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他们多从"啃老族"现象入手,提出相应对策,以便帮助"啃老族"重新步入社会。实际上,预防胜于补救,在补救的同时,我们应从"啃老"现象中得到启示,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入手,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以减少啃老族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王娟 《科技信息》2010,(16):110-111
在我国,"啃老族"的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正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现象存在普遍而且影响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啃老族"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分析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啃老族"队伍越来越壮大,不仅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还带来巨大的社会隐患,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啃老族"的出现,有极其复杂的原因,一方面是"啃老族"自身的原因,另外也有家庭、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要解决"啃老"这一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大学生拥有越来越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然而大学生就业难、"啃老族"等社会现象却逐渐发展成一个社会通病。本文通过对高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过分"娇惯"大学生的做法进行探讨,论述了高校教育中依然要"苦"孩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啃老"现象原因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增加,社会上出现了“啃老”现象,“啃老族”也日渐增多。从社会、文化、人格心理等方面,对“啃老”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类特殊的群体--啃老族,即青年人不找工作而让父母供养的现象.本文将之具体化为大学生毕业不找工作,以继续留校考研,或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为由,继续向父母伸手要钱的社会现象.本文详细的分析了其中的很多原因,揭示了它存在的社会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高宇 《世界博览》2009,(13):24-25
“自由人”、“啃老族”、“派遣劳动者”、以及就职后辞职再找的“二次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8.
唐凯 《世界博览》2010,(19):52-53
“赖家王老五”、“啃老族”、“归巢族”……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美国人也开始给20多岁的年轻人贴上类似的标签。  相似文献   

9.
张劲鹏 《科技信息》2011,(16):I0050-I0050
作为一名专升本的学生,因为有过一次就业的经历,同时也参加了许多的招聘和招聘会现场,也投递过许多的简历,参加过多次的面试,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课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关于将来就业方面的宝贵的信息。首先,我们应该先就业,再择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导致许多人无法就业,成了传说中的"啃老族"。许多的人认  相似文献   

10.
"高原现象"是官兵在训练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它总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出现,成为制约训练进度和效果的一个瓶颈。到底什么是"高原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政治工作者怎样帮助官兵在训练中克服"高原现象"走出"高原"提高战斗力?本文试从科学运用潜意识角度对此问题作一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馆员中普遍存在的"职业高原"现象,深入分析了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优化管理克服"职业高原"现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特供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类问题大致可以分为特供产品和特供商品两部分。部分人利用大众对"特供品"的追捧,向企业或其他机构非法授权特供品,这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形象,并引发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了解"特供品"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治理"特供品"现象提供建议成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中国人关系视角来分析当事人心理,用中国人关系的差序格局来解读"特供品"现象,并为治理"特供品"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琦燕 《科技信息》2013,(19):201-201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空巢"现象是当今社会一个普遍而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据统计,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2013年将超过2亿,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本文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分析和概述了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社会提出的一些助援行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人肉搜索"这一当前社会热点现象的探讨,看到了隐私权与言论自由之间的冲突问题。明确隐私权与言论自由的边界所在因而显得十分重要。反思"人肉搜索"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一问题的产生与我国对隐私权保护的不足息息相关,全面充分的隐私权保护要求使我国立法面临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缺乏高尚道德原则的现象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泛滥的现象,极大地阻碍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着重阐述了"为人民服务"原则的内涵;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和需要澄清的几个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形形色色的"官二代"事件层出不穷,从人民网、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对"官二代"现象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此类事件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所谓"官二代",原本是对官员的后代较容易获得权力这种现象的概括。这种现象其实仅是一个中性现象,比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等也都是所谓的"官二代"。我国大部分官员的后代成为官员  相似文献   

17.
"择校"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其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影响社会公平,引发社会问题;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教学质量,产生新的不公平;滋生腐败现象。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是"择校"问题产生的根源,"择校"问题的产生与家长的观念有着很大关系,"择校"问题的产生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直接相关,"就近入学"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乏力,助长了"择校"之风。一言以蔽之,"择校"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组建教育集团是消除"择校"现象的有效办法。相关配套改革措施有三条: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管理职责;二是地方政府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教育改革;三是国家要统筹规划,严格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发展,国家大力发展和完善路网结构,各种规模的铁路、公路日益增加,而公路设计中桥梁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在桥台台背路基处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桥头跳车"现象。如何有效地降低或消除"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讨论的问题。文章从"桥头跳车"现象的成因分析入手,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提出相应的设计处理措施、施工控制措施,以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潍坊学院学报》2014,(4):111-113
"音准"问题是高校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初学者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从歌唱的发声技巧方面对"走音"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避免或者减少"音准"问题的出现,可以使声乐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对声乐作品的演唱。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所引发的素质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对高职学生在参加"工学结合"期间发生的一些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发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不断改进提高"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