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爪哇孔雀分布:云南南部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100厘米。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23):I0004-I0004
<正>分布:云南、广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为中型鸡类。全长55厘米左右。雄鸟头顶褐绿色,两侧有白色眉纹。上体背羽紫栗色具黑斑;肩羽有宽阔的白色块斑;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有蓝黑色斑。翅羽暗褐色。尾羽灰色具有黑栗二色并列的横斑。下体腹部与两胁栗色。嘴角  相似文献   

3.
别名:官鸭分布:在东北北部、内蒙古繁殖,在东南各省越冬,少数在台湾、云南、贵州等地,是留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型游禽。全长约40厘米,雄鸟羽色艳丽,并带有金属光泽。额和头顶中央羽色翠绿;枕羽金属铜赤色,与后颈的金属暗绿和暗紫色长羽形成冠羽;头顶两侧有纯白眉纹;飞羽褐色至黑褐色,翅上有  相似文献   

4.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09,(15):I0004-I0004
大型鸡类。全长96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深褐色,头和颈部为灰黑色;耳羽簇白色,短角状;脸部裸皮鲜红色。飞羽浅棕褐色。腰和尾羽基部白色;尾羽较长,末端转黑;中央尾羽长而上翘,羽披散下垂如散发状。嘴粉红色。脚珊瑚红色。雄鸟有距。  相似文献   

5.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0,(1):I0004-I0004
<正>分布:西藏南部、四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鸡类。全长约70厘米,雄鸟通体羽色艳丽。头部铜绿色,羽冠长,具匙状羽端。上体羽毛呈铜绿、紫及蓝绿色,具金属光泽;两翅表面呈金属紫色,有铜绿色缘。尾羽棕红色,  相似文献   

6.
<正>别名:金鸡分布: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鸡全长约100厘米,雌鸟约70厘米。雄鸟头顶具金黄色丝状羽冠;后颈披肩橙棕色。上体降上背为深绿色外,大都为金黄色,腰羽深红色。飞羽、尾羽黑褐色,布满桂黄色点斑。下体通红,羽缘散离,嘴角和脚黄色。雌鸟上体棕褐,尾淡棕色,下体棕黄,均杂以  相似文献   

7.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09,(7):I0003-I0003
绿尾虹雉为大型鸡类。全长约80厘米。雄鸟头顶有一簇青铜色至红铜色的羽冠。上体羽毛多呈紫铜、蓝绿等色,具金属光泽;下背及腰部羽毛为白色。飞羽黑褐具绿缘,尾羽黑绿色,下体黑色,嘴角灰色。雌鸟体羽暗褐色,背白色,飞羽及尾羽具褐色横斑。  相似文献   

8.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4,(19):I0004-I0004
<正>中型鸠鸽类。全长27厘米,身体厚实。雄鸟背部及内侧翼上覆羽为绛紫色,雌鸟相应部位为深绿色。额及头顶灰色,颈绿色。下体黄绿色,翼近黑,具黄色羽缘和一道明显的黄色翼斑。中央尾羽绿色,其余灰色具黑色次端斑。两肋绿色具白斑。尾下覆羽黄褐色。虹膜黄色,眼周裸皮艳蓝绿色。嘴绿色,嘴基红色,脚为绯红色。栖息于河边次生林及山地热带雨林中。主食野果、嫩芽,也食少量昆虫。结群取食,常在树木的低枝上扑翼。  相似文献   

9.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雄鸟全长53~68厘米。额、头顶和耳羽为黑色,脸的裸出部分为金黄色,头顶有一对蓝色肉角,发情时能膨胀突出。颈为红色,上体粟红色,布满白色带粟红色边缘的眼斑。下体为烟灰色,带暗色羽缘。尾黑色。雌色上体褐色,布满白色圆斑及黑杂纹,下体及两胁为暗褐色并杂有棕色和灰白色羽缘。尾黑色。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繁殖;黄河中下游越冬;偶见于湖北、江西、安徽、福建大型鸟类。全长约100厘米,雄鸟头、颁和前胸为青灰色;喉部近白色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蓝腹鹇分布:台湾为我国台湾省特产鸟类。全长约80厘米。雄鸟羽冠和背部白色;上体余部及下体羽毛黑色而闪蓝色金属光泽  相似文献   

12.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1,(17):I0004-I0004
别名:红面鹤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繁殖;在长江下游及福建、台湾越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型涉禽。全长约140厘米。体羽多为蓝灰色。额及脸部皮肤裸露为赤红色;耳区有一簇黑色羽;头顶、  相似文献   

13.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4,(5):I0004-I0004
<正>别名:寿鸡、灰斑角雉分布:西藏、云南、四川、陕西、湖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全长约60厘米。雄鸟体羽及两翅主要为深栗红色,满有具黑缘的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大而色浅。头部、颈环及喉下肉裙周缘为黑色;脸、颏的裸出部位及头上肉角均为蓝色;后头羽冠为橙红色。嘴角褐色。脚粉红,有距。雌鸟上体灰褐色,下体淡黄色,杂以黑、棕、白斑。尾羽栗褐色,有黑色和淡棕色横斑,脚无距。栖息于海拔1600-3000米之间的山地森林、灌丛、竹林等不同植被类型中,有时也到3500米左右的高山灌丛、甚至裸岩地带活动。主要以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嫩枝、果实和种  相似文献   

14.
王晓敏 《科学大观园》2011,(5):I0004-I0004
别名:横纹背鸡 分布: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两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雄鸟全长约80厘米,雌鸟约50厘米。雄鸟头部暗褐色;后颈和侧颈灰白色;颏、喉及前颈为黑色。上背和胸栗色,散有黑斑。下背和腰黑而闪蓝,具白色横斑和羽缘。飞羽棕色或浅栗色,杂有细纹。  相似文献   

15.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2,(9):I0004-I0004
别名:四川鹦鹉、大鹦哥分布:西藏、四川、云南留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型鹦鹉。为我国特产鸟类。全长约45厘米,上体绿色,前额、眼先黑色,头顶和耳羽蓝沾紫色,翅绿色,翅下覆羽葡萄红色。尾呈楔状,蓝绿色;尾下覆羽、腿羽黄绿色,下体除喉部有宽阔黑斑外,余部多为紫色,胸部紫红色。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10,(13):I0004-I0004
<正>别名:角鸡、吐绶鸡分布: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全长约50~65厘米。雄鸟上体栗褐色,密布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有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棕黄,脸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23,(4):42-45
<正>日前,北京西部山区频繁出现金雕的身影,摄影爱好者还捕捉到了金雕捕羊等画面,场面十分震撼。胡兀鹫也名胡秃鹫,雄鸟体长95~125厘米,雌鸟体长100~130厘米,翼展约235至280厘米,它们的体重约5至7公斤。全身羽色大致为黑褐色。它的名字因吊在嘴下的黑色胡须而得。头灰白色,有黑色贯眼纹,向前延伸与颏部的须状羽相连。后头、颈、胸和上腹红褐色,后头和前胸上有黑色斑点。体型一般是雌鸟比雄鸟稍大。栖息在海拔500~4000米山地裸岩地区。  相似文献   

18.
<正>别名:闺秀鹤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繁殖;西藏南部越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涉禽,是鹤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全长80厘米左右,体羽以石板灰色为主,背部具蓝灰色蓑羽。颊部两侧各生有一丛白色长羽,蓬松分垂,状若披发。前颈和胸部羽毛黑色,上胸黑羽延长呈披针  相似文献   

19.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0,(21):I0004-I0004
<正>别名:锅鹤、玄鹤分布:内蒙古、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越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涉禽。全长约100厘米。体羽主要为暗石板灰色,并缀有褐色。眼部、额和前顶有密集的黑色刚毛;头顶皮肤裸露部为朱红色;头部其余部分  相似文献   

20.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4,(3):I0004-I0004
<正>别名:角鸡、松鸡分布:青海、甘肃、宁夏、四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型鸡类。全长约90厘米,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余为紫蓝色。嘴淡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