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8平昌冬奥会火炬传递,韩国科学技术学院研发的一款人形机器人HUBO成为一名火炬手,创造机器人传递圣火的首个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2.
近日美国宇航局和通用汽车公司联手研制出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并加速将其应用在汽车和航天工业领域的相关技术研发。双方希望新一代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和航天航空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眼下,机器人究竟有多火,从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可见一斑——这场为期5天的大会吸引了近30万人次来现场参观,企业与项目签约近100亿元。机器人如此大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人们对它的好奇——人们想了解,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甚至超越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4.
雅卡尔·德·沃康松(Jacques de Vaucanson,1709-1782)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人形自动机发明家,他改变了此前人形自动机设计过程中所依随的"外部功能展示"模式,基于机械学与生理学、解剖学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基于模拟方法(imitation)的人形自动机(android)设计范式,并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形自动机黄金时代(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后期)。文章在分析了18世纪40年代以前人形自动机发展史的基础上,对沃康松所发明的三个自动机的设计理念、文化基础、结构与机理、技术跨界(从自动机到自动纺织机)、传播及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日本索尼公司26日宣布,将停止机器宠物狗“爱宝”(Aibo)的研发和生产。这意味着给许多人带来欢乐的机器狗诞生7年后将成为历史。机器狗和机器人均被停据日本共同社26日消息,索尼公司表示,尽管其高科技电子产品的销售利润攀升,但将停止“爱宝”和另外一款人形机器人Qrio的研发,这是该公司削减开销的一部分。同时,索尼的研发重心将从人工智能转移到未来电子产品的开发。索尼同时表示,尽管停止“爱宝”的生产,但将继续为现有的机器狗提供7年的技术支持服务,也就是说,去年9月发布的最后三款“爱宝”得到的技术支  相似文献   

6.
<正>听到机器人,大多数人脑中浮现的是一堆金属塑料零件组成的硬邦邦玩意儿——它们通常是由各种螺母螺栓拼装成的硬体机器人。而今机器人正走出实验室,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承担各项任务。对与机器人打交道的人来说,这样的硬体设计会造成安全风险。比方说,当一个工业机器人"不小心碰到"人类工人,其后果轻则淤血乌青,重则伤筋动骨。应对硬体机器人的安全风险于是工程师们越来越倾向于  相似文献   

7.
在数十年精心设计并派遣机器人执行宇宙探索任务之后,美国宇航局准备转变思路——他们正在开发一种月球采矿机器人,它们可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眠不休的连续不断工作。或许,我们可以将这种"RASSOR"机器人称为"蓝领"机器人——这是"表土层先进表面系统操作机器  相似文献   

8.
2003年7月2日,宜昌某报率先披露了在神农架天门垭公路南侧发现一人形动物的消息。目击者为神农架邮车司机、同车的湖北广播电台神农架记者站的记者和神农架林区宣传部的干部等一行6人。之后几天内,全国各地报刊陆续刊载了人形动物  相似文献   

9.
1.精工和Epson公司共同开发的新型机器人直升机——重量仪有8.9g。2.日本Tmsuk机器人制造商推出的名叫“罗伯丽娅”的机器人。工程师为该款机器人配备了数码相机、红外线感麻器和视频电话,使之成为主人的忠实“看家人”。3.日本的颇具明星相的“演员型”机器人。这款酷似真人的机器美女,无论外形、神态、动作还是声音,都几乎与真人无异。据介绍,这款颇具表演能力的机器人可用于司仪、会展模特和接待人员等多项工作领域。4.日本教育型机器人“卡菲太太(KARFE)”。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安然  相似文献   

10.
看过《星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这部影片的人,肯定会对其中的机器人记忆犹新。今天,在我们人类尚不能涉及的许多领域,也活跃着一大群机器人。而在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太空探测中,各种机器人更是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区分作为工具的智能机和作为主体的机器人,关于人的定义必须由本质主义转向功能主义。迄今为止,人工智能经历了形式化、经验化、理性化三个发展阶段,但却仍然不是在结构上,而是在功能上模拟人类思维。只有关于人的功能主义定义才能兼容未来的新物种和新人类——"不受控"机器人。如果"不受控"机器人出现,自然人和机器人的关系将会从人机关系发展到跨人际主体间关系。这种关系既非以往人和机器的关系、人和动物的关系,亦非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人不应套用以往策略对待机器人。人类至上主义并非不证自明。自然人自身再进化、人机并行、人机融合是自然人避免被机器人所超越、替代、淘汰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董晨 《科学大观园》2006,(10):73-76
日本机器人专家制造的机器模拟主持人可达到以假乱真——继机器美女之后,又要给自己造个替身。作为世界上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日本显然有许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外伦理学研究中的"物转向"和未来场景的急剧变换催生了应用伦理学的新兴领域——"机器人伦理学"的兴起。梳理国外机器人伦理学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该学科的研究现状、前沿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这对于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了解和把握这一新兴学科、追踪最新国外学术动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多家媒体均对"智能健康筛查机器人"提出过质疑。报道一致认为,多项智能筛查的结果与医院体检结果存在差异。记者深入探究,疑点重重。专家建议体检、看病去正规医院。无独有偶,山西卫视、《中国消费者报》、《海口日报》、《海南特区报》、金华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均对"智能健康筛查机器人"提出过质疑。报道一致认为,多项智能筛查的结果与医院体检结果存在差异。——2分钟就测出70余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正>扫地机器人、烹饪机器人、安保机器人、写稿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挤奶机器人……当年只在电影中呈现的智能机器人,如今变身武艺高强、不知疲倦的"超人类"登堂入室,全面入侵我们的日常生活。在2015年9月,无论是新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还是第二届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暨博览会,机器人技术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从医疗服务到远程传感操控,智能机器人井喷时代的到来,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深潜入家庭在整个智能机器人产业,扫地机器人只是很小的一个物  相似文献   

16.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长有人类皮肤与肌肉的机器人听上去颇像恐怖电影中的情节。但牛津大学研究人员预测,这种机器人很快便可运用于医学研究。长有“血肉之躯”的机器人或可用来培育人体组织,供伤员和老年人之用。研究人员以长有“人类”骨骼、筋腱与皮肤的Eccerobot机器人为例,解释未来如何用机器人培育真正的人体组织。仿照人类打造的机器人更适宜用来培植人体组织,研究人员表示:“类人型机器人在过去十年里取得了令人激动的进步。值得一提的是,拥有肌肉骨骼的类人型机器人(如  相似文献   

17.
石海 《科学大观园》2011,(22):26-27
正像我们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一样,印度古代不少部落和朝代都声称自己是那伽即蛇的传人:祖先与那伽女结合而生的子孙。蛇是占代印度崇拜的动物,它既象征死亡,又象征生殖。那伽精灵即半人半蛇的形象在印度古代广受崇拜。在印度神话传说中那伽可以化为人形,这时它的形象一般表现为下半身是蛇体上半身是人形。那伽女(即蛇女或龙女)历来是美丽动人的  相似文献   

18.
苗苗 《科学大观园》2014,(20):71-71
<正>不久前,在美国伯克利召开了"2014年度机器人技术:科学与系统大会",在此次科学与系统大会上,美国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未来"机器人大脑"将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取海量信息,并教会机器人其所知道的所有知识和所拥有的所有技能。目前,"机器人大脑"正在从互联网上下载和处理大约10亿幅图片、12万段视频、1亿份说  相似文献   

19.
, 《科学大观园》2013,(15):6-7
纽约这座不夜城能够变成一座"不死城"吗?俄罗斯亿万富翁和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认为可以。不久前,伊茨科夫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还有一些机器人——召集到纽约,讨论如何让人类的大脑在脱离身体后仍然能够存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人类便可通过将大脑植入机器人的方式实现永生。  相似文献   

20.
俄裔美籍科幻大师阿西莫夫在半个多世纪前,曾对人类科技的未来远景做出许多预测,其中有不少都已应验。阿西莫夫曾预言机器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反过来控制和伤害人类,因此他在20世纪40年代对人类开发机器人订下“三个铁律”:第一,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第二,机器人必须听命于人类,但不能违反第一律;第三,机器人必须在不违反前述两律的情况下才能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