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反训"浅谈     
"反训"是指一个词同时兼具两种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词可称为"反训词";"反训"可分为"正反同辞"、"美恶同辞"和"施受同辞"三类;词义引申、动作的特征、修辞等是"反训"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夏晓辉 《科技信息》2007,(15):402-403
接头辞是日语中特殊的一类词。“お”和“ご”是最为典型的接头辞。本文就“お”和“ご”的用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并探讨了它们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3.
略论古汉语的同形反义词──兼为“反训”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反训”谈起在古代汉语经典文献的注硫和训信专著或辞书中,我们常常可见一些语言现象,诸如“乱,治也”;”受,授也”;“故”,洲“古也”、又训“今也”;“落”,训“死也”、X训“姐也”,等等。从表面看,人们不难发现:它们训释词与被洲释词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前二例);或一个词的训释词(即义项)中有两个正是一对反义词(如上述后二例)。古人概括其特点为“一字两训”,“义相反而实相因”(王念孙悟)。O这就是传统训治学之所谓“反训”。其被训释之字(词),也笼统地被称之为“反训率”或“反训词”。晋人都球首先…  相似文献   

4.
“反训”作为一种训诂方法或原则出现于训诂学术语之中,是晚近的事.从词义训释学角度揭燊这一术语的内涵外延,可以发现其明显的失当欠妥之处.准此,笔者提出了以“正反同词”指称这类语言现象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墨子 是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军事工程师。《墨经》是“世界最古名学之书”。其 在中国和世界逻辑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墨家对于“辞”的本质、“辞”的种 类 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些均构成了墨家逻辑学之重要内容之一。墨家对于“辞”(判断)的 研究对我们的逻辑思维是很富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训诂学上有所谓“反训”一说,人所共知。所谓“反训”,是指一个词具有正反对立的两个义项。探究起来,较早有意识研究“反训”者首推晋代郭璞。《尔雅·释诂》:“徂,存也。”郭注:“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为,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对于“反训”的成因,历代多有学者研讨,文章叠出,角度日异,均图一解千古之谜,然而终是众说纷纭,茫无定论。本文不就“反训”论“反训”,而试图从汉字发展史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的来胧去脉,或许可以一窥其端倪。  相似文献   

7.
日语的动词连用形后加接尾辞“やすい”时,构成复合形容词,表示动词的动作进行得比较容易,或者是具有某种倾向。复合形容词也属于形容词的一种,因此接续、活用与普通的形容词相同。所以,当复合形容词出现在句末,构成形容词谓语句时,之前的格助辞通常用“が”,但是使用“を”格的例句也经常出现。甚至有的时候,两个句子除了格助辞分别是“か ”和“を ”之外,其他地方完全一致,即所谓的格助辞交替现象。本稿通过对报纸及小说的常用例句的分析,试从构文论的角度并辅以意味论的观点,总结出决定格助辞交替的要因。  相似文献   

8.
自居易的《新乐府》有入乐之动机,却无入乐之事实,故本质上属准歌辞。本文提出“歌辞造型”的概念,认为自居易在《新乐府》中十分注重“歌辞造型”,并以《七德舞》、《法曲》、《海漫漫》、《天可度》为例进行了分析。后世的许多研究者往往从评“诗”的标准出发,对白居易《新乐府》的艺术性提出一些批评如形式刻板、直白浅俗、冗长繁复、不合规范等,其实如果从歌辞的角度来看这些恰恰是其佳处。  相似文献   

9.
变异修辞的特点是辞面和辞内不吻合,具有离异性。辞面仅仅是言语现象,辞内才是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正因为这样,变异修辞具有含蓄美。也正因为辞内和辞面不吻合,它丰富的含义容易被歪曲。在对变异修辞的理解和欣赏中,应该充分借用特定的主观和客观语境,对其进行再创造,切忌受“实证”的束缚。  相似文献   

10.
李雪 《科技信息》2008,(32):298-299
日语的否定式,不只有我们所熟知的带有“なぃ”“ず”“まぃ”“ぬ”等否定辞的否定表达,还有很多在形态上没有否定辞,以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思的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非否定辞的否定表达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本身的一些写法具有特殊性,反映了该批甲骨刻辞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前言》“花园庄东地H3甲骨刻辞常用字字形表”中所列一些常用字字形的基础上,对其中没有涉及到,但亦见于花东刻辞中的其他写法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语词零札     
本文摭拾了几个常见的古语词予以训释,或援例以证,或略加申论,或稍作补苴,以期与同相切磋,俾使训诂在文化传承上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析刘淇《助字辨略》释词术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刘淇所撰的《助字辨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例的虚词专著,对其后的虚词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丰富而灵活的释词术语也是该书的一大特色。其释词术语包括诸“辞”训释术语和其他训释术语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反训探原”一文,(原载《中国语文》八○年第四期)把“反训”字分为十类,认为:这十类字就是“反训”的十种来历和成因.兹照抄原分类名目例字如次:(分类顺序略有更动)一、内含反训 例:率 遵循也.又,领导也.等 齐同也.又,差异也.二、破读反训 例:仰 下托上也.又,上委下也.三、互换反训 例:攘 推贤而善也.礼敬谦逊也.又,消责不善也.逆 迎受也.又,违拒也.四、引伸反训 例:衅 填隙也.又,裂隙也.五、隐讳反训 例:考 延年也.又,终命也.六、假借反训 例:乖 戾也.又,和顺也.  相似文献   

15.
反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格,由辞面和辞里两部分构成。长期以来,反语的辞里都被视为是言者所表达的真实含义,辞面只是一种形式,是为辞里服务的,辞面和辞里的语义呈现出矛盾性和逆向性。从语言事实出发,分析了反语辞面的多种作用,指出了传统理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辞达”,是儒家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苏轼对“辞达”说的阐释全面而又深刻,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而苏轼解读“辞达”说所持的通达态度,又明显地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即试图对这种影响做一浅略的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17.
上古时期祭礼繁复,由祭礼而生的祭祀文辞迎来创作兴盛期,祝祷文辞应运而生。春秋之前,祝祷辞的创作权被官方掌握着,立足诚挚之心,呈切悫之辞。文辞随礼而变,祭礼文明的兴衰影响着祝祷文辞的创作。春秋以降,民间创作兴起,出现了大量的巫术性质明显的祝祷辞。祝祷辞的创作遵循一般的格式,先以语助词“皋”字开篇,再交代所祷之神、所祷事宜及所供祭品。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市字下部从丐,上部从止,两部件之间或带有点状笔画,在构形上与周秦时期的市字相吻合。从辞例方面来考察,甲骨文中的市字用来表记时段之名。马王堆汉初帛书中表时辰名的“下失”,相当于睡虎地秦简中的“下市”;西汉时期的“日失”、“日日失”之名,大致相当于秦简《日书》中的“市日”,或径可上溯至殷卜辞中的“市”和“市日”。  相似文献   

19.
在甲骨文、金文中,唯、有二词具有某些特殊的词法、句法特点。由于这些特点在先秦早期传世文献中表现得不够显著,因而传世文献中某些唯、有辞例的词义和句式往往被人们按传世文献中常见的词义和句式所曲解。本文在拙作《先秦“唯”字的用法》和《先秦早期文献中“有”字的代词性》两文的基础上,对《诗经》和《周易》中若干唯、有辞例的词义和句式作一些新的训释尝试。  相似文献   

20.
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本身的一些写法具有特殊性,反映了该批甲骨刻辞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前言》“花园庄东地H3甲骨刻辞常用字字形表”中所列一些常用字字形的基础上,对其中没有涉及到,但亦见于花东刻辞中的其他写法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