿佛是怪诞的马戏团动物,但这绝不是畸形动物展。动物的行为越来越古怪,而原因则是环境污染。 元凶就是干扰内分泌的化学毒素,如各种金属、多氯化联苯(PCB)和添加剂。十年来,生物学家早就知道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改变野生动物的行为。而最近几年,事实已经表明污染物可能会改变动物的生理机能,特别是影响生殖器官而引起性别反常效应。现在,研究表明:化学物质对动物行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人们的猜测。少量污染就可以改变大批动物种的群居和交配行为习惯。这很可能构成远比精子数量减少更为严重的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唐山地震30周年之际,此文或许能为有心的读者提供启示,增进思考——编者)众所周知,动物对地震波相当敏感,诸如:蛇、蜥蜴、老鼠、黄鼠狼、鸡、鲶鱼等,在地震前都有异常反应。许多科学家已长期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以提高预报地震的准确率。日本的东京水产试验场,用声波检测方法,对鲶鱼的异常活动检测、记录,研究鲶鱼对地震的感应情况。检测表明:14次有感地震中,记录鲶鱼时反常活动有10次。经地震预测部门研究、核实,鲶鱼对有感地震反应,与地震仪所预测的结果,有9次是一致的。蛇对地震也特别灵敏,有时,最早的地震预报正是来自蛇。科学家研究…  相似文献   

18.
动物世界,奥秘无穷。科学家的发现令人惊讶:有些动物在生活、婚配和繁殖方面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正因为它们严格地按照原则办事,讲文明,重亲情,才使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平衡。重情重意的婚姻生活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动物的世界,其中有一种猴子浑身长着金黄色的长毛,  相似文献   

19.
<正>Safari是在非洲非常流行的一种野生动物生态观赏旅行,很多人都专门跑到东非大草原去看动物大迁徙。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好的野生动物资源,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属于中国的safari。那时的记忆从小就喜欢看《动物世界》类的纪录片,记得最早是在电影院看的,然后是看八英寸的黑白电视,再到用大型的背投,一直到眼下随身携带的i Pad等,痴迷几十年。原以为自己这样的高级粉丝不多,不料有一年在太白山偶遇一位驾车独行的70多岁的老人,闲聊时说起一些《动物世界》中的片  相似文献   

20.
神不知、鬼不觉,越过重重障碍,智取高强敌手,它们不是人类,却拥有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五角大楼正为发现这支“动物特种部队”兴奋不已,孰料,一位正直的科学家却愤然离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