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李新阳 《科技资讯》2013,(26):138-139
在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和农业环境污染的三重作用下,许多农村的污染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了城市.我国每年都会发生近万起的农业污染事故,农村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而被抽象为“三农”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不断承受着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戟害.本文从农民环保意识、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角度分析了农村环境问题的直接成因和间接成因.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为农村环境改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田小林 《科技信息》2013,(24):455-455
我国废水污染和工业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农业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成为农业建设和农村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针对当前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情况,加强农业环境政策法律建设,完善政府职能,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推进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不合理的化肥和农药施用、农膜的大量使用,工业“三废”污染、水资源短缺1自然灾害的日趋频繁、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主要环境问题,结合本国国情,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建立和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提高化肥利用率,重视土壤有机培肥及发展节水型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和废弃物形成的面源污染和由于乡镇企业、乡村集约化养殖业形成的点源污染造成农村环境恶化,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本文主要从农村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以及养殖业污染等方面存在的环境问题深入剖析其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污染和环境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重要防线的农村环境问题亦El益突出,已成为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并且影响农村政治稳定。目前我国农村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比较零散,不成体系,无法有效全面地进行法律规制。本文从农村环境问题及法律现状出发,针对农村环境保护提出加强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面源污染的特点和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新源 《科技资讯》2009,(11):113-113
农村面源污染又称农村非点源污染,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时所产生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污染的过程。典型的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水土流失、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及畜禽养殖等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农业面源污染博弈分析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博弈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外部性问题分析表明,农村公共环境物品的纳什均衡供给小于帕雷托最优供给,而且二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扩大,目前难以依赖农户参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途径。因此,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必须有效组织和安排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技术、管理和制度三个层面的复杂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恶化局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各类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集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以及农村地区工矿企业布局不当且污染防治手段不力产生的工业污染。本文针对会同县当前农村环境现状,通过分析阐明了会同县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欧阳萍  王俊 《江西科学》2015,33(1):138-142
经过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农村环境污染势头被初步遏制。但是,由于各种污染源仍然存在,充其量现在只形成污染物排放与治理的动态平衡,积累性污染仍然在为祸农村环境。分析各种产生污染物的来源,农业污染位居第一。本着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实证入手,分析了农业污染物的危害,提出了治理污染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按照经济和环境的发展规律,今后的10—20年是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高速增长期,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尤其西部地区进行面源污染控制难度非常大。为解决控制非点源污染,治理水环境的难题,云南省科技厅与大理州政府于2002年共同出资238万元设立了《洱海湖滨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试验示范》项目,面向全国招标。该项目要求归纳农村面源污染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以总结寻求出一套技术可靠、经济实用、有效可行,宜于在洱海流域推广应用的农村面源成套控制对策及工程技术。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组成的项目联合体最终中标。  相似文献   

11.
郭炳南 《海峡科学》2007,(6):154-155
目前,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化肥、农药、农膜的无节制使用和废弃物污染造成水环境恶化.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应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改革农业运作方式,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建设农村小环境等项措施.根据我国农村现状以及污染物控制收集困难、先进的处理技术难以应用等农村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发展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处理,加强人工及自然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等水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逐渐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同时,环境问题也逐步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避免走"先污染、后发展"的路子,从而形成环境问题"积重难返"的局面,了解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如何在发展的同时改善和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梨树是农业大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地处东北平原腹地贫水区域,水源地环境堪忧。本文在分析梨树水源地特点及所存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保护好全县水源地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大水源地监管力度;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强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努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五项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畜禽养殖污染及治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盼盼 《科技信息》2009,(20):I0061-I0062
畜禽废弃物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土质污染、空气恶化、水质下降,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害。本文对养殖业带来的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探讨了对畜禽污染的治理,指明了畜禽业的发展方向: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民工进城对农村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中的工业投入品增多致使面源污染增强,农民生活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多,农村组织的弱化导致环境治理难度的加大.为此,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推动农村组织的发展,合理推进土地流转,积极支持与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16.
安冬梅 《甘肃科技》2011,27(19):14-15,20
由于农村过量和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造成农业面源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之基本设施配备条件差,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武威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环境保护工作主要集中于城市,而农村环境保护长期被忽略。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给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而且直接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武威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阐述了武威市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辽阳市的城市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生活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主要因素。对生活污染产生的原因、社会特征及控制生活污染所面临的困境进行论述,并提出解决生活污染问题的对策措施—强化社区环境管理和发展民间环保组织。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面源污染环境效应及其对新农村建设耦合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传浩  张丹  铁燕 《贵州科学》2007,25(Z1):525-532
2005年,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然而,农业面源污染由于其污染物的广域性、分散性、相对微量性和污染物运移途径的无序性,而具有机理模糊、潜伏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从而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成为目前国内外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领域,也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尤其是环境建设的最大障碍.本文以农业面源污染对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环境安全、地下水和地面水环境安全、农村视觉景观的环境效应的分析为基础,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环境效应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村环境风险日益突出的问题,对农户环境风险的认知与管理意愿进行研究.通过对河北省11个地区283名农户的实地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农户过量施肥以及不当使用农药所带来的环境风险认知及管理意愿进行评价,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环境风险的管理意愿受农户教育程度、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年数、兼业情况、年总收入,以及是否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等因素的影响,并提出增加农户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制订农业生产规范以及提高农户环保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耕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农业增产主要依靠提高单产,肥料的施用对作物单产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盲目施肥现象严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影响了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