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42例子宫腺肌病和47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4%和71.4%。宫腔手术史、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症状、病灶内部及边界回声以及CDFI血流走行有助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改良法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常规X线下行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与改良法经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超声引导下的PTCD及自制的导管进行阻塞性黄疸的治疗,实现在较小的胆管进行穿刺,置管引流,实现减压引流,迅速改善胆管梗阻状态,为后期植入胆管支架创造条件或为施行根治性手术争取时间.结果 在兰州电机厂职工医院36例行PTCD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4例做超声引导下改良法PTCD治疗,在治疗的安全性,提高穿刺准确率,减小患者创伤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并用自制的导管实现内、外引流,提高引流效果及临床应用范围,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术后患者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有效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保护肝肾功能,不同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法PTCD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动态引导下进行, 穿刺准确性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简便易行,创伤小,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肿瘤晚期不能耐受手术者或拒绝手术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直视下对尿毒症患者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监测效果。方法尿毒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彩超定位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彩超定位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定位后穿刺,对照组采用体表标志定位穿刺,分别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及操作时间,并发症,穿刺置管成功后定期监控。结果彩超定位组首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术后定期监控,可了解导管位置是否保持准确及有无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直视下行颈内静脉穿刺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操作时简便而且安全,且术后可定期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CDFI)和能量图(CDE)对72例肝血管瘤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DFI对于直径大于1cm的肝血管瘤能显示血流信号,对直径小于1cm的小血管瘤不显示血流信号,而CDE对于直径小于1cm的小血管瘤也可显示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DE在肝小血管瘤病灶内的彩色血流显示方面优于CDP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观察5例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灶并将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表现与手术、病理检查对照。结果 5例患者中,4例病灶位于皮下软组织中,1例病灶以侵犯肌层为主,边界均整齐,内部回声尚均匀,后方无声衰减,血流信号不丰富,阻力指数较高。结论超声检查对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诊断能够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外周型肺病变及胸腔肿瘤中的诊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多种肺及胸腔病变共30例,在超声引导下用Bard弹射式自动活检枪和18G活检针、配合使用ALOKA9133小凸阵探头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的最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组织取材满意率93.5%,诊断准确性为100%,穿刺后并发症共2例、咯血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对外周型肺病变及胸腔肿瘤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及确诊率高等优点,使多数病变获得了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大淋巴结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54例肿大淋巴结病人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鉴别肿大淋巴结类型有很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方法及其声像图特点,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原因。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8例临床确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资料及超声随访情况进行分析。18例临床确诊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17例,超声检查的确诊率94.4%,其中单支病变15例,左侧9例,右侧6例,双侧病变2例,合并同侧主干血栓2例,漏诊1例。经临床溶栓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血栓部分消失或完全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血栓的形态类型位置管腔阻塞情况、血流状态,并且可以评价其严重程度,对治疗效果可以进行动态评估,是一种无创、快捷、准确的可重复检查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田建英  孟娟 《甘肃科技》2013,29(7):122-123
探讨了彩色超声在桥本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了张掖市中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经超声检查,27例被拟诊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经临床症状、彩色超声和化验室检查、临床治疗后,2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25例确诊为桥本甲状腺炎,另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诊断符合率92.5%。彩色超声其二维图像能显示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灶,彩色多普勒能显像桥本甲状腺炎病灶内的血流,再结合特异的实验室检查,能增加本病的检出率,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单晓宇 《甘肃科技》2012,28(14):147-148
探讨了影像学检查在乳腺肿块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机对30例乳腺肿块进行了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乳腺肿块检查的首选方法.和数字乳腺钼靶片联合诊断可提高乳腺癌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2例乳腺疾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乳腺增生227例,乳腺纤维腺瘤54例,乳腺炎10例,乳腺癌71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淋巴管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诊断淋巴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瘤的高频彩超表现。结果:10例中,8例囊壁呈完整光滑的线状回声,囊肿可见分隔,内为无回声区。囊肿内部及周边无血流信号。2例表面有增厚的强回声结构,切面呈海绵状。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敏感性高,是诊断淋巴管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频谱变化。方法:对15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及30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32例收缩期高血压合并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表现均为内径增宽、中-内膜厚度增厚(平均增厚1.0~1.4 mm)、峰值流速减慢;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高(颈总动脉:0.86±0.07、颈内动脉:0.73±0.06、颈外动脉:0.91±0.09)。结论:研究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阻力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分型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彩色Doppler超声观察糖尿病及高血压病患者肾血流变化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Doppler超声检测50例正常人及5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肾脏,测量肾动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检测血肌酐(CR).结果:高血压病组及2型糖尿病组RI均较正常组增高,而Vmax则明显减低,且高血压病组及糖尿病组肾内血管管壁增厚、内径变细,彩色血流信号稀疏.结论:应用彩色Doppler超声检测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肾血流参数变化对肾脏的损害能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更敏感、更准确、更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频谱表现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147例24~38周单胎妊娠妇女,正常妊娠115例,不良妊娠结局者32例,均进行子宫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搏动指数(PI),观察有无舒张早期切迹,将它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孕妇发生早产、重度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生长受限(FGR)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等不良妊娠结局者的PI值较正常组增高,双侧舒张早期切迹发生率亦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子宫动脉PI值和舒张早期切迹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子宫动脉PI值增高尤其同时伴有舒张早期切迹时,提示孕妇发生异常妊娠结局可能性大;彩色多普勒检查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子宫动脉监测价值大于轻度妊娠期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诊断意义,比较颈部动脉斑块好发部位的差异,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8例糖尿病患者及41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查,观察颈部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情况,分析收缩压及糖化血红蛋白对斑块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颈部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大于正常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年龄及与收缩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正常对照组无名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比例较糖尿病组高,二者差异显著(P<0.05)。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及无名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并随年龄及收缩压的增加而加重。无名动脉分叉处与颈总动脉分叉处同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东芝-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5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双侧颈部血管内-中膜及其硬化斑块进行观察,并对斑块引起的管腔狭窄与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检测,与健康组作对照研究。结果:高糖组颈部血管的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部位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处,与其它部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管腔狭窄程度与血流速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斑块较小者血流速度变化不大;斑块较大者引起管腔狭窄时,血流速度增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与发展进程,对颈血管病变早期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Graves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结合T3,T4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甲亢患者甲状腺三径值显著增大,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P<0.01),腺体回声增粗增强,血流信号增多,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增高,与T3T4升高呈正相关(r=0.703,P<0.01)。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甲亢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