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非当量成分Ni3Al基合金的有序——无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建立在EAM势基础睥和原子模型,计算了模拟非当量的Ni3Al基合金结构稳定性与和程有序(LRO)度的关系,结果说明:非发量成分下,Ni3Al基合金有序无序转变温度随Al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其有序无序转变为形核长大的非均匀转变过程,理论上不存在稳定的均匀部分有序结构;其介稳的部分状态组织为完全有序我和完全无序区的混合组织,该结果能解释实验中所观察到的Ni3Al基合金有序无序转变。  相似文献   

2.
利用EAM(EmbeddedAtomMethod)势基础上的等效原子模型分析了结构稳定性与长程有序度的关系,给出了二元体系结合能与长程有序度解析关系的一般表达式,说明当量成分下AB和A3B型合金有序无序转变行为的不同,并以NiAl和Ni3Al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其有序无序转变,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两种有序金属间化合物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有序无序转变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晶格常数变化与有序无序转变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EAM势计算了Ni-Al系合金的有序无序转变,发现Ni3Al为一级相变,其晶格常数随长程有序度呈线性变化,而NiAl为二级相变,品格常数则呈非线性变化,此不同的转变规律是与相变类型有关,而不是完全由有序无序转变中原子构型力学平衡条件所决定。一级相变晶格常数变化是线性的,二级相变为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功能内耗仪测量室温至400 °C过程中,油淬Ni 36Al二元合金以及Ni27Al-12Fe、Ni-21.2Al-20Fe和Ni-24Al-16Fe三元合金的内耗和相对动力学模量,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合金的相组成.结果表明:油淬Ni-36Al合金具有完全马氏体结构,油淬Ni-21.2Al-20Fe合金中含少量马氏体和大量类似Ni3Al和Ni5Al3的金属间化合物;在相同的频率和升温速率条件下,油淬Ni-21.2Al-20Fe的内耗峰最高且最窄,其内耗峰所对应的温度最低,油淬Ni-36Al的内耗峰最低且最宽,其内耗峰所对应的温度最高,并随Fe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与其当量Al(Aleq)含量有关;内耗峰高度与单位时间内马氏体(L10)转变为奥氏体(γ)的转变量有关,而总的转变量与转变时间(峰宽)有关.  相似文献   

5.
从变诱导有序显微结构变化的角度,说明了合金元素铬和钼对Fe3Al基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铬和钼主要固溶于Fe3Al基合金中,铬的主要作用是固溶软化,促进形变诱导无序化;钼主要起因溶强化作用,阻碍形变诱导无序化,有利于蠕变回复诱导有序化.  相似文献   

6.
Al-Ni-Y纳米非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显微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对单辊旋淬法制备的具有良好韧性的 A l-Ni-Y合金条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合金成分不同 ,其组织结构也不同。当快凝 Al95Ni3Y2 合金时 ,快凝组织为完全晶态相 ;当快凝 Al91 Ni7Y2 合金时 ,可形成由部分非晶和部分晶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此材料结构为 :纳米级 Al晶体均匀弥散分布在非晶基体上 ;随 Y和 Ni元素含量的增加 ,快凝显微组织为完全非晶结构。  相似文献   

7.
应用改进分析型EAM理论和Monte Carlo方法模拟研究了温度从700~1 400 K时Fe3Al合金(100)和(110)面的表面成分和剖面成分分布情况,发现在合金不同的表面方向,Al在表面偏析,Fe在次表面偏析,剖面成分呈振荡分布.在(100)方向,模拟发现Fe3Al合金高温时发生有序-无序转变.在(110)方向发现温度较高时计算的表面Al含量比实验测量值低,温度较低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电刷镀加双层辉光复合镀渗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了纳米颗粒增强Ni基合金层,研究了添加纳米Al2O3颗粒对Ni基合金层的微观组织、耐蚀、耐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合镀渗层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腐蚀磨损试验研究复合镀渗层的耐蚀性和耐腐蚀磨损性能.对纳米Al2O3颗粒增强的复合镀渗层的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在共渗工艺(1000℃)条件下,复合镀渗层中纳米Al2O3颗粒部分溶解于基体中,并析出生成Ni3Al(γ’相),生成的γ’相与基体具有明确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即(111)γ-Ni//(111)γ’-Ni3Al.在不同旋转速度条件下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在3.5wt.%NaCl+10wt.%石英砂的料浆中,在所有旋转速度条件下,颗粒增强复合镀渗层和Ni基合金渗层的耐蚀性能都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在低旋转速度条件下(小于2.51m/s)时,纳米Al2O3的加入略微降低了Ni基合金渗层的耐蚀性能 而在高旋转速度条件下(2.98m/s和3.45m/s),纳米Al2O3的加入则提高了Ni基合金渗层的耐蚀性能.静态浸泡20h以及两种腐蚀介质条件下(单相流(3.5wt.%NaCl)和双相流(3.5wt.%NaCl+10wt.%),旋转速度为3.45m/s)冲蚀20h后的电化学阻抗试验结果表明:在静态浸泡20h和单相流冲蚀20h后,颗粒增强复合镀渗层的容抗弧幅值小于Ni基合金渗层,而在双相流中冲蚀20h后,颗粒增强复合镀渗层的容抗弧幅值大于Ni基合金渗层,但两种合金均高于316L不锈钢.  相似文献   

9.
Fe-Ni合金中相能量的修正嵌入原子法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修正岩入原子法(MEAM)系统地研究了Fe-Ni合金中,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两种结构的有序和无序相能量,在用MEAM计算无序的相能量时,引入原子占据某一阵点的几率与成分的等同关系,计算结果表明,α(bcc)和γ(fcc)两种无序相在347℃时平衡原子分数分别为8.6%Ni和31.5%Ni,与相图基本符合,基于3种有序相的能量计算,可预期FeNi3最稳定,FeNi次之,而Fe3Ni最不稳定,这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当量成分AB和A3B型合金有序——无序转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EAM势基础睥和原子模型分析了结构稳定与长程有序度的关系,给出了二元体系结合能与长程有序度解析关系的一般表达式,说明当量成分下AB和A3B型合金有序无序转变行为的不同,并以NiAl和Ni3Al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具有无序转变,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两种有序金属间化合物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有序无序转变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相和能谱方法对Ti、Al箔的固相扩散反应行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TiAl3相层厚度生长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球磨Ti/Al复合粉的两步固相烧结工艺.研究表明:两步固相烧结法可有效抑制烧结引起的粉末体变形,获得具有典型显微组织的致密烧结材料;尽管延长低温预烧时间可获得由TiAl与Ti3Al组成的热稳定性较好的组织,但组织致密度偏低,为了获得高致密的TiAl合金,仍需后续高温烧结.实验还表明,高能球磨促进了TiAl基合金组织细化,且球磨时间越长烧结组织晶粒越细小;双态组织中的层片组织含量随球磨时间延长而增加,但长时间球磨由于非晶化的出现又会引起层片组织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由材料流动不足而导致的焊接缺陷以及降低焊接过程中的作用力,提出了半固态搅拌摩擦焊. 本文以2024-T3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焊接过程中温度及显微组织分析. 温度的模拟及测量结果表明:当搅拌头的旋转速度为1600r·min-1、焊接速度为150mm/min时,稳态时焊核区的温度峰值达到了518℃,超过了焊材的固相线. 空冷条件下常规搅拌摩擦焊与水冷条件下的半固态搅拌摩擦焊焊核区的显微组织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搅拌头摩擦产热的方法可使搅拌区呈现液态金属母液中均匀悬浮着近似球形晶粒的半固态组织.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纳米和亚微米Al2O3粉末为原料,MgO为掺杂剂,SiC为高温发泡剂,利用Al2O3基陶瓷具有超塑性变形能力的特点,制备了闭孔多孔Al2O3基陶瓷.研究了不同粒径Al2O3粉末和不同MgO含量对Al2O3基多孔陶瓷开口气孔率、闭口气孔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考察了Al2O3基多孔陶瓷的物相组成,探讨了闭口气孔在Al2O3基多孔陶瓷烧结过程中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纳米Al2O3粉末制备的Al2O3基多孔陶瓷具有更低的开口气孔率,仅为13%,而闭口气孔率可达132%,且其闭孔孔径尺寸约为1~2μm.坯体中MgO与Al2O3反应完全,多孔陶瓷的物相组成仅为Al2O3和MgAl2O4.  相似文献   

14.
采用喷射沉积成形方法制备了La62Al15.7(Cu,Ni)22.3块体非晶合金. 结果表明,沉积态La62Al15.7(Cu,Ni)22.3非晶合金比以往报道的采用甩带法制备的同成分非晶合金具有更大的约化玻璃转变温度和更宽的过冷液相区. 非晶的晶化实验表明,晶化初期多种晶相同时结晶析出. 483K退火时,在非晶基体中析出Al和AlNi. 503K退火时进一步析出La和未知相. La62Al15.7(Cu,Ni)22.3非晶合金在573K退火没有新相产生,合金晶化态组织由Al、AlNi、La和未知相组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钛合金的切削加工工艺制定提供参考,对Ti6A14V高效切削加工中绝热剪切带内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将Ti6Al4V看作切削材料,在不同情况下完成切削,选择有代表性的切屑当成制作金相的样本,给出切削实验工艺参数。选用蔡司金相显微镜对金相组织进行观察,通过Digimizer对锯齿金相的齿距、自由表面、带倾角和带宽进行测量,以体现锯齿化程度。针对金相样本,通过绝热剪切带内微观组织演变方法研究了切削速度和刀具前角对切屑的影响,以及进给速度对锯齿成形的影响,分析了Ti6Al4V切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切削速度与进给速度逐渐增加,刀具前角从正值变化至负值的情况下,Ti6Al4V切削锯齿化程度增强;在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增加,刀具前角降低的情况下,绝热剪切程度增强;Ti6Al4V切削形成符合热(粘)塑性失稳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用载荷松弛法对Fe-28Al-2Ti合金在较高温度下的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定了Fe-28Al-2Ti合金在高温变形时的载荷松弛曲线、应力减小因子Y及激活能值,并对试样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Fe-28Al-2Ti合金的高温变形是一个亚晶界吸收位错,而且不断向大角晶界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excellent recyclability i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Al alloys, a recycling process can reduce different properties of these alloys by adding coarse AlFeSi particles into the alloys' microstructures. One of the well-known methods for modifying the microstructure of metallic materials is the imposition of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SPD). Nevertheless,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s of recycled Al alloys containing extraordinary fractions of AlFeSi particles during SPD processing have seldom been considered.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 recycled Al-Fe-Si-Cu alloy during SPD processing. For this purpose, tubular specimens of the mentioned alloy were subjected to different numbers of passes of a recently developed SPD process called tube channel pressing (TCP); their microstructures were then studied us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arse AlFeSi particles are fragmented into finer particles after processing by TCP. However, decomposition and dissolution of AlFeSi particles through TCP processing are negligible. In addition, TCP processing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hardness of the alloy,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refinement of grains, to an increase of the dislocation density, and to the fragmentation of AlFeSi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8.
 采用XRD、SEM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VAR二次熔炼获得的Ti-46Al-2Cr-2Nb铸锭的成分分布、微观组织及显微偏析,研究了其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沿铸锭径向,Al元素在R/2处质量分数最高,边缘及中心质量分数较低,Cr元素由边缘向中心质量分数逐渐增多,Nb元素从铸锭边缘到中心质量分数逐渐减少;沿铸锭轴向,Al元素自底部到顶部质量分数逐渐降低,Cr元素分布遵循正偏析元素规律,Nb元素偏析规律与Al元素相似。铸锭大部分区域为由α2+γ片层团及晶界处少量等轴状γ相组成的近全片层组织,在铸锭中心偏上的区域存在由(α2+γ)片层团组成的全片层结构。铸锭中显微偏析主要存在于片层团交界处,其中Cr元素的显微偏析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实验室MMS-200热模拟试验机对Fe-0.2C-7Mn-3Al钢的临界区奥氏体稳定化行为进行研究.通过SEM,EPMA,TEM和XRD等手段观察并分析了实验钢的微观组织演变以及C和Mn元素的配分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临界区退火温度下,实验钢中均存在25%~30%左右的粗大压扁状δ铁素体.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微观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小,体积分数为10.2%~32.5%,残余奥氏体与临界区铁素体呈板条状相间分布,板条宽度约200~300 nm.最佳的临界区退火温度为750℃.C,Mn,Al元素的协同作用促进了临界区奥氏体的稳定化,使得实验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有效的配分.  相似文献   

20.
Series of rod samples of Zr55Al10Ni5Cu30 alloy were prepared by magnetic suspend melting and copper mold suction casting method.The effect of thermal rate treatment(TRT) process on glass forming ability(GFA),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Zr-based bulk metallic glass were investigated.It shows that GAF,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as-cast Zr55Al10Ni5Cu30 BMGs alloy to a large extent is related to TRT process.GFA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as-cast Zr55Al10Ni5Cu30 alloy increase 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