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余丹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1):125-127
语文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人文情感的生命,其任务是培育学生审美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等。这些能力需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阅读课、写作课的练习等来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既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有一定情感的交流。《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语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是学习语文,发展智力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得到情感上的感染和陶冶,从而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之身心健康发展呢?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激发的尝试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梁功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6):159-160
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是: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在强调"人才知识型、能力综合型、知识实用型"的当今社会,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彻底扭转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动性;加大师生互动力度,要彻底改变新生基础差的思维偏见,老师要重新定位每位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为他们注入新的学习动力.语文教学的种种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如何在加强语文工具性的教学中更好地体现人文教育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4.
课堂练笔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它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设计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拓展文本描绘续写,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迁移文本学习技巧,指导学生模仿创作;捕捉文本情感火花,沉淀学生阅读感悟。相信精心设计课堂练笔,定能使语文教学更加亮丽。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摆位问题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桥梁作用,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桥梁角色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历程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的对话过程”。那么,课改后的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侯小芬 《科技资讯》2007,(35):160-161
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关键.本人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课堂空白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它使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活跃,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帮助学业生理解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空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在教学中创设空白,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作一些肤浅的闸述.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是师生心灵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以生为本”,师生共同体验着生命课堂的涌动与成长。追寻人文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的“美”要用教学表现出来,让教师和学生能从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提高自己对语文的感受力。本文就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语文学科中渗透的“美”,以及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的陶冶,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从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赵娟 《世界博览》2015,(1):27-2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运用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表达运用。课堂上的表达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文章是表达的基础,儿童是表达的主体。因此,有效表达首先要让儿童真正在场。一、让儿童的情感在场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在于情感。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没有情感的参与,学生就无法准  相似文献   

1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适当应用激励教育,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增加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种好的途径,同时也是改变死板教学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激励学生的读、问、想、演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辞优美,趣味横生,情理兼容.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饱满的、发自内心的热忱打开师生问的情感渠道,找准课堂和教材中的激情点,着意激情,以沟通作者与学习者的情感,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崔向娟 《科技资讯》2011,(9):177-177
文言文的教学既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情感体验的调动,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诵读,形成查找资料等方面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杨洁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2):193-193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影响着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也就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处理好教学中的师生地位问题,更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工程。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相互交流的和谐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共同舞台。本文从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这两个方面,谈谈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的要求下,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情感品质、个人情绪的调节和控制、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事物产生乐观向上情感体验的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独立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形式 ,语文课堂是由充满生命活力的主体构成 :语文课堂活动是生命交往和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是充满人生智慧的和人性光辉的思想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展示生命价值 ,提升生命的意义 :语文课堂就是要以教师生命的智慧唤醒学生生命的激情。语文生命课堂是在充分尊重师生个性特点 ,尊重人的价值 ,发展人的灵性和智慧的基础上 ,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语文课堂环境和充满人性魅力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课堂中的师生交往,既有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有一定情感的交流.<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尝试创新,就必须由原来的那种细嚼慢咽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放型,多渠道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教师的“要学会”中走出来,步人自己的“要会学”的殿堂,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我个人认为,课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9.
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策略,优化课堂结构,发挥生命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素平 《科技信息》2011,(10):154-155
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要求师生在课堂上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语言交际活动和教学过程。巧妙设问则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索英语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