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和平 《科学之友》2004,(11):38-41
诺贝尔遗产有多少 诺贝尔到底有多少资产,这是连诺贝尔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的问题。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要把他的全部资产变成现金,这本身就是一个牵涉到多国经济和法律的巨大工程。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医学奖是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简称,由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以及其他原因,100年间共计颁奖91次,获奖科学家共有169名。这些卓越的科学家取得的非凡成果,集中体现了20世纪人类为探索生命奥秘做出的巨大努力。 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项目可分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类。基础医学研究又可归纳为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和遗传  相似文献   

3.
蒋元方 《自然杂志》1996,18(3):145-150
一、证实与发现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按惯例每年在此日下午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同时举行隆重的诺贝尔奖授奖典礼.1995年的这一天,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十六  相似文献   

4.
《科学》2007,59(6):F0002-F000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授予美国的卡佩基(M.R.Capecchi)、史密西斯(O.Smithies)和英国的埃文斯(Sir M.J.Evans).  相似文献   

5.
《自然杂志》2012,(6):308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团10月8日宣布,将201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和英国科学家约翰.戈登,以表彰他们在细胞重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成材之路 阿尔弗莱德·伯恩纳德·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位发明家,才华横溢,刻苦顽强,虽屡遭挫折也毫不气馁。他的性格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诺贝尔是从父亲那里学习了工程学基础,也像父亲那样有发明才能。诺贝尔的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约1653年)而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O. 鲁德贝克的后裔,是一位颇有教养的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要求诺贝尔从小就做一些浇花、锄草、清扫垃圾类家务活,使他养成热爱劳动,善于动手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7.
要允许失败     
诺贝尔是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诺贝尔这一名声之所以显赫,不仅由于他生前发明了对社会起了重大影响的烈性炸药,更由于在他身后遵其遗嘱建立的“诺贝尔科学奖金”,后者已成为当今举世公认的科学上的最高荣誉,起着评审和鉴定现代科学成果的重大作用.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金”的颁发,成为每年令人翘首瞩目的重大新闻,吸引着全世界各界人士的广泛注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上起着指引和推动当代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寻访诺贝尔     
瑞典——欧洲第4大国。它闻名于世界,不仅在于拥有蓝天碧水之间的洁美都市、中世纪的欧式建筑群,还在于它诞生了享誉全球的伟大发明家、化学家阿尔弗莱德·诺贝尔,以及他设立的世界最高荣誉奖之一的“诺贝尔奖”。 今年春节前夕,我有机会到诺贝尔的故乡斯德哥尔摩,看望在那里做访问学者的妻子。与妻儿团聚之余,寻访诺贝尔成为我游览这个  相似文献   

9.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6,(11):10-11
2006年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各奖项获奖人名单已全部揭晓,5位获奖人均为美国科学家。这也是自1983年以来第二次由美国人包揽当年度的全部诺贝尔科学奖。探讨美国人缘何总能在代表科技实力的诺贝尔科学奖上有出色表现,进而对照、反思自己,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话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与诺贝尔物理奖和化学奖一样,自1901年开始颁发以来已经经历了整整90年(虽然其中有9年因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而没有颁奖)。从其绝大多数颁奖项目  相似文献   

11.
前沿     
<正>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首位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12.
在前几年里,诺贝尔医学奖的颁发曾引起过争议.例如,作为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奖获奖成果的"关于‘普利昂’(prion)这种蛋白质能充当传染因子的理论",至今仍受到怀疑.但是,1999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颁发却似乎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3.
池晴佳 《世界科学》2009,(12):17-18
因在端粒和端粒酶研究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卡萝尔·格雷德(Carol Grelder,下图)等3人被授予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纵观诺贝尔奖历史,只有8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此前没有3位女性一齐被授予同一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纪录。为此,《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莱弗斯(Claudia Dreifus)专程采访了格雷德,就其从事的端粒酶研究以及未来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2月10日是瑞典著名科学家诺贝尔逝世100周年,也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物理学,化学,生理学与医学)颁发至今96年。本文总结了3项自然科学奖的颁奖概况,获奖者国籍分布,获奖者年龄分布和获奖学科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时间之探索     
诺贝尔桂冠荣获者探索渗透到科学和社会思想之中的非线性、不稳定性和涨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诺贝尔获奖得者,称他们为诺贝尔大师是非常合适的。人们对他们的敬仰出于他们对科学的奉献精神和伟大发现。那末他们又是如何在科学研究职业生涯中成功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听听他们是如何说的!相信这些经验之谈对正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精神财富。走向成功的彼岸,诺贝尔大师们可能各不相同,但仍然有共同之处。所以,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科学奖,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代表着表彰科学中最高成就的非常神圣的科学大奖,人们经常会用一个机构、一个国家有多少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目来表征其研究的水准。在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位在大陆作出成就的中国籍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因而,追求获得诺贝尔奖,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中国科学界所追求的目标。事实上,诺贝尔科学奖也确实因为其影响,因为其表彰的众多杰出的科学成果,而与20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史相联系。关于诺贝尔科学奖的各种研究和普及读物可谓汗牛充栋,不过,一本刚刚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引进翻译出版的图书《…  相似文献   

18.
祝汉民 《自然杂志》1996,18(6):361-364
19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名科学家诺贝尔逝世100周年,也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至今96年,本言语总结了3项自然科学奖的颁奖概况,获奖国籍分布,获奖年龄分布和获奖学科的分类。  相似文献   

19.
基因与诺贝尔医学奖的结缘 百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第三个特点是从50年代以后,大部分获奖者的成果大都与基因研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基因理论是现代生物医学的基本理论,如同原子理论是化学和物理学中的核心理论一样。了解并阐明基因既是发展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前提,也是推动多种学科发展和造福人类的原动力。从1958年到如今的诺贝尔医学奖,直接与基因理论相关的成果获奖就达17次之多。而且从本世纪以来,共有38位科学家因研究DNA而获得诺贝尔奖。对百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统计也表明,几乎有一半的获奖是与基因有关。 …  相似文献   

20.
纪念阿·诺贝尔逝世100周年联合学术研讨会概要周守仁(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72)1996年12月10日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阿尔弗雷德·伯恩纳德·诺贝尔(AlfredBernhardNobel,1883~1896)逝世100周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