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毕业生在就业走向人才市场的情况下,仍然要服从国家分配。这是由高师生的培养目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紧迫性,以及当前高师毕业生的严重流失等情况决定的。有关部门应因势利导地做好高师毕业生就业前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分配的外部条件、配置方法、就业条件,建立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加强政府宏观管理等方面的论述,对改革高校毕业生分配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的建立,国家取消了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实行了所有毕业生全部面向人才市场的就业政策。随着高校扩招和新建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创业教育研究也成为了热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浙江省教委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调整 ,师范毕业生将不包分配 ,同时允许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教育系统就业。对于高师院校而言 ,为了让自己的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 ,进行课程和专业设置的改革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1 课程与专业设置改革应有前瞻性随着就业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的时间与空间限制都将被打破。今后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不再局限于高师院校之内 ,而是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将与所有高校的毕业生竞争。反观我省的师范院校 ,由于种种原因 ,其综合实力与重点大学有一定的距离。为此 ,高师院校在课程与专业设置的起…  相似文献   

5.
赵季秋 《科技信息》2009,(7):221-221,23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岗位和国家人事劳动制度的改革,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求职需要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用人单位更加挑剔、就业毕业生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偶发因素多的问题。在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现实情况下,给大学生就业尤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求职的艰难.在这样的一种现实情况下,离职院校应对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技巧上给予科学、合理、实用的训练并加予指导就显得更加及时和必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求职,这也是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而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外语教学的意见,更好地提高我校学生的外语水平,我们于1995年6月对在我校95级新生公共  相似文献   

7.
文章围绕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这一问题,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了:首先,分析了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超前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新就业形势下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面推向市场,以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为基础的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在逐步形成,我国高师体育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也随着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认清面临的就业市场机制,适应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并做出相应调整,拓宽学生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提高高师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协调人才配置、建立毕业生就业帮扶基金等途径,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校近几年来为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而进行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提出必须提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加强毕业生择业思想的调查研究,扩大就业指导的深度和广度,保持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给毕业生提供了选择就业的途径和机遇。如何适应形势、抓住机遇,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获胜,毕业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水平、心理素质、择业技巧等对就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分析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西藏现状,并与全国就业发展做比较,对西藏高校及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就业制度改革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亟待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应以高校举办为主,这是因毕业生的群体性、时效性和政策性特征所决定的,高校可以因此做好市场建立的宣传、信息及组织等工作,以促进市场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与学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又来我国已加入WTO,国际人才竞争激烈,这样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就业更加困难。大学毕业生就业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就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有能力参与竞争,能否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在校的大学生应该很好地明确学业与就业的关系,了解就业对学业的要求和标准,从而根据就业的要求去认真搞好学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方式由原来的“统包统分”,逐渐向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方面发展,即高校毕业生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逐步进入市场。尽管目前国家对师范生的就业仍采用包分配的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师毕业生还可以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形势的发展,这种状况已在逐步改变,高师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已日趋激烈,潜在的危机也正逐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高等教育持续扩招和高校就业机制的变化,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选择新疆三所代表性的高师院校,以2007届少数民族毕业生作为调研对象,结合2004-2006年相关统计数据,从毕业生就业准备、就业观念等五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重点对其就业难原因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小组建在班上,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缓解“就业难”的工作压力,改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弥补就业统计工作的漏洞,完善毕业班学生管理,是高校尤其是新升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选好班级就业工作小组组长,配强组员,分工合作,充分调动班级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形成四位一体,齐抓共管,建立和完善就业工作小组各项制度,围绕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形成新升本科院校就业管理工作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为适应高校就业分配制度改革,高校毕业生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对新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应增强就业技能,加强就业指导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启 《科技信息》2009,(24):I0029-I0030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更使得大学生如临就业的寒冬。而目前处在大学生就业弱势中的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仍然存在着过于看重就业地区、对薪金的期望值较高、兢业趋向理想化以及盲目择业的就业观念。民办高校毕业生想要走出困境,为自己在就业的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关键便是要适应新形势,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20.
肖世才 《科技信息》2012,(4):467-468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2009年我国出台了征集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的八项优惠政策,这不仅减缓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加快了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毕业生积极入伍。但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政策在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高职院校建立健全毕业生入伍的制度与机构,以及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这三方面的优化策略,以期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入伍工作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