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我校应用生物研究所接受南充地区科委等三单位委托的《啤酒酵母泥酿造酱油的研究》课题,经过3年的研究工作,于1990年8月通过鉴定,鉴定由南充地区科委主持.为解决酿造酱油主原料黄豆(或豆粕)的不足,又能较大幅度地减轻啤酒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变害为益,故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啤酒酵母的利用率,提升啤酒酵母抽提物的整体滋味,采用自溶与添加外源酶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啤酒酵母抽提物,并通过Maillard反应对其进行风味化.结果表明:自溶-酶联技术是制备啤酒酵母抽提物的理想方法,其抽提率和蛋白质利用率分别达68.6%和87.3%,制成品中总氮和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达10.6%和4.3%;Mail-lard反应制备风味化啤酒酵母抽提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配制含量为50%的啤酒酵母抽提物,添加3%核糖、2%蛋氨酸和1%的硫胺素,调节pH值至7.5,在反应釜内升温至105℃,保温回流反应2 h.酶解后的酵母细胞壁可用于制备高活性β-葡聚糖;经Maillard反应后,啤酒酵母抽提物,其整体风味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陈鸿剑 《科技资讯》2010,(12):231-231
酿造酱油系以粮食及其副产品等为原料经酿造而成的产品。酿造酱油是用大豆、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酱油;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料;配制酱油必须以酿造酱油为主体,酿造酱油比例不能少于50%,也就是说,配制酱油中由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提供的全氮不得超过50%。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营养和质量指标,也是酿造酱油中大豆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质量越好,鲜味也越浓,所以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在某些市售酿造酱油中,由于人为添加了味精或谷氨酸钠,从而使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来源发生了改变,因此,某些情况下,氨基酸态氮含量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酿造酱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利用啤酒生产的废酵母,可以开发生产许多调味品.一、生产营养酱油1.先将啤酒酵母经预处理,即加2倍无菌水稀释啤酒酵母,分别过70目、90目筛子筛分,再用高速离心分离得干燥啤酒酵母,然后加2倍体积5%酒石酸离心分离,再加2倍体积无菌水离心分离得干净废酵母.2.将干净废酵母 加数倍体积5%食盐水后,缓缓通入蒸气搅拌2h时升温到48℃保温6h,再缓升温到52℃左右,加木瓜蛋白酶搅拌30分钟,保温14h,再升温到65℃,保温4h,冷却静置24h,取上清液杀菌,加15%~16%食盐,1%苯甲酸钠、砂糖酱色,升温到80℃杀菌20min,杀菌结束前2min左右调入4%谷氨酸钠及10%食用酒精,杀菌结束后泵入冷却锅中冷却到常温,经过滤、灌装得成品.二、生产鲜厚调味料在啤酒酵母中加等量水,搅拌后离心分离,得洗净的啤酒酵母液(含菌体浓度20%),取2000g,加等量水,于60℃加热处理10min后离心分离,得轻液2300g(干物质浓度2.3%),用该轻液作调味料基质,配入下列鲜味物质即得到鲜味醇味厚的调味料.强度分别达,(?)卅,卌.配方实例:  相似文献   

5.
啤酒酵母废菌吸附处理含铜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啤酒酵母废菌吸附水溶液中Cu2+,研究了不同时间、pH值,以及Cu2+浓度和酵母菌浓度条件下,啤酒酵母对Cu2+ 的吸附能力.初步确定了啤酒酵母对Cu2+吸附的最佳组合,即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60 min,起始pH值为5,啤酒酵母的质量浓度为2 g·L-1,Cu2+初始质量浓度为35 mg·L-1,在此条件下啤酒酵母对Cu2+吸附率可达90%,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uir模式.该工艺简单,以废治废,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废啤酒酵母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研究以啤酒厂废酵母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其最佳自溶条件及最佳微波水解条件,比较自溶、微波水解与外加酶制剂处理法制备酵母活性多肽的效果,并研究了酵母多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啤酒酵母的最佳自溶条件为固液比1: 20、温度45.0 ℃、pH 6.0、时间48 h;在此自溶条件下,酵母蛋白质被有效水解为多肽,水解度为41.5%,提取蛋白质得率为42%.自溶法制备啤酒酵母多肽的效率与外加酶制剂处理的效果相当,但显著高于微波水解法.自溶法制备的啤酒酵母多肽具有高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表明,自溶法是开发利用啤酒厂废弃的酵母和制备酵母多肽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废啤酒酵母为原料,根据实验室条件及试验要求,采用研磨法、冻融法、微波法、超声波法破碎废啤酒酵母细胞壁。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上清液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标准,来评价不同破壁方法对细胞内含物的释放程度。为进一步探索经济、高效的废啤酒酵母的破壁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废啤酒酵母细胞破壁效果为超声波法﹥微波法﹥冻融法﹥研磨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啤酒酵母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啤酒酵母水溶性多糖在波长489nm处有最大吸收峰。葡萄糖浓度在1.55~13.286μg.mL-1(r=0.998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6.1%,RSD为2.3%。  相似文献   

9.
从啤酒酵母泥中提取有益物质,不仅可以提高啤酒厂的经济效益,而且降低啤酒废酵母的污染负荷。研究了啤酒酵母蛋白的提取工艺,确定了主要工艺路线。实验中采用1 moL/L的Tween20作为表面活性剂和180分钟的超声破碎,啤酒酵母细胞的破壁率达到了68.67%,提取物酵母蛋白的产率为0.106 mg/mL。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辛格粒毛盘菌胞外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并以啤酒酵母多糖作为真菌激发子,研究其对辛格粒毛盘菌胞外多酚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酚的抗氧化活性随啤酒酵母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质量浓度为2.5g/L时,多酚的还原能力较强,且对O_2~-·和DPPH·的清除作用分别达到54.50%、70.48%;在粒毛盘菌发酵液中添加啤酒酵母多糖激发子,可以增强菌丝体中苯丙氨酸解氨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同时提高胞外多酚的产量,其中添加80mg/L激发子组的胞外多酚产量最大,为83.30mg/L,比空白对照组提高了28.0%。因此啤酒酵母多糖激发子可提高辛格粒毛盘菌抗氧化多酚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报道从啤酒厂的废啤酒酵母制备甘露聚糖后所剩残余物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基质,利用枯草杆菌液体摇瓶发酵生产α-淀粉酶,此研究为综合利用食品与发酵工业废物以及保护环境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氨基酸组份、毒性、生物活性等性质的研究.初步表明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精蛋白部分是由17种氨基酸组成。急性毒性试验,给药后对试验动物观察一周不表现任何毒性。抗原性试验,以四种剂量的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免疫BaIB/C小鼠制备抗血清,用酶联免疫试验法测定,结果表明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对小鼠抗原性为阴性反应.啤酒酵母渣甘露聚糖对环磷酰胺受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小鼠IgM生成的影响试验表明它有促进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单倍体筛选并结合群体杂交技术,初步得到乙醇含量为1.5%以下的低醇啤酒酵母菌株.其中5株(LE-3、LE-31、LE-39、LE-197、LE-200)经5次以上反复发酵培养,酒精度稳定在1%左右,其它理化指标与无醇啤酒比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在不同添加量、方式对还原糖含量、酵母数量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发酵不同时期分批添加酵母,可以降低还原糖含量,提高成熟发酵醪酒精浓度。实验条件按工厂工艺进行,成熟发酵醪酒精达到17%以上。  相似文献   

15.
张承明  曾繁华 《江西科学》1991,9(3):149-153
采用陶瓷载体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啤酒主发酵,将陶瓷载体与海藻酸钙载体做了对比试验.对啤酒主发酵的表观动力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底物流速、发酵温度对发酵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观动力学常数不仅与流速和温度有关,还与载体结构密切相关.认为陶瓷载体优于海藻酸钙载体.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啤酒酵母为原料,以双歧杆菌为菌种,研制双歧酵母食品的方法及控制因素,运用该法生产的小试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通过对啤酒酵母的综合利用也可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榨汁后的新鲜苹果为研究对象,以根霉、啤酒酵母、白地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研究了单菌种发酵果渣、不同组合的混菌种发酵果渣发酵后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变化,并对比了不灭菌和灭菌发酵工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凯氏定氮法测定啤酒酵母水溶性多糖中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啤酒酵母中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SA,进一步纯化得SA1,采用凯氏定氮法,经消化、蒸馏、滴定后计算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36%和2.45%.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孔树脂D001分离纯化还原型谷胱甘肽,其最佳试验条件为:pH值4.5、浓度为0.02 mol/L的磷酸缓冲液平衡,pH值7.5、浓度为0.02 mol/L的磷酸缓冲液洗脱,洗脱流速为2.0 mL/min.此法所得到的粗品颜色为白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GSH质量分数为28.47%,平均收率为7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