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我国钛白产业的发展概况,对比分析了攀枝花钛原料、钛白产品的生产情况及主要金红石钛白产品质量情况,同时概述了氯化钛白技术攻关现状,分析提出了攀枝花钛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描述了钛白性质与应用市场、国内外钛白生产技术保障与比较、攀枝花发展钛白产业优势和攀枝花规模化钛白发展的技术经济测算等,并针对攀枝花钛白基地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1引言 攀枝花拥有100亿t钒钛磁铁矿,钛矿物以钒钛磁铁矿的共生矿形式存在,钛氧化物储量约为8.73亿t,世界钛资源总量的35%和中国90%以上的钛资源集中在攀枝花,钛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在原有高耗能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成立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着力培育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和建设“中国钒钛之都”,逐步形成钒钛产业群和产业链,一批钛产业关联项目:高钛渣、四氯化钛、钛白和海绵钛相继建成投产。2006年四川三洋制钛有限公司投资建成5000t/a海绵钛项目,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重描述了攀枝花钛产品生产工艺和钛产业发展涉及的环境问题,调查分析了所用化学物质的专业特性,根据钛产业技术和攀枝花钛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攀枝花钛产业环境保护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钛研究所所长助理。曾经涉足特种铁合金冶炼、钛渣冶炼和氯化法钛白三个技术领域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延长氯化法钛白氧化反应器运行周期的研究”、“用V2O3冶炼FeV50技术研究”等十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相似文献   

6.
<正>攀枝花市钛白产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攀钢于1994年建成市内第一条钛白粉生产线,从此掀开了攀枝花钛白粉产业发展的序幕;至2005年兴中钛业建成了第一座民营钛白粉厂,随即鼎星钛业建成全国第一条用酸溶性钛渣生产钛白粉生产线以来的短短几年中,我市地方钛白产业蓬勃迅猛发展;2007年至2010年是我市钛白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到2011年后处于平稳期,至2012年钛白企业已经发展到13家,产品除了锐  相似文献   

7.
攀钛花钛资源的走向规律与利用过程中建厂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攀西地区主要是攀枝花矿区钛资源的储藏情况、采选冶化过程中的走向规律及回收情况,提出了钛资源利用过程中选钛、高钛渣、钛白的建厂规模。  相似文献   

8.
<正>攀钢自产品位74%的钛渣,主要用于硫酸法钛白原料。长期以来,生产钛渣的高品质钛精主要依靠外购(如马达加斯加矿、海南矿)生产钛渣,攀枝花钛精矿使用比例仅在30%~40%,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攀钢钛渣产业的发展。为此,攀钢研究院与攀钢钛业公司共同开展了全攀枝花钛精矿冶炼钛渣试验研究工作,随着试验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攀枝花市钛精矿冶炼钛渣工业试验于近日顺利完成,并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了74%品位的钛渣。试验成功后,钛渣综合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经  相似文献   

9.
论文在论述科学认识攀枝花钛产业的经济地位,介绍攀枝花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钛回收率低、产业规模小等问题后,重点说明加快攀枝花钛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而提出加强钛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实施促进钛产业发展的政策,实现高炉渣回收钛的突破,设立专门机构协调钛产业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描述了氯化钛白技术的发展、技术构成、设备配套以及涉及的技术难点,针对攀枝花的氯化钛白发展计划,提出了计划实施步骤和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文概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攀枝花钛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攻关历程;简介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对攀枝花钛工业基地建设的构想;在分析攀枝花钛工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规模发展钛工业的众多有利条件;明确提出:降低钛产品生产成本,是一项重要挑战;为此提出抓紧高炉渣制取TiCl4,铗氯循环生产钛材,以及红格铁精矿、钛精矿1:1入炉冶炼工艺等技术措施,及注意规模性,吸引民企进军钛产业等经济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考证分析了国内外钛渣冶炼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最新进展,针对攀枝花钛资源优势和攀枝花周边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促进攀枝花钛资源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提钛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各种提钛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发展状态,指出碳化、氯化(及碳化——分选碳化钛)技术和含钛型高炉渣中钛组分的绿色分离技术最适合从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中提取钛,但两种技术都各有利弊,真正要得到十分完美的工艺还需漫长的攻关道路。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9,34(3):F0003-F0003
攀枝花市钛产业在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已成为攀枝花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此情况下。钛产业协会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攀枝花钒钛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07年7月,全市涉钒涉钛企业已达到85家,形成了以攀钢为龙头的多元化投资格局,钒钛产业的产业集群效应凸现,关键、瓶颈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下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国内外市场对钒钛新材料的旺盛需求的拉动下,新一轮钒钛产业大发展的机遇已经来临。为积极打造“中国钒钛之都”,推进多品种、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建设,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借“第二届钛工业企业高层论坛”在宝鸡市召开之机,组织攀钢钛业公司、攀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攀枝花学院、恒为制钛、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等相关单位赴会并对宝鸡市的钛工业发展进行了考察,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钛白生产的产能、技术、"三废"处置、产业技术政策现状,分析了国内钛白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硫酸法钛白工业体系发展过程中一分为二地看待氯化法和硫酸法的优缺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区拥有96.6亿t储量的钒钛磁铁矿,是世界闻名的复合共生矿,其中钛资源约占中国储量的90%,世界储量的40%,其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攀枝花—西昌地区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资源条件和特点出发,着眼于综合回收利用钛资源,提出了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新工艺—转底炉法制备高钛渣技术、快速流化床氯化制备四氯化钛技术及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技术并探讨了其可行性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高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率,是攀枝花钒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攀枝花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必然要求。在“2006中国·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院士和知名专家们做了很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在交流讨论中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笔者结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23日上午10时,攀枝花市攀航钛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一吨真空白耗电炉熔炼出了高50厘米、直径22厘米、重50公斤银灰色柱状的钛锭。这是四川省第一炉钛锭,标志着攀枝花钛产业实现了从原料到钛金属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含钛炉渣作为硫酸法钛白生产原料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了含钛炉渣的物相组成、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杂质成分CaO、CaO、MgO、Al_2O_3、SiO_2、TFe、V和Cr等的去向,并对制得的钛白初品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钛炉渣中的杂质元素SiO_2、V、Cr和CaO主要进入酸解残渣,MgO、Al_2O_3、TFe等主要进入偏钛酸过滤洗涤得到的废液中,进入最终钛白产品的杂质含量很低,不会影响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