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美术教育的工作,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提出了一些加强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建议,为加强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提供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2.
西藏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十年动乱,百废待兴,当时国家从内地委派了援藏美术教师,在西藏开始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70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西藏学生又陆续考入内地大学学习美术,80年代开始还有部分西藏画家到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这些艺术家返藏后继续进行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等工作.与此同时,西藏传统美术教育纳入到了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使西藏的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较完善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但是,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西藏的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解决,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以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为案例,对西藏美术高等美术教育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金云 《科技信息》2010,(23):346-346
以创新教育理念统领美术课程教学,以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学追求,努力探索"以美术为手段,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是一种覆盖了美术学习的更为广阔的思维方法学习,体现出现代美术教育中艺术与科学的教学结合,反应在学生身上感性和理性的和谐并进。本文结合科学幻想绘画等一些有创意性课题的创作过程,探索如何对学生创意思维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4.
陆灏天 《科技信息》2012,(12):313-313
美术是传达感情的艺术。人们可以从美术中获得巨大的愉悦感,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人类的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精神因素,其中艺术的感染力不可忽视,艺术所带来的愉悦感对心理调节的作用也尤为显著。美术教育不仅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而且使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除了自身的重要性以外,同时还与许多学科相辅相成,并对其他各科教育起促进作用。在学校各学科的教育中,强化美术教育,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更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尽可能地把美术教育作为重要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充分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品味及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5.
除去对审美和美术能力的培养外,美术教育对于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应当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相结合,通过树立创新观念,从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及创新意识;在现有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西藏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十年动乱,百废待兴,当时国家从内地委派了援藏美术教师,在西藏开始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历史。70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西藏学生又陆续考入内地大学学习美术,80年代开始还有部分西藏画家到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这些艺术家返藏后继续进行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等工作。与此同时,西藏传统美术教育纳入到了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中,使西藏的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较完善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但是,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西藏的现代高等美术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不断解决,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以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为案例,对西藏美术高等美术教育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情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莫妮 《科技信息》2010,(25):I0283-I0283,I0290
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儿童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对儿童"脑"的锻炼;在美术教学训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体现美术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儿童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李领 《科技资讯》2014,(36):164-164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打字更多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这就造成了大部分人写字潦草,常常提笔忘字现象,不得不说,这是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悲哀,所以要加快书法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融入的速度要加快脚步,该文就当前书法艺术的现状,强调了书法艺术在现代美术教育中作用与主要目的,并且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美术是一项古老的艺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全球都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美术主要包含书法,绘画等,但是大多数人都忽视了书法也隶属于美术这一重要事实。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整合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好办法,美术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动能静的禀性等都是有益处的。美术课不单要教会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育人,只要我们能够明确教育教学目的,深化美术教育改革,在美术教育中加强渗入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就能培养出人格健全、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社会新人。  相似文献   

10.
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造就有丰富想象力和勇于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这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任务。那么,美术教学中如何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启发和诱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结合美术教学实践,我作了如下几方面浅显的总结:  相似文献   

11.
爱新伯骧 《科技信息》2010,(8):I0276-I0276,I0278
现在各大高校都有艺术专业,艺术类学生日渐壮大。培养艺术类学生是要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审美个性决定学生艺术发展的方向,拥有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个性至关重要。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要使美术教学工作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关键一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表现、创造等能力培养.美术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突破了学科为中心的模式,审美活动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转变.美术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对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职业高中的美术教育要立足于市场经济,职高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服务市场经济、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重要意义.职高美术教育应跳出传统美术教育旧的束缚,使学生接受市场经济和企业文化精神熏陶,成为具有先进经营理念和富有美学文化底蕴的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人的艺术审美能力,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是提高学生美术造诣的有效方式,也是高职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当前,高职美术教学中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该文将阐释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探究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旨在强化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提升高职美术教学成效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熊燕利 《科技信息》2010,(3):213-213
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创作意识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儿童绘画兴趣和创造欲望;注重能力的培养,发挥儿童的综合创造力;用“童心”赏析和评价学生的创造成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现阶段的高职教育活动当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美术专业的学生也需要拥有更强的专业水平才能在今后进行就业的过程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理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应用知识于实践工作当中,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且结合培养现状来提出几点有效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培养着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必修艺术课程。一个优秀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不仅仅是美术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授者,他同时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培养高素质的美术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8.
汤月霜 《科技信息》2009,(17):230-230
直觉是学生在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的同时.能够创造性的表现视觉意象。传统美术教育中,以注重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导,忽视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不符合艺术教育的特点。所以,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应该依靠直觉理念进行美术教育,以视觉传达训练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尊重学生的直接的视觉表达。直觉在美术教学中是以“美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陶怡情操,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北京美术学校是中国现代第一所国立的专门美术学校,成立于1918年,至1937年抗战爆发,已更名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经历了两次学制调整和一次学科整顿.经过这些变革,中国早期国立专门美术教育教学体制--北京模式--基本定型.  相似文献   

20.
周佳春 《科技资讯》2010,(30):156-156
当今视觉文化的兴起,给生活和审美带来转变。美术教育也应该将文化教育与美术素养并重,众流行艺术与经典艺术并举,并注重美术教师多元化能力的培养,及教学的时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