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学是一门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以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研究为对象,以探讨人类历史文化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为目的,运用跨文化(Intercultural)之历史深度描述方法界定历史人类学,具有重要的实践理论意义。跨文化(Intercultural)是指文化的“内在性”、“涵化性”和“互动性”,即通过跨族群文化互动构建历史人类学理论,它与历史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根据历史民族志和历史人类学的学科特点,跨文化理论方法已经成为研究历史人类学的主要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哲学系熊茂生同志生前主持编写的一份参考资料,它是十多年前写的,但对于今天我们批判“人脑贬值”论,痛击那股“机器能思维”的反动社会思潮,仍然有些帮助。文中着重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在这方面的谬论,当前,苏修叛徒集团已成为“人脑贬值”论的主要鼓吹者之一,这是需要补充说明的。  相似文献   

3.
生命实践历史──马克思人类学本体论批评试述吴忠诚马克思没有写过美学文论专著,也从未发表过正式的文学批评。据说完成了相当篇幅的《论基督教的艺术》却因故中断;对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的评论只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等人的“毫无根据的理想主义解释”的副产...  相似文献   

4.
周秦诸子作为密切关注现实的思想家,以现实为思想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以历史为智慧的源泉与立论的依据。他们立足今天而反思过去,古今联系而相互比照,换位思考而得出结论,以史为据而抨击时弊。周秦诸子之书虽然成书年代不同,语言风格各异,政治主张有别,论述内容各有侧重;但多为论议时政而发,“博古”与“通今”紧密结合,于现实的批判中隐含对历史的批判,于历史的批判中贯穿对现实的批判,把现实批判与历史批判融为一体。我们探讨周秦诸子的现实批判与历史批判,把握其思想大义与理论精髓,对于认识社会现实与体察历史大势,有着重要启示与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5.
狄尔泰的“历史理性批判”思想代表了他对以往理性的眷念情结:企图继续完成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用“历史理性批判”把理性建立在历史的根基上,为人文科学奠定基础;但在这种理性情结中,他的“想象”论美学思想则代表了他对新时代非理性美学的张扬:把“想象”作为美学的坚实根基。从而呈现生命被遮蔽的价值和意义。这两雏形成的深刻矛盾折射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学在理性阴影下非理性的时代转捩。  相似文献   

6.
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社会及其社会文化变迁乃是现代人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重心之一。整体上来讲,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可区分为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汉人家庭家族制度、农民的心态、信仰与认同、回访等五大研究视角,形成了关于农民社会变化变迁的平衡论、新平衡论、盛衰循环论等几种理论解释。但由于长时期以来对农民文化的“落后”定位,导致对农民文化的无情肢解,相应,在新的历史时期,人类学家也应站好自己的立场,以有效关注农民社会。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人类学哲学的基本立场是从实践本源论的理念出发来理解人的社会存在,是从生存合理性原则出发来看待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是根据合法性原则对现存的一切不合法性进行批判;其思考的尺度是根据生产力尺度、人的尺度、自由解放尺度,对一切社会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其思考方法是把人类的主体上升成为人类学思维范式。这是马克思对人类哲学精神的重大建构和人类哲学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8.
论黄宗羲思想的民主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一个系统批判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实行社会改革的具有民主启蒙性质的政治思想纲领,从而奠定了他作为中国17世纪最伟大的民主启蒙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他的“君为民害”论和“民主君客”论,批判了君主专制,伸张的是主权在民、君须为民服务的思想;他提出“藏天下于天下”“贵不在朝廷,贱不在草莽”之说,具有民治、民享、人权平等的思想倾向;“公其非是于学校”的主张,则是对人民议政权和监督权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论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表达了对于“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人类学理论新格局的向往;简述60年代以来世界人类学的新发展与学者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反思;进而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起源与大半个世纪来的发展作了比较全面的历史观察;并分析了某些相关学科与视点。最后着重提出了争鸣、证明和正名,指出这三者是学科的生命,是中国人类学走向世界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始基本体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始基本体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形态,它认为世界上的事物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事物都有某种共同的“始基”。东西方在这方面有共同之处,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恩培多克勒,中国的“五行”说,印度的“五大”,都把水、火、气、土、风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当成世界的“始基”,说明人类最早根据实践的需要而作出的哲学探索是唯物主义性质的。“始基本体论”的历史价值在于:它从人类的神话中解脱出来,用物质性的存在解释世界,标志着哲学的诞生;它把客观的物质存在与运动变化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的朴素统一。“始基本体论”的历史局限性是时代造成的,对此不应苛求。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学科性很强的服务。以2008—2012年图书情报档案类39种期刊关于"学科服务"的397篇文章为样本,利用Excel、SPSS对5年来研究"学科服务"的主要期刊、代表作者、作者来源机构和高频研究热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近5年"学科服务"的研究热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凸显了学科教育学课程的问题与弊端,学科教育学课程的改造与重楚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新世纪的教育教学理论与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从课程目标的重楚、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实施方式的转交、课程的外部支持与研究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重楚学科教育学课程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凸显了学科教育学课程的问题与弊端,学科教育学课程的改造与重建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新世纪的教育教学理论与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从课程目标的重建、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课程的外部支持与研究机制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重建学科教育学课程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传授知识、强化素质、发展能力、为宗旨,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英语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语法、词汇教学,听力、口语教学及阅读、写作教学诸方面,努力探讨并积极实施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渗透、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的手段,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及前沿学科在当今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出高校学报编辑不断加强和积累科学意识,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对于组稿、选稿,做好科技编辑工作,办好高校学术期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解经历了从群体本位、个体本位到类本位的必然逻辑。相应地,人类的教育也会从群体教育、个体教育向类主体教育发展。在类主体教育视野下,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体主体的发展,而且还应该关注类主体的发展。因此,在类主体教育中,教育过程是对话和理解的过程,是生命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以经验为生长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详细论述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其表现,分析了主体性教育的科学性、民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实施主体性教育,既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军事装备学学科体系的划分,习惯于按照研究对象领域来进行。在钱学森依据学科知识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提出了学科体系划分的另外一种方法后,提出了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军事装备学学科体系划分的二维(即研究对象维和知识作用层次维)划分方法,以期实现两种截然不同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陶能祥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110-114
在教育界对主体教育理论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的大背景下,认为幼儿也具有主体性.其特征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幼儿主体性发展是其以主体身份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发展,可从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汉唐乐府诗题目的创制,多取首句前二三字甚至是整个首句,或者再缀以歌辞性题目“行”、“篇”、“歌”、“曲”、“乐”等。部分以“篇”为缀尾的题目是“因意命题”,而南朝乐府民歌的题目表现出艺术化的倾向。唐代乐府诗中的有些新题目是从旧题乐府中衍生出来的,其方式主要有五种;唐人完全自创的乐府诗新题目,其方式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