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向社会承诺“将税前利润的1%用于企业社会责任计划,作为公司对社会的回报”的企业。在这次撼动全国的四川地震中,玫琳凯的承诺不变,在直销行业中率先示范,成为第一家宣布向地震灾区捐款的直销企业。  相似文献   

2.
月度新闻榜     
N0.1安利、完美、玫琳凯压线获牌 2006年12月1日,商务部批准了安利、完美、玫琳凯的直销营业许可证。这天,是外商投资直销转型企业拿牌的大限之日,至此,98年10家转型企业已有5家企业分获直销经营许可证,分别是安利、雅芳、完美、玫林凯、富迪。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也增至13家,其中外资企业10家,内资企业3家。  相似文献   

3.
作为世界主要直销企业的生产国——美国,其直销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称雄的地位。安利、雅芳、玫琳凯、康宝莱和如新等都已经成长为全球顶级跨国直销企业,他们海外扩张之路也就是直销走向世界的过程,其经验和教训都堪称世界直销业扩张的范本。  相似文献   

4.
就在很多直销或准直销企业绞尽脑汁为做什厶样的慈善活动而更能得到社会目光的青睐时,国际直销巨头玫琳凯却已先行一步,除了传统的慈善和公益活动之外,他们更是率先全面参与到JA(国际青年成就组织)中国的活动中去,为中国年轻一代的经济和商业梦想提供模板借鉴和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直销经营许可证的颁发,中国直销企业在获得了生存资格的同时,也构建了社会口碑和舆论对合法直销的广泛接纳和审视。因此,对于直销企业而言,打造企业诚信和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企业的义务,也是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和谐的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从成立伊始便践行着“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使命,以行动和热忱传播着三生人的爱与真诚。作为一家获得了直销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三生更是把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带动中国直销业健康发展的责任作为了企业文化建设中至高无上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当代地方科技》2010,(7):86-87
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权威发布 本月,“低碳”、“环保”可谓众家直销企业公益慈善活动中最为追捧的关键词。安利环保嘉年华活动在重庆、天津等地隆重举行;三生捐资500万元用于中国绿色碳基金;玫琳凯推广”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开启有奖征集环保照片并邀请影星袁立为大赛担任评委……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更多的企业也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
2008年众多直销企业业绩飘红,其核心品牌也一起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等品牌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安利、雅芳、玫琳凯等企业越来越多地在传统受众面前经营自身品牌,传统媒介广告已经成为这三大美资企业的最重要投入之一。效果目前来看还难以评说,安利大获全胜,雅芳和玫琳凯却是磕磕绊绊。  相似文献   

8.
老三暗战     
"2008年玫琳凯(中国)销售额是37亿元人民币。"玫琳凯中国区总裁麦予甫在2009年2月接受媒体采访时第一次正式公布了玫琳凯在中国的业绩。37亿元,这个业绩已经足以让玫琳凯成为中国直销业界的第三号企业,而在玫琳凯正式公布业绩以前,无限极接近33亿元的业绩曾被我们判断为是仅次于安利和完美、能进入中国直销销售三甲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2008年的新品上市给人一种明显的感觉,直销企业越来越注重品牌的塑造,然而产品本质的同质化竞争却日益激烈。在产品推广方面,直销企业加大了差异化诉求,明显加强了对品牌的塑造,尤其是大型直销企业更是不计成本。包括安利、雅芳、玫琳凯和完美在内的企业都在自己的新品上花了很多心血,超出以往比例的广告发放、系列的推广等。  相似文献   

10.
6月15日,美国五大直销公司之一——康宝莱在重庆的首家直营店在江北区开张。康宝莱重庆分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美国五大直销企业:雅芳、安利、康宝莱、玫琳凯、如新全部聚首重庆。加上在此之前已在重庆布局的完美、天狮、李锦记、新时代等直销企业,重庆直销市场一时问巨头云集,市场重新洗牌再所难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10日,南方李锦记首次发布《南方李锦记20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0月11日,安利在北京全球首次发布《2008年安利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两家大型直销企业先后首次发布企业责任报告,足见在2008年这个特别的年份,直销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5月16日上午,2009中国直销企业责任与发展峰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次峰会由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重庆中科普集团、知识经济杂志社、《中国直销》杂志共同主办。本次峰会主题是:为中国直销行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强中国直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中国直销企业健康向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正视法律,合理规避风险 可以这样说:法律是横亘在所有试图转型的传统企业面前的拦路虎,两部《条例》可不是闹着玩的。执法部门要动真格了,哪一项条款都能让企业吃不了兜着走。我们知道许多世界知名的直销公司都是白手起家的。如果欧洲有这样的法律,就不会有欧瑞莲:美国有这样的法律,就不会有安利、如新、玫琳凯。  相似文献   

14.
慈善竞争力     
做直销就是做人,做文化.因此,直销行业在公益慈善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财力相对其产业规模来说是非常不一般的.在最近举行的几个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公益慈善评选活动上,虽然获奖企业和人物凤毛麟角,但却不乏直销企业和直销人的身影. 4月19日,由民政部主办的第八届"中华慈善奖"获奖名单在京揭晓,玫琳凯(中国)荣获"最具爱心捐赠企业"称号,安利环保嘉年华活动荣获"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称号,完美(中国)董事长古润金荣获"最具爱心捐赠个人"称号.涉及的三家企业中,仅有玫琳凯(中国)属首次上榜.  相似文献   

15.
2004年2月11日,美国化妆品行业的巨子玫琳凯公司副总裁Randall作客新浪,在总裁在线栏目里,他就玫琳凯的诸多问题回答了新浪科技及其网友的提问。一同前往作客的还有玫琳凯中国总裁麦予甫。 玫琳凯是美国最大、销售量第一的皮肤保养品和彩妆品公司,玫琳凯(Marykay)也是全球最知名的单层次直销公司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很少有公司像玫琳凯一样,把产品营销建立在一整套独特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之上,它以“丰富女人人生”为使命,让千千万万的妇女改变了自己是命运。而今,在中国,许多女性熟悉玫琳凯,玫琳凯公司的创业者——美丽坚强的玫琳凯·艾施女士的故事在中国也广为流传。 玫琳凯公司自从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客户当中赢得了非常好的声誉,作为玫琳凯的高层领导,Randall先生首次来中国大陆,除了要参加玫琳凯在中国的发展研讨会,并了解玫琳凯中国公司的工作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还想秉承玫琳凯的“乐施”精神,参与中国的一些社会公益事业,同时感受一下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他说:“中国发展很快,真是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融海啸像一块试金石,在试出了传统制造型企业积重的沉疴的同时,也凸显出直销行业的先进性和对社会的贡献值;放弃偏见,学会接纳与学习,是每一个身处直销行业的人对政府与传统行业的呼吁;而加快行业的开放力度,让直销行业更多地为中国经济建设发挥自己的社会责任,则是众多企业和企业家们的呼声。  相似文献   

17.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无论是传统企业巨头,还是中小型企业,都不得不面临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而这些企业应对的统一行动则是裁员,一次次的裁员风波在2009年表现得更加严峻。此时,直销企业的业绩增长显得尤为可贵。2009年,除雅芳(中国)之外,安利、玫琳凯、康宝莱、宁波三生、宝健等直销企业不但不会裁员,反而会大量招聘人才。我们看到这些企业的人才招聘信息已经陆续公布。然而,在直销企业给出的招聘信息中,大多都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招聘条件和要求等都是拷贝其他公司相同职位的招聘要求,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对招聘职位的简单描述,职位要求也没有,难道自己的公司就没有一点特别的要求?再则,有的公司没有招聘信息,而是将一些过去在其他直销公司做过的直销高层人员召集起来,无论他们过去是做失败了,还是侥幸成功了,一概沿用他们的老教条,或是稍作修改,试问这样能成功吗?那么,直销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如何找到合适并优秀的人才?怎样才能赢在招聘这一环节?且看活跃于直销行业的专家们有什么高招妙计。  相似文献   

18.
焦点     
正广东省直销行业联席会议召开2014年11月25日,2014年广东省直销行业联席会议在深圳召开,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毓助亲临讲话。会上,安利、完美、无限极、荣格、玫琳凯、新时代6家直销企业交流了行业自律情况,东方药林、金士力佳友2家直销企业签署《广东省直销行业自律公约》。同时,广东省工商局通报查处直销违规案件和直销监管工作情况。据悉,2013年,注册地在广东的11家直销企业全国经营总额达到513.6亿元,同比增长了32.3%。然而,全年有  相似文献   

19.
10月10日,南方李锦记首次发布《南方李锦记20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0月11日,安利在北京全球首次发布《2008年安利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两家大型直销企业先后首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足见在2008年这个特别的年份,直销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当代地方科技》2009,(8):60-63
直销这个舶来品自1990年进入中国,已经走过了近20年风风雨雨。经历了1998年的洗礼,到后来直销条例的出台,直销在中国活力依旧,以其强大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向其怀抱。行业在融合与分离中渐渐成长,安利、玫琳凯等大型跨国直销企业也在摸索中逐渐适应了中国的土壤,无数的中小直销公司在洗礼中逐步被淘汰,同时也不乏一些优秀的直销企业在风雨中逐渐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