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它们是如此奇特--鼻子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在它们探路行进时,会让人觉得它们的头部就是由这奇特的鼻子构成的,难怪人们会把它们和"外星生物"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它们的个头如此之小,但却从不给它们的猎物留下任何逃生的机会,就连长有硕大钳足的龙虾也成为它们的"菜单"中的一道美味…… 生物学家肯尼斯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星鼻鼹.  相似文献   

3.
在北美洲东部,居住着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动物.从外表看,它们就像在地球上定居的"外星生物",其最大特点是鼻子长在头部,在鼻子周围还环绕着11对粉红色的肉质"触手",就像一朵盛开的花.这种动物在探路行进时,会让人觉得它们的头部就是由这奇特的鼻子构成的.难怪人们会把它们和"外星生物"联系在一起,还有人觉得这种动物的鼻子更像一颗星星,因此又形象地称它们为星鼻鼹.那么,星鼻鼹究竟是如何靠鼻子探路、谋生的呢?科学研究人员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其实在动物王国里,除了鸟类之外,还有许多会飞的动物.它们虽然没有鸟类那样有令人羡慕的翅膀,但"飞行"起来也毫不逊色,堪称一大自然奇观.在浩瀚无限的海洋中,就有许多引人注目的"飞行员".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说,许多鸟儿都比人们想象的聪明,它们的智商绝对超过狐狸赶上黑猩猩!别不信,就说乌鸦吧,它常常将自己无法咬开的坚果放在繁忙的十字路口,等飞驰的车辆呼啸而过,坚果壳就被压烂了,然后趁着红灯的机会,衔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快朵颐.聪明的乌鸦对交通法规无师自通,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但你可知道,鸟类家族中的"傻蛋"也不少,它们的行为傻得保证让你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6.
鸵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鸟类,不过这是一种不会飞的鸟.怪异而坚硬的脚爪补偿了它们这一缺陷,鸵鸟每小时可以奔跑70 km,而且,它们是当今鸟类中最奇特的一个品种.它们的生活充满了神奇色彩,这当然也包括"童年"生活.它们的"童年"是从蛋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鸟,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麻雀、啄木鸟、乌鸦……其实,全世界鸟类共有9 000多种,光中国就有1 300多种,在这庞大的鸟类家族中"奇人异事"也不少,它们的行为奇得保证让你心服口服.  相似文献   

8.
童民 《科学之友》2007,(23):26-27
钢筋、混凝土、塑料、木材等,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们中大多是没有知觉、没有反应的"死"材料.它们只能被人所感知,自己无从感知外界情况.在出现"危机问题"时,它们不能告诉人们,也没法修理自己,只能"坐以待毙".如今,一些"活"材料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聪明绝顶"的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9.
兰西 《科学之友》2006,(3):18-19
它们的模样就像来自科幻电影中最怪异的外星生物:蜻蜒像鹰一般大,蜈蚣足有数米长.然而事实上,它们都曾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5.4亿年前-3亿年前,也就是恐龙称霸地球之前,它们就曾是这颗行星的主宰.英国BBC电视台和600名科学家合作,利用2年时间拍摄出了最新科学纪录片<和怪物同行>,首次向人们揭开了恐龙之前的地球生物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塑料、木材等材料,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们中大多是没有知觉没有反应的"死"材料.它们只能被人所感知,自己无从感知外界情况:在出现"危机问题"时,它们不能告诉人们,也没法修理自己,只能"坐以待毙".如今,一些"活"材料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聪明绝顶的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11.
"内科医生"不乏高手当黑猩猩感到肠胃不适时,它们就会四处奔波,专门寻找一种茜草叶子吃,而平常它们是不吃这种叶子的;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的猴子感到全身寒冷发颤时就会去啃食金鸡纳的树皮,原来金鸡纳树皮中含有治疗疟疾的特效物质奎宁;鹿在肠道寄生虫的侵袭下,痛苦难熬,急切地满山坡寻找艾蒿治病,艾蒿对于这种肠道病有着药到病除的奇效;野兔腹泻时,也会主动寻找可治腹泻的马莲吃.  相似文献   

12.
恐 龙 时 代 的 生 物 群 如果你想到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你可能就会联想到恐龙!没错,那个时代,即2.52亿年前到6600万年前,是恐龙进化、繁衍和遭遇灭绝的时代.但如果你只想到恐龙,你会错过很多其他神奇的生物,尤其是其他爬行动物,因为恐龙只是中生代爬行动物的一种.在当时,地球上的其他"居民"还有不少,包括现代鳄鱼的祖先.与此同时,翼龙"统治"着天空.虽然翼龙经常被称作"恐龙",但它们只是恐龙的"亲戚".  相似文献   

13.
颜士州 《科学之友》2008,(16):20-21
人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夏天穿单薄浅色的衣服最好,冬天以厚实深色的着装为佳.这是日常生活中保持体温常见的一个例子.其实,又何止人才需要保持体温呢?一切幸存下来的生物,动物也好,植物也罢,由于它们都有随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所以,它们在地球上才没有灭种绝后.说来也怪,就连那些驰骋自由的人造卫星也需要控制自己的"体温".  相似文献   

14.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科学家蕾希发现有些植物对种子关怀备至,为了使种子在离开母体前获得良好的呵护,"植物妈妈"使用巧妙的方法控制孕育种子的环境温度,这就如同鸟儿们精心孵化它们的卵一样.  相似文献   

15.
如果让你用某个字眼来描述植物,你肯定不会用"聪明"来形容它们.如果有人说你像植物一样有远见,你肯定认为是在讽刺你.但是有些科学家却认为,植物的"智商"可能被过于低估了,它们不仅能够计算、有远见,而且记得曾经历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引言:在一本本科普书籍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人们只是利用了自己脑神经的十分之一,如果人们把整个大脑都利用上的话,那么他们就都成了天才.但是,现在心理学家们认为,事情恰恰相反:要想成为天才,就要把大脑部分区域"独立"起来.  相似文献   

17.
野生动物"加盟"城市生活 3月,一对红尾鹰在美国纽约市中心一幢公寓楼的12层檐口处安了家,它们并没想到自己是不是野生动物向城市进军的先驱者,它们只是想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安个家,好养育它们的后代.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就此开始.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的植物中,有许多花是由特定的虫类作"媒人"的.它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与某一种昆虫形成特定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昆虫,那些花就不能结果:如果失去了那些花,这种昆虫也就难以生存.比如,从英国移植到新西兰的红三叶草,虽然能存活下来并且能开花,但是那里没有替它传送花粉的丸花蜂,所以不能结果.  相似文献   

19.
沮顺的庞然大物 海象是一种比较温顺的动物,尽管它们长着巨齿獠牙,身上的气味也不敢让人恭维. 不久前,有两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来到北极研究海象,他们很快发现,海象这种动物是何等的迷人而可爱.这些动物对人类的好奇心就像人们对它们一样.每当看到人来到跟前,它们会用突起的鼻子向你问候,就好像要嗅你的味道,与你接触.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它们的北极栖息地还能让它们生存下去吗?  相似文献   

20.
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当看到这些地名,我们或许会立刻发现,它们都"扮演"过都城的角色.所谓"都城",即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经济管理中心和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缩影,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因此,都城的选址、整体布局和具体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理念、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