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8年4月26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农村土地立法问题: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在中南财经大学南湖校区隆重举行,来自意大利、葡萄牙、阿根廷、摩尔多瓦等国内外50余名专家学者、基层政府官员和多家媒体齐聚中南财大,以农地立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为主题,围绕国内外最新农地立法模式和成果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互动。与会学者结合国外的经验从不同学科和领域对我国农地立法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此外,会议还组织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在全国统一组团赴葡萄牙参加第11届国际岩石力学学术大会。会议代表团由总学会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带队,共有约60个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和各单位。下一届会议(2011年)将在中国举办。  相似文献   

3.
8月9日,由大连民族学院国际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和外语系主持召开的“日本语言与跨国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民族学院举行,来自日本和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为期3天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日本专家、学者有6位,曾受到日本政府派遣于1981年至1985年在北京担任中日合作项目“大平班”主任的日本教育专家佐治圭三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日本NHK广播电视公司专程跟踪采访报道,并在日本早间节目中专题播出,在中日日语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会的还有日本教育界著名专家小野米一教授、大连外语学院陈岩教授、青岛海洋大学李庆祥…  相似文献   

4.
《国际学术动态》2006,(5):28-29
2005年11月4-6日,“东亚的文化人与共同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研讨会由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国家创新基地和东亚共同认知研究会策划,浙江大学与丰田财团共同主办。东亚三国的知名学者共28人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原日本驻联合国大使谷口诚先生、被誉为“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的竹内实先生,以及中日韩三国的研究东亚政治、经济、文化的知名学者。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11-13日,“东方智慧与广告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国际阴阳学会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新闻与传播》编辑部、浙江电脑广告机构、杭州神州广告公司协办。来自海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和著名广告公司的67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日本学者13人,台湾学者1人,美国学者1人。会议收到了学术论文52篇。除大会基调发言外,共设立了东方智慧与广告文化、  相似文献   

6.
第二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在河海大学举行第二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5月30日在河海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葡萄牙、挪威、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语言法学研究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Linguistic Law)(简称IALL)成立于1984年,是一个国际性的交叉学科学术研究组织。会员由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既有法学家、语言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也有许多对法律语言问题感兴趣的普通成员。IALL侧重于从学术或职业的角度关注法律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或者对法律语言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比较语言法学”比较的是不同的法律规范、语言规范、法律语言和作为基本权利的语言权利。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5月30日在河海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葡萄牙、挪威、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河海大学校长张长宽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主席P.S.品托教授、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副主席M.R.马哈夫教授先后致辞。  相似文献   

9.
2005年3月6日,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和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东亚地区产业组织与现代经营”中日双边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的学术负责人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祥荣教授。共有24位中方学者和7位日方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中方论文20篇,日方论文12篇。经过会议主办方学术委员会的讨论审核,遴选出其中14篇论文(中方10篇、日方4篇)编辑成《研讨会论文集》。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国家地位:面对新的现实”国际会议于2003年12月16-18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由马来西亚国家大学人文社科学部语言研究与语言学学院承办,本次会议为各学者提供了探讨和研究当前形势下语言与国家地位关系的机会,并成为讨论语言、文学、文化、教育、交际、技术与翻译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28~30日,由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主办召开了浙江大学与韩国釜庆大学“中韩南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中韩两国2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黄华新、韩国研究所副所长金健人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会议议题广泛,气氛活跃,两国学者充分交换了观点和最新学术信息。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与自然计算方法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aptive and Natural Computing Algorithm(ICANNGA)自1993年在奥地利召开以来,每2年举办一次,先后在法国、英国、斯洛文尼亚、捷克和葡萄牙等国召开。第7届自适应与自然计算方法国际会议于2005年3月21-23日在葡萄牙的科英布拉(Coimbra)大学举行。科英布拉大学是一所古老的大学,由葡萄牙国王Dinis于1290年创建,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学校的校址最初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之后在里斯本和科英布拉之间轮换,1537年完全迁至科英布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20~22日,浙江大学历史系在杭州主办召开了“传统中国与东亚礼义世界”学术研讨会。中、日、韩三国共24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廖可彬教授致开幕词,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包伟民教授致欢迎词。会议以历史时期东亚世界的区域发展特点为主要议题,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期间中外学者讨论热烈,相互交流学术信息和观点,气氛活跃。中国古代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参加旁听。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1月16~19日,由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宗教与医疗研究计划、亚洲医学史学会主办的“宗教与医疗”学术研讨会暨亚洲医学史学会第二次年会在台北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英国、德国、美国、西班牙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及研究生10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开幕式上,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王汎森、亚洲医学史学会会长酒井静先后致词。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23日,我校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濒危语言学术研讨会”在我校科技楼报告厅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语言学者、专家出席了研讨会。本次濒危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全国语言学界的一次盛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戴庆夏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孙宏开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活力程度》的学术报告,我校副校长韦茂繁和中央民族大学李锦芳教授等学者也分别作了学术发言,对濒危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磋商。“首届濒危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花山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24—27日,由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办的第2届国际逻辑化方法建模会议在广州举行,学术牵头人为赵希顺教授。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奥地利、葡萄牙、荷兰等8个国家的15名国外代表,以及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贵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的26名专家学者。会议收到的24篇论文,涵盖了逻辑公式可满足性、非经典逻辑、模型检测、计算复杂性等多个主题。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1-3日,在韩国海上王张保皋纪念事业会资助下,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举办了“中韩古代海上交流学术研讨会”,中韩日3国2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韩国学者6名,日本学者2名,中国学者大多来自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古代航海方面的专家学者。会议以一度称雄东亚地中海的新罗商人张保皋为中心议题,对公元8、9世纪唐、新罗和日本的海上贸易往来,日本遣唐使与新罗的关系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会的三国学者共提交了13篇学术论文,与同行充分交流了学术观点和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为庆祝礼学大师沈文倬先生的九十华诞,2006年6月20-22日,由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的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80余位海内外学者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包括冰岛、日本及港澳台地区学者8位。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19.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宋学与东方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历时四天,今天就要闭幕了。经过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位来宾的共同努力,会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值此,我代表消阳市政府、淮阳行政学院和全市人民对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是我市理论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对外交往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进我市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提高淮阳知名度,发展濮阳经济更是一次良好的机遇。学术交流会期间,各位专家、学者撰写并宣读了自己的论丈,显著出深厚的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6~7日,由复旦大学历史系主办的“江南与中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拓展江南史研究的视野,推进江南史和中外关系史领域的研究。会议汇聚了该领域内的学术精英:来自日本的滨岛敦俊教授、富田升教授等,中国台湾地区的林丽月教授、刘石吉研究员、王鸿泰教授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龚敏副研究主任,以及内地学者王家范教授、邹逸麟教授、周振鹤教授、李伯重教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