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研究了细胞群体连续切片图象中任意个体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显示,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算法。该算法是基于同一物体截面在连续切片图象中的-阶归-化矩相似描述,用模式识别的方法确定同一物体的截面及用虚拟矩形窗口技术提取任意个体的所有截面,采用截面重建显示法实现任意个体的重建显示,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均证实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三维重建是获得物体三维信息的技术,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广泛应用在机器人视觉导航、工业制造、医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目前,三维重建技术的方法众多,三维重建的外界环境、使用设备和物体的几何形状等因素都会对三维重建效果的准确性、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原理,对主动式三维重建的飞行时间法、光栅重建、结构光重建和被动式三维重建的单目、双目、多目重建等非接触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计算机视觉在图像识别和三维模型构建中的广泛应用,本论文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三维模型重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重建技术应用,给出了基于特征点的三维模型匹配方法,探讨了三维重建机制的步骤,对于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视觉在三维重建技术方面的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给出一种二维景像图像的基于超二次曲面模型的AVR重建算法,重建中使用计算机视觉与计算机图形学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利用超二次曲面在正交投影平面上球积可分解的性质,对真实景物在正交平面上投影的轮廓使用超二次曲线拟合,由拟合曲线的球积重建出景物的超二次曲面基元描述模型;另一方面,使用基于序列未定标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从不同视点的图像中重建出景物的真实尺寸及位置信息,从而获得景物从完整的参数描述模型,实现了从二维图像中重建出景物基于超二次曲面层次描述的计算机内部模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建筑图纸的建筑物三维重建是计算机图形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系统分析了三维重建技术研究现状,介绍了重建过程的一般流程,包括建筑图纸的轴网识别,柱、梁、板及其它符号的识别,总结目前图纸理解与识别技术的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难点、发展趋势及产业界的相关进展,最后提出该领域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表面与基于体素的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有基于表面的重建和基于体素的重建两种方法。本文分别使用这两种方法对同一组头部CT图象进行了三维重建,并成功得到了三维重建的结果。文章最后对两种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由锥形束X线投影重建体积数据的直接体积成像方法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基于Radon变换的体积成像几何结构的完全性条件,构造了基于中间函数的体积重建算法。在不同的成像结构下得到了直接体积重建的计算机数值仿真结果,理论研究表明,锥形束X线直接体积重建对开发新一代体积扫描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树三维重建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定量分析狭窄血管的长度和选取最佳造影角度,以指导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研究了基于两幅冠脉造影图像重建三维冠状动脉树的两种理论方法,即根据透视成像原理推导三维坐标的“最小二乘解”及根据两条异面直线间公垂线的几何性质推导三维坐标的“几何解”,比较了这两种重建方法的目标函数,同时讨论了三维重建误差的两种评价方法3D重建误差和2D重建误差,最后利用两幅不同角度的单面冠脉造影图像成功实现了冠状动脉树的三维重建,重建误差统计证明了该三维重建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三维重建技术在面对移动物体干扰时难以有效完成场景重建任务。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TSDF(Truncated Signed Distance Function)和SCNet(Sample Consistency Networks)实例分割网络的三维重建方法ORBTSDF-SCNet。该方法采用深度相机或双目相机获取重建物体及场景的深度图与RGB图,且基于ORB_SLAM2实时获取位姿信息;采用基于结构化点云数据的表面重建算法TSDF与深度图相结合,实现在线三维模型重建;为了消除场景中移动物体对场景三维重建的干扰,提出采用SCNet实例分割网络检测和分割移动物体,并结合优化策略减小检测和实例分割误差以及深度图和RGB图对准误差。通过抠除移动物体,保证了重建场景的完整性。在ICL-NUIM、TUM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基于小波变换的单模态的医学图像中的计算机断层造影术(CT)和核磁共振图像(MRI)之间的数据融合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融合图像的3D(threc dimensional)重建采用表面绘制方式,所用的一种体数据遍历算法,既提高计算效果,又能进行真实感曲面的显示,并可实现对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分割提取、三维重建和显示,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人车事故再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车事故再现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数学解析法的简易模型、基于半解析法的经验模型和基于PC-Crash和Madymo软件的三维多刚体仿真模型三类。根据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中一起人车正碰事故现场痕迹(例如制动痕迹、车辆损坏、行人损伤、抛距等)以及车辆尺寸和人体测量学参数等,分别用这三类方法进行事故再现研究,比较了碰撞车速和抛距等计算结果。基于多刚体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行人最终位置、运动学过程、人车碰撞区域以及行人损伤等。通过图表定性地评估了必要的输入输出参数、需要耗费的时间、适用范围及精度等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辅助的颅骨面貌复原技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完成颅骨面貌复原的发展、研究问题和构造计算机颅骨面貌复原系统的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维文物的重构,提出一种基于笛卡尔网格的三维重构技术. 该重构技术以六面体网格作为最基本单元,采用对实体进行逐层切割获得截面域轮廓线的剖分算法,并借助计算机图形学的扫描线填充算法对文物进行三维成像重构. 同时,为实现对文物的快速显示以及美观效果,将描述文物的网格单元公共面进行删除,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和减少了存储空间. 通过鼓凳和藤条花瓶的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基于单幅影像的快速三维重建,以某一小型建筑三维重建为例,分析了以体为基本单元和以平面为基本单元的两种影像建模方法.并对重建三维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三维重建质量与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在实际中可以满足工程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点云数据复杂曲面产品的快速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点以三维反求工程为基础,详细地研究了复杂曲面产品的快速开发方法,提出了基于点云数据的STL(STereoLithography)快速重构,有限元网格划分,结合快速成型及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技术,大大加速了对具有复杂曲面的产品,如汽车覆盖,塑胶产品模具,个性化人体骨等的设计与制造速度,也避免了繁杂的曲线曲面重构。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不仅简便易行,而且也能满足模具设计制造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沥青路面微观形貌常用检测方法的不足,融合显微视觉的局部放大特性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基于显微视觉的沥青路面微观纹理三维重构方法。根据激光三角测量原理建立显微视觉三维重构数学模型;利用立体显微镜采集序列图像,对图像进行插值处理和阈值分割,并提取光条中心线;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实现表面三维重构。与基于聚焦深度的沥青路面微观纹理三维重构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光照均匀性无特殊要求,具有精度高、操作简便、三维直观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多孔介质模型的三维重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准确的多孔介质模型在微观渗流机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加方便准确地建立多孔介质模型,总结了多孔介质模型重构的物理实验方法和数值重构方法,通过重构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及适用性分析,优选出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针对3种不同性质的多孔介质,采用MCMC方法分别对其进行了重构.结果表明,MCMC方法计算速度快,适用范围广泛,重构效果好.最后将MCMC方法扩展到三维空间,重构出三维多孔介质模型,为微观渗流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模拟平台.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储备粮智能稽核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粮食数量检测方法称量法和主动视觉法存在用时多、 设备成本高等缺点, 以及图像识别法存在匹配精度低、 三维重建多面性等不足,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激光测距及三维重构技术的散装仓粮食数量识别方法。概述了现有基于图像识别的检测方法的实现过程, 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论述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三维造型技术以及CAD/CAE/CAM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设计和制造模式提出新的要求.为此,讨论了新的工程图学教学模式应该以计算机三维造型为主、二维平面设计为辅,建立以计算机几何造型为核心的工程图学教育体系,并在继承传统优良教学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