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蛾科是鳞翅目中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的一个大科,其寄主范围非常广泛,食性复杂,有许多种类是农、林业上的重要害虫,几乎粮、棉、油、茶、烟、麻等作物和各种蔬菜、果树以及森林等无一不受其害。而且,其中有些类别常能大面积地毁坏农作物,如切根虫类和粘虫类等;有些则是豆类和各种蔬菜的重要害虫,如金翅夜蛾类;还有些是在成虫期吸果为害的种类〔主要是裳夜蛾亚科(Catocalinae)和夜蛾亚科(Noctuinae)中的一些种  相似文献   

2.
继Wilson,S. A. Kinnier(1914)对紋狀体进行实驗性損伤和病变观察之后,对紋狀体的机能研究者很多,并且大都研究它的运动机能。但由于紋狀体与內囊相毗鄰,机能易于混淆,因而各研究結果并不能完全肯定;如Liddell,E. G. T. 与Phillips,C. G. (1940)发現在切除一侧蒼白球与壳核后,按放反射不完全,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損及內囊所致;;又如Forman,D. 与Ward,J. W. (1957)及  相似文献   

3.
紋狀体对軀体运动的影响,比較明显,因此曾被許多学者作为錐体外系統的神經核研究过。此外有些学者亦曾观察到紋狀体的某些植物性神經机能,如:Budge, J.(1839)曾发現当針刺紋狀体时,发生腸子运动;Whire, W.Hale(1890)曾观察到,当切除紋狀体后,动物对侧的体温发生变化,及流涎、多汗、流泪等現象;Miller, F.R.(1936)曾发現,当刺激尾核时,产生瞳孔扩大現象;Rioch D.M.与Brenner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地区蛾类群落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石河子地区蛾类群落多样性特征和蛾类物种在不同季节发生动态,为该地区农林业生产中蛾类物种的鉴定和发生规律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4年4-10月在石河子地区对蛾类定点灯光诱集,进行分类鉴定,并进行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丰富度(D)、优势度(d)分析,结果表明:(1)石河子地区诱集到的蛾类共计6科,1399头,76种;物种数量7月最高,个体数量8月最高。(2)4月三叶草夜蛾、杨梦尼夜蛾等以蛹越冬的物种开始出蛰,杨梦尼夜蛾为4月的优势种;5月三叶草夜蛾、黄地老虎、八字地老虎、迹歧夜蛾等多化性的昆虫陆续羽化,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6月白线青尺蛾、穗逸夜蛾、同纹夜蛾、甘薯天蛾、朽木夜蛾等陆续出现,但优势不甚明显;7月蛾类的种类到达最大值,种间竞争激烈;8月大部分物种已基本完成了一年的世代的生长,而黄地老虎、三叶草夜蛾、棉铃虫等发育历期较长的昆虫开始大量爆发;9-10月大部分物种陆续进入越冬虫态,仅白点美冬夜蛾、内夜蛾等少数以卵越冬的物种能见到成虫。本研究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蛾类物种年发生动态趋势明显,整体物种和个体数量以夏季最高,以多化性种类为主;春季和秋季种类和个体数量极少,且以一化性种类为主,春季以蛹越冬的种类为主,而秋季以卵越冬的种类为主。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夜蛾科美冬夜蛾属昆虫进行了整理,共记录了5种,分别为白点美冬夜蛾Xanthia ocellaris (Borkhausen,1792)、淡黄美冬夜蛾X.icteritia(Hufnagel,1766)、齿美冬夜蛾X.tunicate(Graeser,1889[1890])、褐黄美冬夜蛾X.gilvago(DenisSchiffermüller,1775)和黄紫美冬夜蛾X.togata(Esper,[1788]),其中淡黄美冬夜蛾和齿美冬夜蛾为新疆新记录种。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每种成虫及外生殖器图片。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夜蛾科多样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对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北坡、西坡和南坡的夜蛾科昆虫做了较全面的调查,共获得标本1 512只,有100属182种,其中绿组夜蛾Anaplectoides prasina(Denis et Schiffermüller)是保护区内夜蛾科的优势种,且各林带均有分布,而各林带均有分布的种只有8种.在不同生境中,夜蛾科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夜蛾的多样性有较明显的变化,其中红松阔叶林带夜蛾科昆虫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最高,针叶林带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最低,苔原带多样性指数最低.不同林带间的夜蛾相似性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7.
山西夜蛾科的经济种类小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蛾科是鳞翅目中包括农林害虫种类、数量最多的一个大科。我国的种类根据朱弘复,陈一心所著《中国经济昆虫志夜蛾科》一书记载总数约在3000种左右,但该书中有关我省分布的种类记录很少、主要是过去我省有关调查工作做的不多。然而由于我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气象条件较为特殊,因此估计我省夜蛾科的种类和数量都一定不少。我们从1962年起在我省运城、忻县、晋中、晋东南地区和太原市对夜蛾科作了零星  相似文献   

8.
于2015年6-8月对河北最北端的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3种林型的灯下蛾类发生及其数量变化作了比较研究,共获得标本2374头,隶属于18科233属331种;其中夜蛾、尺蛾和舟蛾科3科的属、种数之和分别占蛾类总数的57.51%和61.09%,夜蛾科属、种数分别占29.61%和35.26%,尺蛾和舟蛾科共占27.90%和25.83%.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种—多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蛾类种—多度曲线趋势接近对数级数模型;木兰围场蛾类的整体种类偏少,蛾类生存环境不太稳定;阔叶林的蛾类物种较其它林型明显丰富;3种林型间蛾类群落处于极不相似和中等不相似水平.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对中国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的农业害虫.?滇东北地区既是云南玉米种植的主要地区,也是草地贪夜蛾向中国内陆扩散的主要落点和通道.?2019年云南昭通地区首次报道了草地贪夜蛾发生.?明晰影响草地贪夜蛾在滇东北地区发生的环境因子,有助于掌握其在该地区发生分布的规律,为提...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理解剖和电镜扫描技术,对隶属于3个科的6种蝗虫消化道的外部形态,前胃和贲门的内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形态结构在科间存在差异,尤其体现在前胃和贲门内壁的超微结构上;6种蝗虫中,隶属于斑翅蝗科的黄胫小车蝗,其前胃和贲门都较其他种类更为发达,这与其是典型的多食性蝗虫相呼应;主要以菊科蒿属植物为食的斑腿蝗的短星翅蝗,在前胃内壁齿的着生方式、贲门内壁齿的尖端角度等方面均不同于其他5种以禾本科植物为食的蝗虫.虽然消化道形态结构在科间存在差异,但食性相似的隶属于不同科的蝗虫间消化道的结构是存在相似性的.由此可见,消化道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与食性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二者协同适应.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青海大学植保观测场中的仪器进行了灯下昆虫的诱集并结合气候信息进行了数量消长规律的分析.目前已鉴定出青海大学校园夜蛾科种类53种,分别属于剑纹夜蛾亚科、切根虫亚科、行军虫亚科、扁身夜蛾亚科、绮夜蛾亚科、裳夜蛾亚科、金翅夜蛾亚科、夜蛾亚科、冬夜蛾亚科9个亚科;对本区夜蛾科各亚科常见种类的发生时期作了初步记录.并结合温湿度等气候信息对夜蛾科主要4亚科主要种类的年发生种群数量变化进行了阐述,明确了发生时期及其出现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2.
我們接受了某厂設計科的設計任务,在选择磁放大器供給直流发电机激磁的电气传动系統中,对于强功率的三相磁放大器的接线問題进行了研究。发电机容量为77瓧,額定电压为900伏,其他激繞組电阻为3.24欧(75℃),电感为6.4亨,由以上数据可知負載是感性很强的負載。由于电气传动系統要求是可逆传动,所以三相磁放大器組成双拍綫路(推挽)。按目前国內外文献資料[参1—4]記載,三相双拍磁放大器的負載繞組可組成內桥內反馈或外桥內反馈綫路。而磁放大器的負載和平衡阻抗也可組成內桥、外  相似文献   

13.
东京白克木(Bucklandia lonkinensis H.Lec.)属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c)之常綠大乔木,材貭坚实,頗适于制作器械,惜裂紋不規則是其缺点。唐耀先生在其中国木材学一书中曾述及白克木之一种Bucklandia populnea,又在另一编专论“金縷梅科木材之系统解剖”中研究过白克木属之两种共十三个标本,但并未提及东京白克木之种名,按此次研究东京白克本之結果与唐耀先生記載情况略有出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交叉裂纹各裂尖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建立了交叉裂纹各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同时快速求解的Williams单元,以十字交叉裂纹为例,分别对正交十字裂纹或斜十字裂纹各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相关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了薄板尺寸、裂纹夹角与奇异区尺寸等相关参数对十字交叉裂纹各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其中K_Ⅰ、K_(Ⅱ)为裂尖Ⅰ、Ⅱ型应力强度因子。算例分析表明,当板宽与裂纹长度满足W/a≥13时,能够忽略板的尺寸对正交十字裂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可视为无限大板;对于斜十字裂纹情况,当水平裂纹长度不变时,随着斜裂纹长度参数d的增大,K_(Ⅰ,A)、K_(Ⅱ,C)和K_(Ⅰ,D)逐渐递减,而K_(Ⅱ,A)、K_(Ⅰ,B)、K_(Ⅱ,B)和K_(Ⅰ,C)逐渐递增,对于K_(Ⅱ,D)则出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当斜裂纹长度参数d=0时,随着裂纹夹角γ的变化,K_(Ⅰ,A)、K_(Ⅰ,B)大小相等,符号相同,K_(II,A)、K_(Ⅱ,B)则大小相等,符号相反,且各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对裂尖奇异区尺寸不敏感。证明了Williams单元能够同时快速求解交叉裂纹各裂尖应力强度因子,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营养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从28种不同的人工饲料配方中,筛选出一种有利于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人工饲料.饲养结果表明,该饲料具有饲养效率高、产卵量多、历期短等特点,并连续饲养15代.同时还研究了胆固醇、氯化胆碱及复合维生素对甜菜夜蛾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胆固醇、氯化胆碱对甜菜夜蛾卵的形成及发育起重要作用,是人工饲料中不可缺少的2种成分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命表实验,研究了不同斜生栅藻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和红臂尾轮虫生活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斜生栅藻浓度较高(105,106cells/m L)时,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的存活和繁殖有抑制作用,对照组轮虫的rm、R0均显著高于铜绿微囊藻组中的值(p0.01);当斜生栅藻浓度较低(104cells/m L)时,铜绿微囊藻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任一斜生栅藻浓度下,铜绿微囊藻对红臂尾轮虫种群存活和繁殖及生活史特征参数均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而减弱.说明铜绿微囊藻对轮虫的作用受其他可食性绿藻食物浓度的影响,且这种影响随轮虫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姬蝽科(Nabidae Fieber)是半翅目中的一个小科,多为捕食性,捕食各种小型软体昆虫如蚜虫、螨类等,对上述昆虫的大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本科昆虫的体一般小型,狭长或长椭圆形,通常6—10毫米,多为暗色,有些种类具鲜艳的红或黄色斑纹;触角4  相似文献   

18.
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隶属鳞翅目 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一种杂食性、暴食性害虫 ,是烟草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斜纹夜蛾侧沟茧蜂 Microplitis prodeniae (Viereck)隶属膜翅目 Hy-menoptera茧蜂科 Braconidae,为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内寄生蜂。对该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 :该蜂田间种群消长 1年有 2个高峰期 ,第 1个高峰期发生在 7月下旬 ,对斜纹夜蛾的寄生率为 4 9.5 % ;第二个高峰期发生在 8月下旬 ,对斜纹夜蛾的寄生率为 5 4.8%。烟田雌蜂的数量明显多于雄蜂 ,其性比雌 :雄平均为 1.2 1- 3.4 4:1,7月份的性比最低 ,8月份的性比最高。补充营养能够明显延长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寿命。在相同的浓度下 ,不同补充营养对其寿命延长有不同效果 ,以 2 5 %蔗糖液效果最好 ,雌蜂寿命明显长于雄蜂 ,雌蜂寿命为雄蜂的 1.0 5 - 1.38倍。不同补充营养液与清水对照相比 ,2 5 %蔗糖液、2 5 %葡萄糖液和 2 5 %蜜糖喂饲的成蜂寿命分别比对照延长 2 0 .7d、18.6 d和 7.1d,分别为对照的 5 .7倍、5 .2倍和 6 .2倍。从接蜂至成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9.5 2 34℃ ,有效积温为 134.0 4 2 6日·度 ;从茧至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1.5 96 5℃ ,有效积温为 84 .95 5 8日·度 ,该蜂完成 1个世代所  相似文献   

19.
夜蛾科是鳞翅目中的一个大科,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有二万余种,我国仅查知有一千二百余种),寄主复杂,栖境不一,分布广泛,有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的主要害虫,与农林业生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过去对贵州的夜蛾种类及其分布所知尚少,鉴此,1978年以来,作者在编写《贵州省农林昆虫志:鳞翅目夜蛾科》的过程中,着手系统地整理了贵州农学院植保系昆虫教研室所保存的标本,并先后将在贵州省各地所采到的标  相似文献   

20.
舞虻科(Empididae)是中小型虻类,与长足虻科(Dolichopodidae)在短角亚目(Brachycera)中组成舞虻总科(Empidoidea),体多黄、灰或黑包,极少数像长足虻那样具金属光泽。舞虻科广布世界各地,已知约120属、3300余种,是仅次于食虫虻科(Asilidae)的一个大科。成虫大多为捕食性的,以蕈蚊、摇蚊、沼大蚊和蚋等双翅目昆虫和同翅目的木虱为猎物;有些舞虻是访花的,以长喙吸食花蜜。幼虫也是捕食性的,常见于土中、朽木中、落叶层中以及垃圾堆中;有些幼虫生活在水中或半水生,捕食蚋的幼虫、毛翅目石蚕的蛹等。虽然舞虻的食性和幼期的生物学所知尚少,但它们在自然界对某些害虫的抑制作用已受到重视,可以说是一类值得注意的有益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