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了呼和浩特市1120例蒙古族中小学生4项体质发育指标,计算了11项体质发育指数,分析了呼和浩特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发育特点,并与汉族及日本国的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六十年代蒙古族学生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了解1985~2000年间蒙古族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以1985,2000年蒙古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为样本,选择身高、体重、胸围3项形态指标及体重指数和维尔维克指数2项派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年间蒙古族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城市学生增长值多数高于乡村学生.结论:蒙古族中小学生多数年龄组具有形态生长速度加快、快速增长期提前和持续增长期延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呼和浩特市2087例2~18岁汉族人4项体质发育指标(身高、体重、坐高、胸围),并计算了11项体质发育指数(身高体重指数、Kaup指数、Rohrer指数、身高胸围指数、Vervaeck指数、Erismann指数、Broca指数、Livi指数、Pelidisi指数、坐高下身长指数、身高坐高指数),分析了呼和浩特市汉族儿童、青少年的体质特征并与全国城市汉族学生的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蒙古族学生肺活量发育状况,为制定学生预防保健措施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蒙古族6~18岁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蒙古族学生肺活量均值除少数年龄组外男生均大于女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大多数年龄组肺活量均值,城男高于乡男,城女高于乡女,但多数年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005年肺活量均值,各年龄组明显低于1985年蒙古族学生体质调研结果.结论:蒙古族学生肺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蒙古族成人的皮下脂肪发育水平和分布特点,对蒙古族13个族群的5项皮褶厚度和肥胖情况进行调查,结合山西汉族、湖南汉族、布依族和鄂伦春族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脂肪发育水平最高,青海和硕特蒙古族和布里亚特蒙古族脂肪发育水平中等,云南蒙古族脂肪发育水平最低,其余10个蒙古族族群的脂肪发育水平较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额济纳土尔扈特蒙古族与其他族群距离较远,肱三头肌皮褶和肩胛下皮褶在13个族群中最厚.杜尔伯特蒙古族、郭尔罗斯蒙古族、喀喇沁左翼蒙古族和阜新蒙古族皮下脂肪发育较接近,肱三头肌皮褶和肩胛下皮褶较厚,髂前上嵴皮褶和小腿内侧皮褶厚度中等.巴尔虎蒙古族和鄂尔多斯蒙古族皮下脂肪发育较接近.新疆察哈尔蒙古族和新疆土尔扈特蒙古族皮下脂肪发育较接近,髂前上嵴皮褶较厚,小腿内侧皮褶较薄.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男性皮下脂肪发育与东北三省蒙古族较接近,女性与青海和硕特蒙古族较接近.云南蒙古族与其他蒙古族距离较远,与湖南汉族和布依族较接近,脂肪发育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新疆蒙古族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而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为提高新疆蒙古族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蒙古族与汉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方面差异状况,为当地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及学校进行蒙古族文化、体育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学校体育教育有的放矢提供依据。方法 以内蒙古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均数比较、相关性分析等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其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呼吸系统机能、柔韧力量素质、速度灵巧素质、心血管系统机能等五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蒙古族学生体质与汉族学生存在差异,蒙古族学生的体检测试合格率高于汉族;但汉族男生的下肢力量却显著高于蒙古族男生。结论 学校体育教育应该根据不同民族学生的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育,使不同民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弱势得到强化,最终达到全面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甘肃省东乡族学生自80年代以来体质变化趋势.对甘肃省东乡族学生1985年、1995年、2000年体质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东乡族学生身高增长显著,体重和胸围的增长落后于身高;机能、素质呈下降趋势.常见病发情况形势依然严峻.2000年东乡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54.51%,与全国到2000年农村学生蛔虫感染率降15%以下的目标差距太大,防治工作相当艰巨.由此得出结论.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呈增长趋势。机能、素质均下降。常见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9.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985年、2000年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蒙古族19~22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蒙古族大学生体质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特征,为今后改进和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报告了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朝鲜族、汉族学生眼部特征。结果显示,乌兰浩特市朝鲜族人与汉族人眼部特征较为接近,均具有东亚蒙古人种眼部典型特征:发达的蒙古褶、上眼睑褶皱,细窄形眼裂,眼外角高于眼内角等。本文调查结果支持朝鲜族人体质特征形成过程中受华北地区古代居民体征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甘肃省东乡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为实行民族优育、优教,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方法:对甘肃省6~18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身体形态、机能等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并与同龄汉族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东乡族学生的整体发育水平低于同年龄的汉族学生,发育年龄比汉族学生推迟1~2年;东乡族与汉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差异具有年龄的阶段性,表现在青春发育期,东乡族学生的形态较汉族学生偏瘦;东乡族学生的心肺功能差于汉族学生,且突增年龄比汉族学生推迟1年.结论:与汉族同年龄相比,东乡族学生青春期推迟1~2年,其体质状况差于汉族学生,在青春期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00年通辽市蒙古族学生体质调研的有关数据,分别从城乡、性别、年龄等多个角度,运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小学生身高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调查了蒙古族3个群体(巴尔虎人,厄鲁特人和布里亚特人)的发形,前额发际,上眼睑褶皱,蒙古褶,耳垂类型,鼻梁侧面观,鼻孔类型等7,项性状,并计算了基因频率,结果显示:上眼睑褶皱,蒙古褶,耳垂类型的显性基因频率高于隐性基因频率,与兴安盟蒙古族相比,呼盟蒙古族鼻粱侧面观,耳垂类型显性基因频率较高,另5项特征显性基因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东乡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省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东乡族6~18岁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与同期汉族学生形态发育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东乡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较低,与汉族学生比较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采用的身体机能指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东乡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身体机能状况间的差异,分析影响东乡族学生身体发育的因素.分析表明:东乡族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除肺活量东乡族女大于当地汉族女、舒张压(变音)东乡族男大于当地汉族男外,其余均为东乡族落后于汉族;东乡族学生的营养中蛋白质、钙、胡萝卜素的补充量不足、局部地区的近亲婚配现象、卫生条件较差等是影响其身体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依据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3次体质与健康现场调研资料,选取身高、体重、50m跑、立定跳远、男引体向上、女1min仰卧起坐、男1 000m跑、女800m跑作为对照分析指标,对2000~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与汉族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变化趋势及民族差异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蒙、汉族大学生身高持续增长,体重呈快速增长趋势;大学生的各项运动能力指标呈下降趋势,其中蒙古族男女学生的耐力及力量优于汉族学生,而汉族女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优于蒙古族女生;蒙古族与汉族男生运动能力指标的民族差异显著,蒙古族与汉族女生形态指标的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7.
依据1985年、2000年、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对我国蒙古族19-22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状况分别从城乡、性别等角度,运用横向、纵向的比较分析方法,进行了25年的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蒙古族大学生男生身高、体重、BMI指数均有提高,胸围在下降.女生出现分化,城市女生四项指标均有提高,而乡村女生除身高外,其它几项指标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8.
运用身体自尊量表,对内蒙古高校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得分情况为:男生高于女生;体育专业的学生高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运动年限6年及以上的学生高于运动年限5年及以下的学生.体育锻炼有助于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形成,从事运动项目时间越长越有助于身体自尊的发展.蒙古族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与其生活环境带给身体的锻炼存在正向联系.  相似文献   

19.
锡林郭勒盟蒙古族9项遗传学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调查了锡林郭勒盟809例(锡林郭勒蒙古族522例,察哈尔蒙古族287例)蒙古族人9项遗传学指标(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额头发际、头发类型).调查显示:(1)在18个内蒙古人群中,锡盟蒙古族有内眦褶率较低,有上眼睑皱褶率低,铲型门齿率中等偏高,凸鼻梁率较高,宽鼻孔率中等偏低,突型下颏率较高,有耳垂率高,额头发际有尖率高,卷发率高.(2)多数指标未见性别间差异,但是本文两个人群中,男性凸型鼻梁率均高于女性.锡林郭勒蒙古族有上眼睑皱褶率女性高于男性.(3)9项指标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述近30年来蒙古族哲学研究文献,总结蒙古族传统思维方式研究的现状,指出蒙古族传统思维方式内涵研究的缺失,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是当下思维方式研究中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