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为人作嫁”是编辑设计、组织、选择、加工、整理作品和资料,从比喻义看,反映了编辑活动的基本特征。从引申义看,编辑象服装设计师般为作者策划审理作品,这一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决定了他们以文化创新为导向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教学及科研的需要,天津师大中文系资料室编辑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一书,该书收集了建国以来近30年发表在全国七百多种主要报刊的我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和资料篇目。从国内已经印行的同类资料看,迄今只有一九六一年以前的索引,而且限于作家作品的评介,该资料从时间和内容上填补了以前的空白。全书分文学作品体裁、作家作品研究论文目录索引两部分,提供了各种文学体裁及文艺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一生编著作品100余种,形成了自己的编辑思想,主要表现为:经世致用的编辑意图、求实创新的编辑原则、灵活多样的编辑方法和严谨执著的编辑品格。系统地梳理和合理地评析这些编辑思想,对当下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编辑工作是一个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人员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出版社出版物的水平。文章从科学技术类、社会科学类、文学类、科学普及类图书的特点,提出了编辑人员在编辑加工不同类型图书时,要注意不同的侧重点,根据图书类型制定相应的编辑加工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既尊重作者的作品,又体现出编辑对书稿的整理和完善,使一本本好书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论文从写作、投稿、编辑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作者文责和编辑责任问题,对如何协调处理此类问题作了探讨与总结,说明作者创作与编辑再加工既各自有责,又有共同承担的责任,双方是保证文章质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指出为杜绝产生任何纠纷及文责问题,作者与编辑各方应恪守各自的职业道德,遵守法规,密切配合,正确处理责任关系,最终做到对读者、对社会负责,使作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读者。  相似文献   

6.
王爱华  杨开 《山西科技》2008,(3):121-122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节目后期的制作。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编辑方法,才能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李斯特钢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研究,了解和弦外音在钢琴家作品中的应用。从纵向看,李斯特对外音的应用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个人创新,并对后世音乐的发展有了重要影响。从横向看,外音的应用构成了李斯特独特创作的组成部分,在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研究为李斯特钢琴作曲技法打开了新视角,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和弦外音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  相似文献   

8.
编辑活动具有多从功能,其中发现功能主要体现于发现市场需求、发现优秀的作品、发现优秀并且适宜的作者。  相似文献   

9.
浅议高校学报编辑的信息素质和敬业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素质既包括以知识能力和信息处理为特征的智力因素,也包括以兴趣、爱好、敬业精神为特征的非智力因素。从当前高校学报编辑部的人员组成看,以知识为特征的学历资格和以能力为特征的工作资历一般都符合要求,而以信息处理为特征的岗位适应性,即编辑的信息素质却急待提高。至于非智力因素方面,由于当前高校管理政策的导向和市场经济、物质利益的驱动,如何发扬高校学报编辑的敬业精神,更是当务之惠。本试图从理论上对高校学报编辑的信息素质和敬业精神作一些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0.
论西藏散文的勃兴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图发现十年来西藏散文勃兴的原因;从作品分类看西藏散文的变化和发展;通过对作家作品的横向比较,从表现手法、作品内涵、创作目的三方面透视西藏散文的突破性成就;并从西藏散文的现存基础去展望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刘朔 《科技咨询导报》2014,(32):217-217
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世界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该文从中国古代编辑的起源、主要特征和工作思想等方面做了全面阐释。古代编辑在编书、态度严谨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选题的狭隘性等又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教训。我们宜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为读者和社会提供内容更丰富、价值更高的作品,为我国的出版事业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三农"编辑的特殊社会角色决定其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无论在为媒体把关传播作品,还是为农民提供精神产品的进程中,"三农"编辑都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三农"编辑的社会责任主要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政治责任、弘扬农业先进文化的文化责任、真诚为农民的服务责任。编辑坚守社会责任,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保障。  相似文献   

13.
编辑美学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美学与编辑学的关系,说明编辑具有美学的修养才能编辑出美的作品,而只有美的作品才可能流传后世,不至于使作品成为昙花一现的应景之物.真善美是自古至今所追求的主题.以编辑科技期刊作为实例来说明可持续发展的,也必然是真善美的.  相似文献   

14.
论作为编辑活动主体的编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编辑活动是策划审理作品使之适合流传的再创造活动,编辑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编辑技能,从事编辑活动的人,编辑是编辑活动的主体,在编辑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列子》非张谌伪作的看法,已经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但学术界仍存在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今本《列子》:“从思想体系和语言风格看,可能是晋人作品.”(《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22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魏晋人的作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42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9月第2版)关于从思想体系、思想内容看,《列子》是先秦作品而不是魏晋作品的论证,详见另文《从思想史的角度论<列子>非魏晋人所伪作》.本文专从汉语史的角度来论证<列子>非魏晋人所伪作.从语言使用方面,认为《列子》是魏晋人的作品,持这种看法的人虽有一些,但迄今为止,较为完整的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还只有杨伯峻的《从汉语史的角度来鉴定中国古籍写作年代的一个实例—<列子>著述年代考》,此文最初发表于《新建设》杂志1956年7月号,后收入杨伯峻《列子集释》附录“辨伪文字辑略”中.持从语言使用上看《列子》可能是魏晋人作品的看法的人,大抵都本自杨伯峻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小制作 大PK     
手工制作一直比较受小朋友们的欢迎。以下手工作品均出于深圳市宝安区大浪小学四年级学生之手。从这些作品的"千奇百怪"中不难看出,他们在制作时是多么开心。孩子们运用所学的制作技巧(剪、捏、压、刻、揉、搓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橡皮泥和彩纸进行了一番精心创作。看!这些作品多么富有童趣呀!  相似文献   

17.
孙成平 《科技信息》2010,(30):I0035-I0035
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家本人的经历影响着创作态度,从史蒂文森的早期与后期作品的对比可以看出来,史蒂文森经历了从殖民写作到后殖民写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作为信息载体的科技期刊,应顺应新的经济形势,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则决定了期刊的质量,所以加强编辑的信息意识是办好期刊的首要前提条件。本文仅就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意识、观念、一级看寄信西的服务作了浅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无论何种职业,职业意识都是对从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必要的件之一.学报是高校反映教学科研成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条学术性期刊.学报编辑工作是学报出版流程的中心环节,直接决定着学报质量的高低.因此,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从事学报工作的职业意识——编辑意识.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是把关意识.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都重视产品质量.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学报当然也注重自身质量.从整体上看,学报质量分为内容质量与形式质量两种.从个体上看,内容质量包括政治质量、思想质量、学术质量、知识质量等;形式质量即制作质量,包括制作质量、校对质量、印刷装订质量等.学报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编辑人员的工作水平,而这种工作水平正是体现在编辑人员的把关意识当中.下面,本文试从学报的政治思想性、学术性、制作质量几方面,谈谈学报编辑人员的把关意识.  相似文献   

20.
欧黔 《科技信息》2007,(27):617
电视创作是一种创作者与受众的心理交流活动,镜头语言与编辑显得尤为重要,编辑思维关系到电视作品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