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农业型态变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世界农业型态和农业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内涵进行了初步概括,提出了现代农业是由“田间到餐桌”各个环节全程构成的现代产业的观点;分析了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特点,提出了对农业科技的投资就是对一个国家的未来投资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适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害虫自然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水稻、棉花、玉米、小麦、油菜、果树和蔬菜等的重要害虫几十年的防治经验,论述了农业害虫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和自控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作物耐抗性的利用、植物性杀虫剂的利用、昆虫行为和习性的利用、天敌资源的保护利用、农业措施的利用以及农业害虫的综合自控技术。依据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讨论了在农业害虫的治理中应充分 重视和利用一切自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关概念及其运行机制,分析了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发展正在经历阶段性的变化。通过对效益农业内涵特征的阐述,提出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业的发展是世界关注的问题,是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研究主题。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从个体农业到集团农业到产业化农业的发展,二是从种粮农业到经济作物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三是从农业到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四是从传统农业到信息农业和科学农业;五是政府和和农业科研院所联合体发展;六是政府 公司 定单 农户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七是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进步使21世纪下半叶世界农产品的增长首次超过了人口的增长;但90年代农业发达国家突然刮起一阵对高产农业的批判风,指责高产农业是造成食品污染,水土流失、生物灭亡、环境恶化之根源,主张实施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低投入农业”。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看法迥异,后果堪虞。对高产农业批判造成农业思想之混乱;在中国农业界也引起不同的反响。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一条集约化高产、优质、高产农  相似文献   

7.
山地农业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涉山区农业经济和山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模型及人地关系系统结构优化为中心,阐述了山地农业经济优化发展的目标与最优方案,进而指出了山地农业经济系统与资源系统的开发程序,最后结论认为,自然技术不是解决社会工程的唯一工具,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结合才是解决社会工程和自然工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八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总是,展望了“九五”的发展前景;针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提出现代农业建设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的观点,并探索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根据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指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并解释了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探索了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了其重点发展领域;在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趋势、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重点和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和主要任务;根据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世纪之交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提出了面向21世纪,树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八个新观念。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抓好四川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对带动西南,促进西部农业发展有积极意义。四川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发展要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推进。当前工作的关键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多途径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基本措施为:切实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领导;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和完善现代农业的产业政策与法规;培育与现代化农业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生物经济时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对农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现代农业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和基于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的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1.
盐碱农业--新农业革命的目标、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世纪交替的时期沉重的人口负担和有限的可耕地已注定成为新世纪的起点和基础。因些,任何绎新世纪过分浪漫的期望和想象,都可能面临很大的危险。纵观我国历史大饥荒的发生规律,在时间尺度上表现也越来越频骤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农业有万年以上的历史,每一次技术和劳动工具上的突破,都分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原始农业始于野生动物的驯化和石质农具的使用;金属农具和精耕细作技术开创了五千年辉煌的古代农业或传统农业文明;而近代生物学和农业化学的理论突破,以及育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电力的出现又将古代农业推进到了近代农业时期。近代农业使20世纪的农业生产力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但是,它带来的化学物质污染、资源破坏以及高能源消耗严重困扰着当今社会。20世纪后期,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理念和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又揭开了农业发展历程的新的一页,现代农业时代出现了。现代农业虽是初见端倪,但巳展示其鲜明特征和绚丽前景。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科技型产业;是面向全球经济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企业;是正在拓展中的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新型产业;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3.
高水效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高水效农业是指同时追求和实现单位耗水的高水分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一种具有高新科学技术体系和经济市场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我国目前粮食生产下降的问题和节水农业发展,分析了我国粮食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南方经济发达地区重工商业轻农业,因此粮食生产不足。因此,提出了我们不但要重视北方节水农业的发展,更要重视南方高水效农业的发展,以解决北粮南运的状况。从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及水安全,南北方农业资源,农业结构调整,农艺抗旱节水措施,作物高产育种,高效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发展高水效农业发展的迫切性、可行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生态农业的意义内涵;概述了我国古代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当前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了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近年来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加速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8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温家宝副总理指出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基本任务,农业部长陈耀邦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也发表讲话,对99年我国农业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粮食总产量目标定为4900亿kg以上,棉花增产350万t,其它作物稳定增长.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稳定是农村工作重点,实现稳定的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最后将农村工作的目标定位在粮食提高单产,增产增收;经济作物重在品质改良上,即"稳粮调结构,增产奔小康",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持续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农业应走高效,集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应特别注意持续农业与农村生态建设。国际上90年代提出的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新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论述了其四个研究热点。农村生态建设可按不同的空间尺谋划分,景观生态建设乃是中等尺度应用了广泛的一类生态工程,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内容,目标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集约化农业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集约化通过使用高产农作物品种、化肥、杀虫剂、灌溉以及农业机械化从根本上提高了粮食作物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快速增长的人口与耕地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由于受到人多地少这一根本性矛盾的制约,集约化经营将是我国农业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受到资源有限性的限制,片面强调有形物质投入的集约化经营是不可取的,它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改变及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可能对局部的、区域的乃至全球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诸如集约化农区面源污染造成的水污染、土壤和农产品的硝酸盐污染以及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降低、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需要人们更加审慎地看待集约化农业。  相似文献   

18.
华夏农耕文化探源--兼论以粮为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夏农耕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的林缘地带,由此向外扩展。伏教氏是脱胎于游猎采集而进入家畜饲养业的农业始祖。由满足畜牧业种草进而作物栽培的神农氏时代相继发生。农耕必然与定居相伴,以鸟巢为滥筋的木架民居结构于是出现,有巢氏与神农氏的时代同步。从此揭开了华夏民族以耕战为特色的农耕文化长卷。以商鞅“垦草”为代表的农耕思想,代代相传,直到晚近的“以粮为纲”,以谷物生产为主的农业系统和农耕文化盘踞中国数千年,对土地资源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工商业在春秋战国末年曾经有过生机勃勃的萌芽时期,文化科技也随之繁荣,史称“百家争鸣”黄金时代。但商业发展威胁了封建贵族,重士农,轻工商的思想逐步占据上风,到了初汉,从思想到社会,形成颇为完整的尊孔押商体系,从此中国科技也失去了生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