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14日,北京市科委联合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召开千余人参加的推进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大会,就着力培养新型农民作“科技二传手”,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使科技成果在农村实现有效转化进行了交流。北京市科委为大力建设乡土科技人才队伍,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将2007年定为北京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年。  相似文献   

2.
赵淑红 《科技潮》2006,(5):32-32
为贯彻落实2006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北京市科技工作八大主题计划,近日,北京市科委农村科技发展处和农村发展中心召开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技支撑框架体系工作交流会。北京市科委马林主任、杨伟光副主任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晨光 《科技潮》2007,(5):12-13
2004年以来,北京市科委把科技资源溢出效应的发挥作为科技服务“三农”的突破口,积极建设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科技服务骨干的新型首都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2007年,被北京市科委确定为“农村科技协调员建设年”。北京市各区县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地制定制度措施,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这里,我们选取部分区县的工作计划介绍一二,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建强 《科技潮》2004,(11):35-35
近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北京智农天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农村远程信息入户工程终端(IRD)系统软硬件研究与开发”,通过了北京市科委主持的课题验收。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7,(8):37-37
2007年,根据“2007年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的任务要求,北京科技协作中心重点推广先进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应用。上半年在顺义区、怀柔区及昌平区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科技示范项目”——怀柔区九渡河镇西水峪村污水处理工程、顺义区赵全营镇北郎中村污水处理工程、昌平区长陵镇康陵村污水处理工程和昌平区兴寿镇麦庄村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6.
陈治光 《科技潮》2006,(8):10-13
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在建设“资源科委”、实施科技工作“主题计划”的大背景下,北京市科委从集成全市丰富的科技资源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考虑,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手打造了农村科技服务港这一“服务品牌”,探索出了一种科技惠农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手段。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伟光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云伏。  相似文献   

7.
陈治光 《科技潮》2008,(6):10-13
推进农村信息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这首先表现为信息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特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的最大特征,就是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信息不对称。只有消除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才标志着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最终完成。 近年来,北京郊区依靠首都强大的科技资源,农村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农村信息化工作逐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不断推进。特别是,2005年9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市科委投资4000万元,启动了以爱农信息驿站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助农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工程”。“深化以爱农信息驿站为骨干体系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写入了“2008年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经过3年的实践,已经为京郊农村织就了一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建立了一支乡土化的协调员队伍。 拥有高效的信息网络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目前,北京市的农村信息化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首都的市民想到京郊旅游、采摘?想购买京郊的绿色农产品?那么办一张爱农卡便可游遍京郊;郊区农民种(养)什么,如何种(养),如何销售,如何防治病虫害等等疑问,找附近的爱农信息驿站就可迅速解决。点击遍布乡间村落的驿站鼠标,便可联通世界,一个以网络发展为标志的信息化的时代在京郊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8.
陈治光 《科技潮》2007,(5):8-10
近年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把北京雄厚的科技资源导入农村,先后探索了农村科技服务港、爱农信息驿站等服务“三农”的手段,效果显著。为落实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目前,北京市科委又提出了充分发挥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2007年,更是被北京市科委称作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建设年。  相似文献   

9.
陈治光 《科技潮》2007,(5):19-19
田顺宝以其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实践,证明农村科技协调员在农村大有作为,展现了新型农民的新境界。2006年,在奥运精品果品评选中,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许家务村田顺宝家的桃果荣获2项金奖、2项银奖。这让田顺宝“一夜成名”。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田顺宝以其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9,(5):32-32
北京是农村科技协调员行动的摇篮,北京市科委为大力建设乡土科技人才队伍,完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于2007年启动北京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本刊特开设"协调员风采"专栏,集中展示农村科技协调员的新风新貌,本期采访了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杨伟光,他介绍了北京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1.
强卫 《科技潮》2006,(5):12
北京市科委“信息助农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信息助农工程”)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北京农村信息化建设将有一个新的平台和新的开端;农村信息化的运营方式将进行一项新的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又有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嵇立平 《科技潮》2006,(5):13-15
近年来,北京市科委在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助农模式”,自2000年始,已先后启动、支持了Ⅰ期、Ⅱ期和Ⅲ期“北京农业信息化工程”重大项目,并在该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大力整合各方资源,引入企业运营机制,收到较好成效。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伟光。  相似文献   

13.
信息荟萃     
《科技潮》2009,(1)
北京市18区县科委、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协办本刊讯1月711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09科技促进北京新农村建设展览会"将在北京展览馆开展,展会将向公众免费开放。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5,(10):30-31
为了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全院科技工作与郊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贴近度,推动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进程,农科院结合对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议”。在深入总结一年来“涌泉行动”的工作经验基础上,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于2004年底启动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涌泉行动能力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5.
创新型乡镇建设是北京市科委围绕市委、市政府"在国内率先把北京建成创新型城市"的总目标,于2005年提出.如今,遍布京郊的43个创新型乡镇试点已成为新农村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4年来,创新型乡镇建设取得了哪些经验?对于北京整个农村地区如何实现科技惠农?日前,一直高度关注创新型乡镇建设的北京市科委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伟光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市科委的领导及农村远程信息服务中心的帮助指导下,顺义区科委按照市里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2002年北京市农业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系统区县推广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农村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工程,初战告捷,取得了预期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区19个镇全部安装了卫星接收装置,建立了站点。同时,狠抓农民科技培训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设备,2002年全区共培训11600人次。为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致富,发展经济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北京市科委依据科技发展规律提出的“三大行动”之一的“涌泉”行动,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郊区县辐射、扩散,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以科技服务港为大本营,建立起一支由百余名具有基层实践经验的老专家和一批青年科技人员组成的科技支农团队。集中发挥城区农业与农村科技领域专家的智力优势,与农村、农业和农民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03,(4)
农村信息化工作是我国农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应对世界农业竞争的必由之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在于提高劳动农民的素质,而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北京农村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工程在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市农科院信息所具  相似文献   

19.
陈治光 《科技潮》2009,(6):10-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中,“生产发展”被放在了首位。只有生产发展了,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然而,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科学素养较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实是“生产发展”的最大障碍。科技惠农的突破口在哪里?北京市科委通过几年的实践,给出了坚定的答案——乡镇。  相似文献   

20.
信息荟萃     
《科技潮》2007,(11)
北京郊区新能源、新环境、新生活成果应用展举办科技成果改善郊区农民生活本刊讯10月11日,由北京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主办,北京市科委农村发展中心、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承办的北京郊区新能源、新环境、新生活成果应用展在北京创业大厦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