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之重器     
《科学大观园》2024,(7):12-13
<正>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国重器蕴藏着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大国重器的打造。国之重器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过去一年,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神舟家族太空接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500次发射,一次次“向云端”不断刷新纪录;“爱达·魔都”号和“大鹏公主”号下海、“奋斗者”号极限深潜、钻探船“梦想”号试航,不断开辟“向海图强”之路……我国“上天入海”的国之重器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24,(8):28-29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各地各部门在今年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打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将锚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劲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正>究竟如何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抉择的内在逻辑?如何释放新质生产力发展澎湃动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并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如何厚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土壤?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中央提出了不少重要论述,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再到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困惑1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论述之间是什么关系?——多位基层人员都谈到同一个困惑: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中央提出了不少重要论述,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再到新质生产力——这些重要论述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对此受访专家表示,如果用一句话归纳就是它们统一于习近平经济思想,共同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怎么看、怎么干”这个重大问题。综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周文、成都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丹、  相似文献   

6.
<正>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制造,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形成的聚合体就是新质生产力。——第一个新是“新制造”——我个人理解的“新制造”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新的医药、新的制造装备和新的信息技术五个领域,但称得上“新质生产力”的,不是那些普通的科技进步,不是边际上的改进,而是有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所谓颠覆性科技创新,我认为以下五个标准至少要满足一个。一是新的科学发现。这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对我们这个世界有新理解的重大发现。比如量子科学、脑科学的研究可能会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往前推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当今中国的第一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生产力要素和整个生产力系统的分析,结合人类发展的历史和辩证唯一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历史范畴的观点,并进而提出了教育是当今中国的第一生产力,每个组织只有注重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在组织进一步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的普及,就没有够的高素质人才,也就会极大地制约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目标是以工科院校为载体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也构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对新时代课程内容新质的分析、新工科课程目标的提升、创新发展需要课程体系的转型,以及新工科研究生培养中课程实践方法的转换四方面的研究,试图为新工科时代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新一轮教材建设提供理论佐证与实践坐标。  相似文献   

9.
导语: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在粮食作物生产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培育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袁隆平等科学家的大名家喻户晓。然而,在粮食作物的育种、培养创新之外,纤维作物棉花的培育和生产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有科学家在为之进行呕心沥血地研究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历时5年,这个平均年龄约30岁的年轻团队历经1800多个日日夜夜,成功攻克了数项世界级难题,让"中国海眼"横空出世。4月19日,装载"海眼"系统的巨轮正劈波斩浪,航行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默默监视着水下动态。这套能将水下动态"尽收眼底",填补多项国内空白的大国重器,出自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海眼"系统项目组。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该项目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24,(8):40-41
<正>眼下,春耕备耕正在有序进行,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涌向八闽大地的田间地头,智慧农业让春耕跑出“加速度”。春融大地,万象“耕”新。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最热词汇。眼下,春耕备耕正在有序进行,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涌向八闽大地的田间地头,智慧农业让春耕跑出“加速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也逐渐步入数字化时代。微耕机、轮式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及植保无人机等先进适用智能农机装备陆续投入春耕生产中,以现代化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技观的变革是科技工作的根本变革,国家主流科技观应当与时俱进。21世纪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加突出;科技成为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科技已是最具时代性的先进文化。总之,当代科技已经成为核心综合国力,仅仅把科技看成生产力已经远远不够了,应当着力构建"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是对"科技是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变化,绝不仅仅是科技社会功能范围的扩大,而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性质、功能、以及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认识的质的飞跃。构建新时代科技观的着力点主要是:继续深化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牢固树立科技是国家安全根本保障的信念;充分认识科技文化的引领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技术市场,从狭义上讲,是技术商品交易的场所;从广义上说,是指将技术成果作为商品交易,并使之变为直接生产力的关系的总和,是技术商品流通的领域,技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技术市场的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入股、技术指导等.培育和发展农村技术市场工作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是科技与农村经济结合的桥梁,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催化剂,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24,(7):18-19
<正>迈向深空、挺进深蓝、跨越峡谷高山……如今,一项项“上天入海陆上”的重大工程正在加速推进,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彰显着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归根结底,这些都是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在一些重大场合,习近平主席都会提到大国重器、重大工程。从神舟家族到C919大飞机,从国产航母到国产大型邮轮,从港珠澳大桥到复兴号……这些“上天入海陆上”的重大工程,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彰显着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本身就意味着这是一部基础性的大法,意义重大,堪称国之重器。在1980年前后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先后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当时中国主要面临的是突出问题是引进外资,又处于改革开放的草创阶段,所以这些法律并不完备,有的法律仅仅只有15个法条,被称为"宣言式的法律"。  相似文献   

16.
于光远先生的“四种消费品”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个新发展。我们知道,消费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消费就必然有消费品。而于老的精彩和深邃之处在于他从“四种消费品”人手,来让我们认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规律以及消费在社会进步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精神的高度凝练,是中国新世纪时代任务的价值引领,展现了引导全球时代文明走向的大国担当。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两条底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融合"发展模式,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生态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3):1-1
11月23日和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主持召开2009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推进会。刘延东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工作的最新要求,着眼于提高综合国力和确保国家安全,超前布局科技发展,加快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19.
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工作,不断探索、完善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发布的《高技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要把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作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完善产业化环境,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群和知名品牌,开拓新兴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制造大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首先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制造业基地不仅是世界主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而且还要有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的新产品和新风尚.既要立足中国面向国际,更要有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自主开发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