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被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极其迅速,并且向多方面拓展,本文探讨了CDMA的技术理论,现状及特点,并对其在扩频方法,容量的计算等方面的机理作了研究,对应用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世界移动通讯领域在模拟系统和GSM等数字系统之后 ,备受人们关注的无疑是CDMA系统。这是因为CDMA技术更适合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国际漫游等现代移动通信网的要求。世界上第一个CDMA商用网———香港和记黄浦 80 0MHz蜂窝系统于 1995年 9月开通 ,一年间便发展 5万用户 ;而韩国 1997年 7月CDMA用户已达 15 0万以上 ,CDMA已成为首选标准。在我国 ,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天津都已开通CDMA移动通信网络。近期 ,中国联通宣布全面启动并建设CDMA系统。那么 ,什么是CDMA呢 ?CDMA…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FSK调制方式与CDMA结合起来构成新的FSK/CDMA通信系统的通信特性、多址特性、同步跟踪特性等.结果表明,该系统既体现CDMA的优点,又保留了FSK的简捷、方便的特性.还对MFSK/CDMA、FM/CDMA通信系统性能作了分析.最后,给出了FSK/CDMA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及相应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CDMA多用户检测技术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DMA系统由于其用户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支持多速率通信等特点而优于其它多址方式,近年来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CDMA通信系统本身所固有的“远近效应”问题严重限制了系统容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重点论述国内外关于多用户检测技术的研究动态,并对几种典型的多用户检测技术进行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5.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存在远近效应和多址干扰,它们影响了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容量及应用范围。本文导出一种具有线性结构的CDMA检测器──线性无偏最小方差多用户信号检测器,并给出一种运算量较小的递推实现算法,最后对几种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检测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由四级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CAD、CAM和CAP。系统也有与之相适应的CAPM。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和工艺、设备的综合能力,也是在CAD/CAM的基础上,实现了FMS,这使得在大生产过程中能充分满足每个用户的订货要求。系统的MRPⅡ对前工序的原料供应以justintime的原则进行了规划。本系统还在向更高层次的CIMS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频道兼容Digicipher HDTV(CCDC HDTV)系统中采用的传输方式16QAM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同时对16QAM的两种不同实现方法-正交调幅法和QPSK迭加法作了比较,说明四相迭加法是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语音编码方案的选取对移动通信系统的通话质量、信道容量等有重要影响。讨论了GSM全速率编码及增强的全速率编码和CDMA变速率编码,分析并比较了各自编码特性及其对移动通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CAD/CAM技术概况,详述了CAD/CAM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CDMA-PCN(码分多址个人通信网)与微波固定业务(FSM)系统共享1850~1990MHz的微波频段,由此带来了CDMA-PCN对FSM系统的干扰,以及FSM系统对CDMA-PCN的干扰。文中分析了这两种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优化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优化目标及优化过程。通过对系统的初始设计模拟、单一基站的初始优化、基站组有载条件下的网络优化数据采集、测试数据分析及优化方法的确定、系统参数的修改、检查优化效果并总结留档等问题的讨论,总结出一套基本的系统优化流程。该流程可作为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优化的一般流程或参考流程。  相似文献   

12.
扩频码的同步是实现对截获到的CDMA无线通信信号信息进行解析的基本条件.依据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各用户扩频码的特点,针对该类无中心节点的CDMA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CDMA通信信号侦收处理过程中的同步算法,该算法采用信道和时延联合估计技术,通过把用户传播时延的影响置入信道响应矩阵中,首先由信道估计间接获取用...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一个用PON作为接入ATM网的移动通信系统。讨论该系统的结构,采用CDMA技术的空中接口,作为接入网的PON,并给出了信元在传输过程中的格式,PON的采用使得该系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较高的传输效率,实现容易和成本低。  相似文献   

14.
在简述蜂窝移动通信切换过程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 CDMA(码分多址联接 )系统软切换的参数设置 ,并借助模拟软件 CE4进一步分析了软切换参数设置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中,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是保证系统服务质量的重要课题,呼叫接纳控制是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功能实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掉线概率的CAC方案,该方案在多小区环境下,通过对小区内外的干扰情况和ON-OFF信源特性的研究,以小区掉线概率作为准则,提出新的呼叫接纳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CDMA网络的客运信息系统能实时地显示移动车辆地理位置信息,它集合了GIS技术、GPS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通过CDMA网络及Internet将GPS数据显示在电子地图上.  相似文献   

17.
该文结合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分析了第一代的AMPS、第二代的GSM、CDMA以及第三代的TD-SCDMA系统中的切换技术,探讨了未来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联合多址系统中, 扩频码的分配应根据移动用户空间向量的正交性来进行.文中给出一扩频码的分配算法.应用该算法,相同的扩频码可分配给同一小区内不同SDMA信道的用户,进而提高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  相似文献   

19.
LAS-(大区域同步码技术)由于具有“零相关窗”或“干扰消除窗”,目前受到高度重视。首先分析了LA-码、LS-码和LAS-码的构造、特点和个数问题,然后讨论了LAS-码应用于CDMA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案、拥有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最后对LAS-2000的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LAS-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增强技术和未来的高速无线数据通信中可以满足ITU对高速业务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明  蒋翠翠 《科技信息》2010,(17):I0072-I0073
CDMA作为目前三大移动通信技术之一,有其特殊的关键技术特性。本文主要针对CDMA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软切换等关键技术做简要论述。并最后运用System View软件对其整个通信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给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