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亦称莲花、荷花、芙蓉、芙蕖、水芸、玉环、净友、花君子等。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约有30多个名称,异名之多实属罕见。莲系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全世界只有两种: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亚洲国家及大洋洲北部地区,以我国分布最广、产量最大,北起黑龙江、南  相似文献   

2.
合轴荚蒾和木绣球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忍冬科(Caprifoliaccae)的荚莲属(Viburnum)全世界约有200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南美、北美洲和北非。我国约有75种,南北均产之。属内以具放射状大型不孕花的种类最为美丽,供庭园观赏用。木绣球(V·macrocephalum)就是其中之一,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合轴荚莲(V·sympodiale)分布于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和西南。  相似文献   

3.
睡鼠科(Muscardinidae)的山刺鼠亚科(Platacanthomyinae)仅见于东洋区,系特化的啮齿动物,迄今只有两属,即山刺鼠属(Platacanthomys)和猪尾鼠属(Thphlomys),这两属各仅有一种。山刺鼠属分布于印度南部。猪尾鼠属有两个亚种:猪尾鼠指名亚种(T.cinereus cinereus)分布于福建西北隅;猪尾鼠沙巴亚种(T.cinereus chapensis)分布于  相似文献   

4.
莲的花部解剖和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一种起源很早而构造原始的水生作物,由于形态独特,向为各国植物分类学者所注意。自从Caspary[7]主张建立莲亚科以来,Bessey[6],Small[12]……等随后又提出了扩大为莲科的建议,Li[10],Takhtajan[13],[14],等根据睡莲科各属植物形态比较的结果,认为应将莲属分出并建立莲目。其后陈维培等[3]、[4],[5]对莲的形态结构和心皮发育进行了研究,并赞同建立莲目的意见。由于各家论点不同,且各方的论据尚不够充分,故至今对莲的分类位置未能获得统一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睡鼠科(Muscardinidae)的山刺鼠亚科(Platacanthomyinae)仅见于东洋区,系特化的啮齿动物,迄今只有两属,即山刺鼠属(Platacanthomys)和猪尾鼠属(Thphlomys),这两属各仅有一种。山刺鼠属分布于印度南部。猪尾鼠属有两个亚种:猪尾鼠指名亚种(T.cinereus cinereus)分布于福建西北隅;猪尾鼠沙巴亚种(T.cinereus chapensis)分布于越南、广西、云南和贵州一带。猪尾鼠指名亚种的模式产地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Allen(1940)虽曾有报道,但描述  相似文献   

6.
以小檗科鬼臼亚科山荷叶属 (Diphylleia)、八角莲属 (Dysosma)、桃儿七属 (Sinopodophyllum)代表植物山荷叶 (DiphylleiasinensisLi)、八角莲 (Dysosmaversipellis (Hance)M .cheng)、桃儿七 (Sinopodophyllumhexandrum(Royle)Ying)为材料初步探讨了比较胚胎学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的意义 比较胚胎学研究结果证明鬼臼亚科植物为 1个自然类群 ,与其他研究者通过其他研究途径得到的结论相一致 研究结果还显示出了鬼臼亚科植物各属间的演化关系 ,即在所研究的 3个属中 ,山荷叶属最为原始 ,桃儿七属最为进化 ,八角莲属居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7.
鲎--全身是宝的海洋珍贵活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鲎亦称马蹄鲎(horseshoe crab)(图1),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Hda),鲎科(Limuroidea)。目前世界现存的鲎。根据其形态和分布特点,可分为二亚科三属四种。其中ia'mulinae亚科仅有美洲鲎属(Limulus),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种。分布于北美东海岸水域;而Tachypleinae亚科有两属,分布于亚洲东南岸及东岸沿海水域。其中东方鲎属(Tachypleus)有两种:东方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亦称三刺鲎、中国鲎或日本鲎)和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亦称巨鲎):蝎鲎属(Carcinoscorpius)仅一种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相似文献   

8.
测定23种摇蚊亚科摇蚊线粒体COI基因的部分序列,并结合从Gen Bank下载的25种该亚科摇蚊同源序列进行分析,研究摇蚊亚科物种的分类和系统进化关系.运用MEGA5.1构建的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系统发育树表明:多足摇蚊属复合体中的斑摇蚊属、倒毛摇蚊属、内摇蚊属、明摇蚊属聚在一支,亲缘关系较近;狭摇蚊属单独聚为一支;长跗摇蚊属群中的大部分属的亲缘关系也较近;哈摇蚊属群仅有部分属聚在一起,均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基于标本统计和文献查阅,对陕西省猬亚科动物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整理.查明陕西省猬亚科动物有3属5种,即刺猬属的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大耳猬属的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林猬属的达乌尔猬(Mesechinus dauuricus)、林猬(Mesechinus hughi)和小齿猬(Mesechinus miodon).从分布地、气候带及自然区的特征看,大耳猬、达乌尔猬及小齿猬为中温带干旱地区的分布种;东北刺猬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黄土高原地区及平原的分布种;林猬则是暖温带至北亚热带湿润或半湿润山地森林地区的分布种.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伊朗北部地区的23种蜂虻(双翅目Diptera:蜂虻科Bombyliidae),包含5亚科11属:Usiinae亚科(3属5种),Phthiriinae亚科(1属2种),Toxophorinae亚科(2属6种),Heterotropinae亚科(单个种)和Bombyliinae亚科(4属9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四川省条鳅亚科鱼类分类研究的第一部分,对分布于四川省的副鳅属(Paracobitis)、条鳅属(Nemacheilus)和山鳅属(Oreias)鱼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这3个属分布在四川共有5种和亚种,其中乌江副鳅(Poracobitis Wujian gensis sp. rov.)为新种.  相似文献   

12.
黑线毛足鼠(Phodopus sungarus Pallas)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线毛足鼠(也叫黑纹毛跛鼠和背纹毛蹠鼠,蒙名:奥日格和朱撒格),在分类学上属于仓鼠亚科,毛足鼠属。它分布于亚洲中部半荒漠及草原地带,国内见于内蒙古、黑龙江西部及河北北部。仓鼠亚科是我国北部最常见的啮齿动物类群之一,数量多而经济关系甚大,为农田和草原的主要害鼠种类。该鼠行动缓慢,易于捕捉,容易饲养长年可以繁殖,每窝4—8只,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对于它的染色体组型研究,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摇蚊科隶属于双翅目长角亚目,现行分为11亚科.本文整理了常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摇蚊科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摇蚊科中的9亚科(不含智利摇蚊亚科和乌桑巴摇蚊亚科),除前寡角摇蚊亚科外,其余均为单系;直突摇蚊亚科与摇蚊亚科的亲缘关系较近,寡脉摇蚊亚科与长足摇蚊亚科为姊妹群.在摇蚊亚科中,摇蚊族(Chironomini)、长跗摇蚊族(Tanytarsini)都是单系群.常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在摇蚊科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18SrDNA和28SrDNA适合研究从界到科所有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于部分类群可以进行属间分析;CAD基因能较好地解决从亚科到属之间各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ITS和EF-1α可以解决种或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COⅠ和COⅡ适合研究属、种及种以下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但不能很好地解决较高的阶元如族间、亚科以及科的系统发育关系;16SrDNA适用于种、属阶元水平的系统学研究,但不适用于种内;Cytb适合研究种内到种间甚至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伊朗茧蜂科(膜翅目:姬蜂总科) 19种的分布新记录,隶属Agathidinae亚科的1种,Brachistinae亚科的2种(2属),Braconinae亚科的5种(3属),Cheloninae亚科的3种(2属),Euphorinae亚科的4种(4属),Microgastrinae亚科的2种(2属)和Opiinae亚科的2种(1属)。  相似文献   

15.
地宝兰属(Geodorum G.Jacks.)植物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树兰族(Trib.Epidendreae)美冠兰亚族(Subtrib.Eulophiinae)地生兰类群,全属约1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地宝兰属植物有5种,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台湾、四川和云南等地有分布记录。本文结合近几十年来地宝兰属植物的研究动态,阐述该属植物的资源概况、濒危原因、保护现状、细胞学、繁殖技术、菌根真菌、传粉生物学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下一步研究建议,以期为制定地宝兰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和实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跳甲亚科(alticinae)隶于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这个亚科昆虫的幼虫、成虫均以植物为食,成为多种作物的重要害虫。系统研究陕西省跳甲亚科分类的文献尚缺,仅从中外学者的著作中查获种类及其分布的记录。1937年胡经甫在他的巨著《中国昆虫名录》中仅记录了一种,1963年嘉理斯(Gressitt)和木村(Kimoto)在其《中国和朝鲜的叶甲科》一书中仅记录了8种。我国著名的昆虫分类学者陈世骧对我国叶甲科分类做过大量的工作,并对云南(1934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伊朗茧蜂科5种新记录及滑茧蜂亚科名录。总计记述伊朗分布的该亚科单一属——滑茧蜂属(Homolobus Frster)的4种,并报道了它们的寄主记录,比较了它们在伊朗和世界的分布。同时,报道了伊朗分布新记录的5种茧蜂,Blacus(Blacus)longipennis(Gravenhorst,1809)(蠢茧蜂亚科Blacinae),Neoneurus auctus(Thomson,1895)(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Macrocentrus kurnakovi Tobias,1976(长体茧蜂亚科Macrocentrinae),Apanteles impurus(Nees,1834)(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和Orgilus(Orgilus)similis Szépligeti,1896(怒茧蜂亚科Orgilinae)。  相似文献   

18.
对内蒙古齿爪盲蝽亚科(Deraeocorinae)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内蒙古齿爪盲蝽亚科昆虫可分为古北界种类、古北东洋两界共有种类和古北、新北两界共有种类,其中以古北界种类占绝对优势,有13种,占总数的76.47%;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内蒙古齿爪盲蝽亚科昆虫主要归属于东北、华北、蒙新3个区,其中分布于华北区的种类最多,共有15种,占总数的88.24%;在内蒙古地带性植被带中,属于草原带的种类最多,有16种,占总数的94.12%.  相似文献   

19.
《武夷科学》2019,(2):135-141
记述了伊朗茧蜂科Braconidae 4个亚科,臂茧蜂亚科Brachistinae(2属4种)、茧蜂亚科Braconinae(7属9种)、甲腹茧蜂亚科Cheloninae(3属6种)和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 (3属6种)的25种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20.
南京地区天牛幼虫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鉴定出南京地区天牛科幼虫24种,分属锯天牛亚科、幽天牛亚科、天牛亚科、沟胫天牛亚科。经对比发现,在原来的种类记录基础上新增了5属9种,目前南京地区共有天牛46属67种,其中5种为江苏省分布新记录,分别为光胸断眼天牛(Tetropium castaneum(Linnaeus))、浙江脊虎天牛(Xylotrechus savioi Pic)、白带窝天牛(Desisa subfasciata(Pascoe))、构树筒天牛(Oberearufotestasea Pic)、金合欢坡天牛(Pterolophia persimilis Gahan)。此次研究获得了上述24种天牛幼虫的主要鉴定特征图片,并描述了金合欢坡天牛(P.persimilis Gahan)、浙江脊虎天牛(X.savioiPic)幼虫的外部形态,其中苜蓿多节天牛(Agapanthia amurensis Kraatz)幼虫属于国内首次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