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长春师范学院化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高师有机化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自1991年以来,她主持、参加了《稀土高分子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等国家、省级课题5项。在《高分子化学》(英文版)、《高校化学研究》(英文版)、《应用化学》等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50余篇。由她主持的《面向21世纪化学教育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究与实践》及省级重点教研课题获学院05年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近两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化学教育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究与试验》等三篇教研论文,分别在第九届、第十届全国高师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改革研讨会,以及第七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此项研究成果在省属师范院校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为全国省属高师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教27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所讲授的“有机化学”、“有机实验”、“有机合成”等课程受到学生的好评;她以红烛精神树立起的教师形象,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赞誉。她先后获得:长春市“师德标兵”、长春市“高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教书育人先进教师”、“中青年教师课堂观摩赛优秀奖”、“学院骨干教师”等奖励。长春师范学院名师——李晓莉 教授  相似文献   

2.
范超毅教授     
范超毅,男,汉族,1957年出生,福建福州人,中共党员。系江汉大学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他曾先后获得“广西柳州市青年科技人才”、“广西柳州市拔尖技术人才”、“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武汉市享受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和“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路平教授     
路平,男,1958年出生,江苏常州人,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曾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员”.“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江汉大学学科带头人”、“江汉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有机化学”创新团队为上海师范大学第二批学术创新团队之一.团队负责人为杨海峰教授,团队成员有任天瑞教授、贾能勤教授、金荣华副教授、刘国华副教授和李辉副教授,分别负责创新团队的4个学术方向:有机不对称催化合成、高分子化学与有机农药学、生物有机分子纳米分离技术、有机分析.该创新团队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先松教授     
张先松,男,生于1951年12月,湖北江陵人,教授,武汉市优秀专家,享受政府专项津贴.1979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曾任武汉教育学院体操教研室主任,现任江汉大学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江汉大学学报》和《江汉大学学术丛书》编委.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体育总局健美专项技术指导培训专家组成员,全国等级健身指导员(含健美教练员和健身私人教练员)培训授课导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主讲教师,  相似文献   

6.
<正>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市第六医院)普外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武汉市重点学科和江汉大学重点学科。该科先后获得“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武汉市青年文明号”,“武汉市优质服务示范岗”等光荣称号。 普外科创建于1984年,我国著名外科专家张应天教  相似文献   

7.
徐僖院士,高分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奠基人之一。现任四川大学教授、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油田化学》期刊主编。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高分子化工分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高分子化学分支副主编,《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高分子材料分支主编。 徐僖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基础理论、高分子力化学、油田化学、辐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即致力于高分子力化学的研究。力化学是化学与力学交叉的学科,高分子力化学一般较多研究应力导致高分子材料性能下降与结构破坏,他则着重研究应力对高分子材料的正效应。美国著名力化学家R.S.Porter在其专著《Polymer Stress Reaction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9)》中摘录了徐僖教授20世纪60年代的全部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徐僖教授和他领导的科研群体通过超声作用合成了18种难以从其单体合成的嵌段/接枝共聚物,可用作不相容聚合物的增容剂,油、气田勘探开发用的化学品和金属冷加工润滑剂等新型高分子材料。研究成果“在超声作用下聚合物的降解和接枝(嵌段)共聚”被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徐僖教授在他长期从事的研究领域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撰写出版著作、译著4本,获国家发明专利28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等20余项国家、部委、省级奖励以及高分子材料学科建设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等。曾被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徐僖教授早已年逾八旬,却仍然辛勤工作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他说:“我没有风烛残年之感,也没有仅能发挥余热的凄凉。我想到的是如何与国内同行、海外华人共同努力,树立我们中华民族在国际高分子材料科学领域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他的人生格言是“人生的乐趣在于无私奉献”。他最大的心愿是“中国人能在世界上普遍受到尊重”。  相似文献   

8.
江汉大学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是在武汉市及江汉大学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在原江汉大学武汉神经科学与药物研究所的基础上于2010年6月组建成立。研究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国章教授任院长,“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江汉大学首席教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超英教授任常务副院长,江汉大学医学院院长艾永循教...  相似文献   

9.
<正>陈水生,江西吉安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以来,任教于阜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承担《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得了校  相似文献   

10.
有机化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1978年首批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立硕士点。该学科由有机化学教研室、高分子材料研究室和功能高分子研究室组成。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队伍强大。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副研、高工)5人,讲师14人。在学术带头人陈家威(教授、省化学化工学会有机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徐章煌(教授、湖北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李建宗(教授、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专家顾问团成员)的领导下,在教学科研骨干程时远、陈福和、蒋济隆副教授,黄锦霞副研究员和张  相似文献   

11.
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设置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2009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并入江汉大学,大大加强了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科研、教学力量。  相似文献   

12.
徐又一是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徐又一从事高分子物理研究近40年来,坚持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理念,在高分子分离膜材料与膜分离技术、高分子光电材料等方面,破解了一个个神奇的“密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期间徐又一共发表论文213篇;主编或参编《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高分子膜材料》等著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研究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13.
西北师范大学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云普教授,是一位在“功能高分子”、“生物高分子”和”生态环境高分子”方面造诣颇深的学者。40余年来从事高校有机化学及高分子化学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也是为干旱的西北地区的风沙防治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早年间在西北的生活和在日本留学的经历.使王教授深深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他决心攻克在西北的干旱和风沙条件下,如何留住绿色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这个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4.
陶明教授     
陶明:男,汉族,1961年4月出生,四川冕宁县人,中共党员,化学教授,西昌学院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陶明教授长期从事化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分析化学》、《药物合成反应》等理论课程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药物分析实验》等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立辉教授     
<正>张立辉,男,1963年出生,湖北孝感人,江汉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现为湖北省暨武汉市物理学会会员,中国物理教育网网络中心教学研究部成员,武汉系统工程学会会员,武汉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理论物理》校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物理学》校级品牌专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6.
史真,陕西韩城人,出生于1948年元月,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有机催化及高分子专业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任西北大学化学系系主任、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长、陕西省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化学通报》编委、陕西省科协委员。1986~1988年在美国西密执安大学作访问学者并从事研究工作,1990~1991年在德国萨尔兰德大学从事合作研究。2000年1月陕西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史真教授领导的研究课题组,1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有机化学新反应和有机合成新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1988年他…  相似文献   

17.
宋文剑教授     
宋文剑,女,44岁,浙江余姚人,病原生物学教授。现任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宋文剑教授从事病原生物学教学及科研工作20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勤奋努力,在学院教学、科研第一线发挥了表率作用,深受师生好评。曾获武汉市青年女教职工标兵、湖北省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8.
全卓勇,男,生于1956年,中共党员。1983年大学本科毕业,医学学士,2002年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临床教学工作20余年。全卓勇同志现任武汉市第六医院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市第六医院外科常务副主任,普外科主任。武汉市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享受者,武汉市高校学科带头人,武汉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组成员,湖北省普外学会肝胆学组委员,2003年湖北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汉大学“十佳”教师。  相似文献   

19.
郑琦 教授     
<正>郑琦,女,1962年11月生,理学博士,武汉市蔡甸区人大代表。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被公派至德国进修学习。2005年获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工程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湖北省欧美同学会理事,武汉市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和武汉市海外  相似文献   

20.
张黎明教授     
<正> 张黎明,男,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张黎明教授是我省有影响的心理学专家,现任江汉大学科研处处长,江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商学院MBA学位教育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暨武汉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