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中喉咙状态如何,决定着音域的宽窄和音色的优劣."打开喉咙"是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喉咙的打开能使气息自由地出入,能获得自然、通畅、圆润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歌唱时,要获得圆润、优美的声音。就必须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歌唱方法——打开喉咙。打开喉咙对歌唱的重要性如同进屋要先开门一样。只有喉咙打开,气息才能垂直、顺畅的流动,再加上共鸣腔体的合理运用,才能出现理想的音色。  相似文献   

3.
歌唱时,要获得圆润、优美的声音。就必须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歌唱方法——打开喉咙。打开喉咙对歌唱者的重要性如同进屋要先开门一样。只有喉咙打开,气息才能垂直、顺畅的流动,再加上共鸣腔体的合理运用,才能出现理想的音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声音产生的物理原理,对比分析歌唱发声的原理,提出问题--咽腔在歌唱中起着“通道“的作用,而会厌是挡在咽腔里的“拦路虎“,怎样解决?笔者通过论述介绍一种方法--张口,拉舌头的练习,以及练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声带机能是歌唱的基础,而声束--声带与共鸣腔所产生的二重调节机能,在混合真假声和咽音中具有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喉音是由于声音失去呼吸支持、喉部紧缩、喉头提起或用力挤压舌根所造成。喉音对歌唱很有害:喉音生硬、沉重,缺乏音色变化,声音表现力弱。克服喉音的方法主要有打开喉咙和进行哼鸣训练。  相似文献   

7.
"气"是歌唱的动力及源泉,是声乐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它也是歌者进行歌唱训练时首先要攻克的技术难题。没有良好的气,就没有美感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是歌唱技术训练的核心。结合声乐教学经验.从声乐理论与教学中"气"与声音的关系,声乐教学中"气"的训练方法两个方面阐述了"气"的技巧对声音训练的重要作用,并且探讨了声乐教学中"气"训练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一种艺术。而正确掌握发声方法却是歌唱最关键的前提。若从以下几点来对声音进行训练则可尽快获得歌唱的真谛:1.了解发声器官;2.呼吸的训练;3.怎样起音;4.怎样打开喉咙;5、歌唱的咬字、吐字方法;6.打开口腔前部吐字位置的练习;7.了解歌唱的高位置及打开全部的歌唱腔体;8.了解发声的毛病及原因。  相似文献   

9.
真声、假声、混声是声乐界长期研讨的问题,纯粹地运用真声歌唱声音直且硬,音域窄,完全地运用假声演唱,又往往造成声音虚、假,中低声区下不来的“半个嗓子”歌唱现象,运用高位置的混声歌唱能让歌者自如地运用和控制声音,使声音具有“飞跃性”、“穿透性”,从而获得持久的歌唱能力。  相似文献   

10.
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如何正确的打开喉咙。本文就喉咙在歌唱中的作用及如何纠正歌唱中不正确使用喉咙的种种现象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 ,让那些喜欢歌唱的人在初学声乐时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1.
董颦 《泰山学院学报》2002,24(4):119-120
美声唱法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声乐教学应加强对此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气息练习、声音与共鸣、打开喉咙、咬字等教学方法及歌唱中情感的应用、歌曲的选择、保护嗓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声乐演唱中,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声音的最终特点,从产生共鸣的各器官及各部位的共鸣来看,自然发声所获得的自然共鸣微乎其微,达不到我们演唱中良好的整体共鸣效果.整体共鸣包括了"咽腔、口咽腔、鼻腔、头腔及胸腔共鸣"等.在声乐演唱中的共鸣产生,是通过主观创造的最佳共鸣条件来直接控制共鸣而实现的,这样产生的整体共鸣则比自然共鸣更加坚实明亮,有弹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咽音的无声练习和有声练习。并特别从呼吸与共鸣的角度来诠释这两大特定的练习在提高歌唱者演唱水平上的独到之处,进而说明“咽音练声体系”这一新颖特别的边缘科学在歌唱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放松是相对于紧张而言,由于歌唱姿势不良、多余的运动及声音出来没有立即放松,是形成生理上紧张的主要原因,由于歌唱技巧不成熟、怯场及参加活动过少,是形成心理上紧张的主要原因。只有针对产生各种紧张的原因,找准解决的办法,才能因势利导,在放松中歌唱。  相似文献   

15.
万聪 《科技资讯》2011,(21):197-197,199
本文在分析音乐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初学唱歌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的问题,提出正确引导孩子把握歌曲的三步曲,采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唤起孩子们的情感;加强轻声高位置朗读训练,打好歌唱基础,培养孩子们敏感而准确的声音辨别能力;在轻声高位置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歌唱。轻声、高位置朗读训练,以学生实践为中心,以高位置朗读为手段,以歌唱能力训练为重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配乐、轻声、高位置朗读,使孩子较好掌握歌唱技巧,陶冶情操,享受歌唱乐趣,达到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咽音”是意大利传统美声的一种特殊的唱法。我国著名的医学博士、嗓音专家,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卿教授经过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与歌唱艺术实践,在西洋“咽音”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一套集声学、物理、医学为一体,结合中国京剧练声练气法的特有的练声体系——“一咽音”练声法。在我们的声乐训练中,适当借鉴其中的一些技法,对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位置的声音具有明亮、集中、富有金属色彩等特性,在歌唱发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歌唱共鸣,气息支持,歌唱发声,歌唱咬字等四个方面论述怎样才能获得高位置声音。  相似文献   

18.
甘肃白马藏人歌唱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马藏族是生活在甘肃省陇南文县铁楼乡白马河流域及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境内的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少数民族。白马藏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白马藏族人民有自己独特的歌唱方法,他们在歌唱中多采用喉音和"咽音"1相结合的唱法,且使用较多的滑音、颤音。在共鸣上他们以头腔共鸣为主,胸腔共鸣为辅。白马人的这种发音方式有一定的科学性原理。本文试图以甘肃境内白马藏人的歌唱方法入手,对白马藏人这种科学的歌唱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林俊卿的"咽音"理论从科学的角度描述和揭示了许多曾不被传统声乐所知的歌唱技能应用的物质基础,包括发声器官的发音机能状态及在发音过程中神经系统策动这些器官工作的心理状态,扩大了人们对声乐的认知领域,引发了人们对歌唱的思维方式的变革与教学观念上的革命,对世界声乐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歌唱吐字要以日常吐字为基础,歌唱时要打开喉咙、要准字音、并把字放在“声”中,融为一体,“字”要靠“声”来表达,而“声”又不可能无“字”做到“字”与“声”的高度统一,形成动听的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