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几乎所有文章都洋溢着或浓或淡的"人情味",但都是凭借"情感因素"来承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世界人民的高尚品质的."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对多元化情感体验的形象表述,这就必须要求教师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挖掘文章的情感因素,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多元化,努力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激情,从而增强语文学习的多元化情感.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0,(15):62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东西,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积累起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就是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心中的"传统",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怎样接人待物。"传统"存在却常常隐藏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有"变革"时"传统"才会显露。如今中国遍地的"强拆风"下,捍卫"传统"的声音不绝于耳。"过去必须被现在改变,现在必须被过去引导!"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和文艺评论家托马斯·艾略特在阐述传统时曾这样说道。当今中国人在改变传统时,传统应先"活在"心中,然后再去改变传统。  相似文献   

3.
"孝"的起源问题可以有形而上与形而下两种途径的追问。从形而下的视角看,"孝"源于长幼之间的自然天伦,这种自然伦常情感在意识中逐渐形式化就积淀为"理","理"的践履就是人们所遵循的"道",行之有"道"就有"得",并体现为"德",这种"德"在长幼关系的处理上的体现就是"孝"。"孝"源于"伦",经历"伦"→"理"→"道"→"德"的发展演进,最终成就孝行与孝道,它起源于自然的天伦关系,经过形式化的价值抽象,最后在主体的践履中复归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艺术源于生活",这是人们熟知的话题。在美术教学中,能够领悟其中真谛而积极地从专业学习角度去体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却是很少。学生的自觉意识不强、实践训练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教师要在专业教学中反复有效地引导,同时利用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体验生活、激发创作的训练,重新认识感悟生活对于艺术学习、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分析安东尼奥尼情感三部曲入手,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位一生去探索那些人类情感荒原中"不可能的爱"的大师。  相似文献   

6.
正眼看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即将迎来生命中第一个"离别",我们心中有太多太多的不舍,太多太多的惜别。每天上学,我们依然笑得那么灿烂,每张笑脸仿佛千万朵鲜花同时绽放。但我们心中清楚,每个人的心里,其实都  相似文献   

7.
春节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是一种渴望.无论是海外的华人还是生活在国内的人们,每当春节来临,回家过年便成了心中的一种期盼. 面对万家团圆的日子,中央虽然发出了"就地过年" 的倡议,但仍然阻挡不了人们想回家过年的强烈念想. 当然,因为疫情,大多数人们响应号召,选择了"就地过年".然而,还有一批人,不仅选择"就地过年",更是"坚守岗位",守护着平安! 在哨所,在路上,在街头,在机关单位,在工厂,在景区……很多人都在过"不一样的春节".  相似文献   

8.
随着插图语言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扩大,当代插图演变成了现代人诠释生活的重要情感语言。在此背景下,当代插图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即对文字的依附性减弱与明显的商业化倾向。这种特征的情感化进程推动着当代插图朝向独立、多元与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其产生的根源与现代人的情感多变与审美需求息息相关。而符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理想的插图风格表达为当代插图情感语言的探寻提供了借鉴,从过往插图风格中寻求灵感加以创新表达,也成为了当代插图情感设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人们由原来单纯的物质追求,转变为更多的精神上的追求,这种需求的转变直接推动了我国影视文化的迅猛发展,使影视文化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群体既是影视文化的主要接受者,同时也是主要传播者,影视文化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人生观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影视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当经济增长模式从规模向质量转型,当产业发展重心从传统工业向现代服务转移,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全面颠覆旧有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当人们的消费从物质时代向后物质时代过渡……我们的城市形态,将发生怎样的改变?提起中国的城市,人们心中、眼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北上广",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优越感十足,没有生活在这里的人则苦苦追寻或羡慕不已。以北上广  相似文献   

11.
从《归园田居》看,陶渊明诗的特点就是真淳朴素,感情真挚,写时若不经意,自肺腑中油然而生,表面平淡而内含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其实,陶渊明描写乡村风物的诗也都类似与此,虽然写的是景物,却在心中有所感慨。陶渊明隐居前不得意,归隐后生活也很贫苦,不过灾荒、战乱都无法掩盖他对生活的热爱,并将这种热爱倾注到诗篇中,融入自然,写景,也写心。  相似文献   

12.
身边     
<正>热爱大自然,并不是非要到闻名遐迩的古迹胜地去观光游览。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足以令人怦然心动。每当心中郁积了许多烦恼无处可诉的时候,我会选择仰望天空。那沉稳、亮丽的湛蓝,会将烦躁和忧愁消弭得无影无踪。静美的蓝天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包容一切。让心灵在蓝天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博览》2010,(13):28-29
如果每个人都可以用脚投票,你会走向哪里?近日,国内某著名研究咨询集团与上海某电视节目合作发起了"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流动意愿调查",其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在哪里生活更幸福?"结果正如绝大多数人心中的答案一样: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人们普遍表现出  相似文献   

14.
<正>蔡英文不敢明火执仗地搞"法理台独",但以"去中国化"为表、服务"法理台独"为里的"文化台独"却愈演愈烈、花招百出。蔡"超越"李扁,更为系统地从战略高度和法制层面入手,试图固化"文化台独"的政治收益,并在分裂国家的同时,寻求分裂中华民族。其既"破"且"立"的"国族分裂"超越了单纯的"反中"和"去中",更强调建构具  相似文献   

15.
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水域中,生活着一种"水虎鱼",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鱼存在着一种极端的偏见,总是用"凶猛、残暴"来形容它的性情。因为,曾有不计其数的人,在它尖牙利齿的啃噬下,几分钟就成了一堆白森森的骨头,人们一提起它就谈"鱼"色变。它在人类眼里成了一种可怕的怪物,这种体形并不大的"水虎鱼",就有了另外一个熟悉的俗名:食人鱼。  相似文献   

16.
幻想文学与幻想文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持人语:历经大半年的酝酿筹备,"幻想文学与幻想文化"栏目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纵观历史,横览五洲,我们都可以看到丰富的幻想文化因子,从文明一开始就深藏于人类心中。在人类早期的蒙昧中,人们就对天上地下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因为不可理解而产生的幻想。当文明的曙光到来,人们以审美的方式对自我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幻想性的诗意描绘,在古代被庄子叫做"无何有之乡"的"广莫之野",在现代是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幻想也被抽象化为兼具神秘主义和哲学主义的文化,《老子》第一章就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17.
终身体育约束性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终身体育概念,是在终身教育的理论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本文从主、客观等方面,解析了终身体育的受限因素.认为:一个人终身接受教育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但一个人要终身接受体育锻炼却存有一定的约束性,这种约束性主要落脚在人自身主、客观方面的受限因素中;"在人的生理状况中"参与体育锻炼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无论终身体育的理念在人的意识活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但它并不能超越生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应当重视体育兴趣在终身体育实践过程中的地位,从认识和情感体验上发展和培养体育兴趣,但很难说这种兴趣的建立就能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实践;体育锻炼这类事务,并非遵循"经济决定论",更多的是人们持以什么样的态度,但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从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对立统一关系出发,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从语境功能视角分析了语言表达中悖论的修辞功效,指出悖论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揭示了某一语境中所蕴含的潜在真理,同时构建了话语习常意义与语境所确定意义间的张力。在文学文本中,利用这种张力,可以深化所刻画的对象在读者心中的印象;在广告、新闻语篇中,可以借助这种张力,制造"谜团",吸引读者,实现"眼球"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很多人看来,"去医院输液"就是"得到快速有效治疗"的同义语,如果去了医院却没输液,就觉得医生没给自己好好治。更有甚者,不管有没有必要,都要求医生给自己输液。难道惟有输液才算是治疗吗?我们都免不了生病,严重一点的话,就要去医院诊治。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都希望能够接受立竿见影的治疗,以便尽快回到忙碌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去医院看病,吃药"好得慢",而输液"好得快",吃药很简单,而输液却只有在诊疗机构内才能完成。也许是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很多人都觉得"输液才算接受了治疗"。这种心理的普遍存在,甚至会影响医生的诊治决定。有的医生为了让患者满意,证明自己医术精湛、药到病除,也不再坚持尽量不输液的原则,而是开出一些不必要的输液处方。  相似文献   

20.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我与《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杂志社的同志一行,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在拥有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而名扬天下的岳麓山下,坐落着一所完全印征我国20世纪大学发展史的既古老又年轻的大学——中南大学。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开展以来,中南大学连年榜上有名。从这里直接产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数量排到了中国大学的第三位……时至今日,《科技日报》推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南模式”。面对那里所蕴藏的一切,总有一种挥洒不去的情结萦绕在心中,这种情结在心中郁积久了,便成了一种深深的渴望,催生了我们此次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