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DTL80/20/132X型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工作原理,剖析了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应采取的措施.通过采用深槽托辊组解决了大倾角下运带式输送机物料的下滑问题;通过选用KZP自冷盘式制动装置(机电液可控制动系统)控制制动减速度在0.1~0.3m/s2合理范围内,无滚料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学兵 《科技资讯》2013,(6):121-121
普通下运带式输送机只能适用于25°以下的场合,适应大倾角的特殊输送机价格昂贵。本文阐述了如何在普通SD-150型皮带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成功解决了大角度长距离下运皮带输送机"飞车"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钱营孜矿3211主运输大巷长2300m,最大倾角20°,平均倾角12°,局部有多个凸变坡,提升高度208m,应采用典型的煤矿井下长运距、大运量下运带式输送机。巷道煤炭生产运输主要采用大倾角DSJ120/2x400带式输送机,该种带式输送机是主要用于煤矿井下采区顺槽输送煤炭及矸石的连续输送设备。  相似文献   

4.
王浩 《科技资讯》2013,(2):113-113
在煤矿生产施工中,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出现断带事故会出现严重后果,很可能对皮带机追成长距离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安全生产,我们只能在管理中不断创新,才能够保障原煤正常拉运。本文谈谈煤矿生产中大倾角带式输送机的控制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带式输送机可能产生的提升事故基础上,以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赵庄矿井选煤厂为例,详细介绍了防止主斜井大倾角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发生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钱营孜煤矿E3211综采工作面机巷大倾角的实际条件,本文探讨了对该工作面机巷安装两部DSJ120/120/2*400胶带式运输机进行防下滑、防窜煤矸设计,确定了大倾角胶带输送机防下滑、防窜煤矸设计方案。通过实际应用能够有效杜绝胶带输送机整体下滑现象的发生,确保大倾角胶带输送机运转的安全性,也为以后类似条件下的综采工作面安装大倾角胶带输送机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赵建强 《科技信息》2011,(19):96-96,77
对于倾斜输送物料的带式输送机,其平均倾角大于4°时,当满载停车时会发生上运物料时带的逆转和下运物料时带的顺滑现象,从而引起物料的堆积、飞车等事故,所以应设置制动装置。制动器是用于机器或机构减速使其停止的装置,有时也能用作调节或限制机构的运行速度,它是保证机构或机器安全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  相似文献   

8.
左丽爽 《科技信息》2012,(8):374-374
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是在普通带式输送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输送机械,以实现在大倾角、长距离条件下的物料输送,从而充分发挥运输设备的功能。但是,大倾角皮带机在运输过程中,会有物料滚落的现象,为此设计几项保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矿主井运输系统——钢丝绳芯输送带安全运行和状态监测方面的问题,对带式输送机安全运行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带式输送机多级安全防护策略,从输送带输送机的启停控制、运行保护、缺陷在线检测和断带抓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与控制,达到多级防护和高可靠性运转的目的。研究表明,该策略可有效解决带式输送机运行前内部缺陷潜在、运行中工作状态和保护不足、突发断带事故后损伤急剧扩大等难题,显著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可靠性,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能源的需求大大增加,煤矿行业随之迅速发展,一些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以下运带式输送机为应用典型。与上运带式输送机或者水平运输机相比较,下带式输送机的运量或者空运量相对较少,广泛使用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但是如果在运行时缺乏良好的保护,很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因此本文深入研究了目前我国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应用现状,并且具体介绍了下运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特点、下运带式运输机以及下运带式输送机软起动的基本构成以及安装要点,最后具体就常见故障提出具体的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利用Pro/E对辊子压带式带式输送机进行建模,通过ADAMS对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分析。讨论了输送带刚度、阻尼系数、压辊分布、带速以及输送机对辊子压带式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增大输送带的刚度和阻尼系数,可以有效地减小启动过程中输送带的波动幅度;带速的增加,输送机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大;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值与输送量近似成线性关系;输送距离与输送机系统的振动特性关系显著;适当地加大压辊的间距,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虚拟样机技术对辊子压带式带式输送机进行动态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为高带速、长运距辊子压带式带式输送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于通用带式输送机运行阻力,现行的计算方法是用一个托辊运动阻力系数来计算其主要阻力,这种方法没有充分体现胶带的性能,这对于短距离通用带式输送机来讲,精度是足够的.目前带式输送机的发展趋势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输送带带芯材料的改善,使得带的张力越来越大,上述的计算方法就显的过于简单.特别是动态计算与设计方法的日趋重要,计算工具的日趋完备,所以有必要对输送带运行阻力进行仔细分类和理论分析,本文提出输送带的压陷滚动阻力计算的一个精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掘进机桥式皮带转载机落煤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式皮带转载机与皮带运输机是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中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转载机将掘进机产生的煤流,不停顿地转运到带式输送机上去。桥式转载机与掘进机同步行走。在桥式皮带转载机与皮带运输机间的落煤处,设计专用落煤装置,提高装煤效率。  相似文献   

14.
胡坤  季晨光  蒋浩  潘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3):13606-13612
为解决传统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基于机械动力学理论和磁力传动技术,对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的运动模型和耗能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复杂的非线性机电耦合关系问题,以永磁电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带式输送机离散系统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同步旋转坐标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状态方程,建立了基于机电耦合关系的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系统模型,并通过Harrsion软启动速度推导出该系统模型在启动过程中的能耗解析式;以矢量控制技术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表明了带速及张力变化规律符合实际运行工况,并进一步将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与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相比较,得到启动过程的张力和能耗对比图,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中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具有更小的张力峰值,同时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比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降低了约8%的能耗。  相似文献   

15.
枕形袋打包与装箱的关键是对枕形袋有规律地排列,通过对枕形袋排列的工艺特性和枕形袋物理特性分析,设计出伸缩理袋机构.全面分析了主传送带、皮带纠偏、伸缩导向、伸缩驱动等重要机构的组成与原理,通过枕形袋整理过程中传送带线速度与驱动传送带伸缩的线速度的关系分析,计算出伸缩传送皮带线速度和驱动传送带伸缩线速度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6.
输送带张力计算在输送机线路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输送带、张紧装置、驱动装置等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而计算过程又非常繁琐。为此,本文分析了输送带正常工作时张力应满足的两个条件,介绍了在已知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输送带张力计算的几种方法。并对其中的一种方法给出了利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张力的流程图。可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输送线路的设计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郑煤集团白坪煤业公司主斜井强力胶带输送机改造为例,简要介绍了在不停产状态下主斜井强力胶带输送机改造经验。实践证明,主斜井强力胶带输送机改造后,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提高了矿井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从动力学的观点出发,结合输送带本身的粘弹特性,推导出了带式输送机系统中输送带运动特性方程的表达式,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带式输送机系统的连续模型,为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分析奠定了基础。计算机仿真结果对此连续模型作了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带式输送机避免共振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带式输送机的运行过程中避免共振问题·建立了将输送带作为正交各向异性矩形薄板输送带横截面上的自由振动方程,导出了输送带为平形、V形和槽形情况下的SFSF,SCSF,SCSC三种边界的固有频率计算式,编写了基于搜索方法的计算程序,用该程序可以计算出上述三种边界条件的所有固有频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带式输送机应采用减小托辊间距和增大托辊直径的避免共振的设计方法,并用此方法对实际的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进行了避免共振设计,在应用中避免了共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郭计云 《山西科技》2014,(1):126-127
通过对采区运输巷带式输送机设备选型的探讨,得出结论:输送机选用DTL100/250型带式输送机;输送带采用PVG1400S型整芯阻燃橡胶带;减速器选用1台M3RSF70+FAN,i=31.5;耦合器选用1台YOXⅡz560;逆止器选用1台DSN038;隔爆型制动器选用1台BYWZ5-400/121;电动机选用1台YB3554-4,N=250 kW;张紧电机选用1台JBJ2-51-4,N=4 k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