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7"是我所以军协×京引182籼粳杂交育成的早粳新品系。作连作晚稻栽培,于7月25日播种,8月8日移栽,可在9月20日前后齐穗,11月10日成熟,全生育期不到110天。二年来在本所大田种植2.4亩和2.83亩,亩产分别为746斤和798.5斤,与施肥水平较低条件下种植的晚粳稻产量相近,较中粳、早籼稻增产显著。“167”株高85~90公分,每穗实粒数约为50粒,千粒重26克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可在7月24~26日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300斤上下,秧龄期10~15天,于“立秋”  相似文献   

2.
一、提出本试验的依据和研究目的:我区近几年来,晚粳秧田播种量一般每亩150斤以上,多的达300~400斤。本田每亩用种量一般30斤,多的40~50斤。造成晚稻产量不稳不高,成熟季节推迟和种子用量多,浪费了粮食,增加了成本。为此,地区农科所1977年进行了晚粳“希播育壮秧,减少用种量”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矮稈糯“矮秆糯”是浙江农科院用中糯“台中糯”与晚粳“矮粳1号”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糯品种。1970年定型,1973年参加省区域试验,据36个点统计,平均亩产684.11斤,比目前推广糯稻良种京引—15平均增产14.72%。在高肥地区种植,一般亩产700斤以上,在一般施肥水平地区种植,亩产600斤左右。杭州市郊大农公社先锋一队试种2.4亩,平均亩产853斤。全生育期119~140天,平均128天。株型紧凑,叶片上举,剑叶较长,叶环紧包着穗颈节,多数穗头在叶下,穗弯弓形,穗长15厘米。每穗55粒,着粒较稀,颖壳有绒毛。千粒重28克左右。分蘖力中等,株高70厘米,秆粗、耐肥、抗倒。后期灌浆速度快,较耐寒。感光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新会县环城公社农科站,于1959年早造(早稻)播种了用胚乳交换法杂交的一个组合,“矮仔占”+→“意粳4号”。“矮仔占”是广东一个矮型高产迟熟籼稻品种,“意粳4号”是一个外国大粒型早熟粳稻品种,粒大穗大,但不抗病。希望通过胚乳注射将“意粳4号”大粒、千粒重高、早熟等特性传递给“矮仔占”,育成穗大、粒大、高产、早熟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广陆矮4号作连晚栽培面积有所扩大,它有早熟、省肥、省专用秧田、产量较高的优点,并有利于扩种早稻,有利于后作春粮播种。但是,往往因气候条件和施肥管理方面不当,容易发生早衰,影响产量的提高。去年我们在晚稻生长后期,对广陆矮4号进行施粒肥试验,结果很好,有防早衰作用,增产显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绍兴县马山区豆姜公社党委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去年在五星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进行稻麦三熟高产试验,3.31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2929.8斤,比1972年亩产2478斤增长18.23%。现将他们的经验简介于下,供参考。一、抓三季良种配套。春粮大麦选用早熟高产良种“早熟3号”,获得亩产645斤;早稻选用迟熟高产良种“广陆矮4号”,获得亩产1250.4斤;晚稻选用迟熟高产晚粳良种“农虎6号”,  相似文献   

7.
油菜的施肥     
据法国试验:在冬油菜所需的全部氮肥中,秋季约占20~25%,春季返青后需50~70%,从开花至成熟需10~20%。到收获时,70%的氮素转移到籽实中(每亩约9.4~16.7斤)。试验表明:每亩施氮从13.4斤至26.7斤时,菜籽产量是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但其中从每亩20斤增到26.7斤时,菜籽的含油量要下降。因此,最近施氮量为每亩20斤,如果每亩施氮量大于23.4斤,就要分多次施用。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场的棉花培育到花铃期(7月下旬),棉株已长到90厘米左右,生长正常花蕾多。有的同志认为应继续促使棉株现蕾、开花、结铃、长桃,以保证“嫩过八、九月不早衰”,实现增产指标。可是也有人错误地认为再施肥花蕾幼铃要落掉,后期要返青。结果采取了几种不同的处理:大面积亩施氮素化肥25斤(其中有25%面积到8月10日发现缺肥现象才施下);铃子多的五号地,在7月27日亩施20斤化肥的基础上,于8月10日每亩又施20斤;四号地有0.88亩不施花铃肥。这样,自然地出现了花铃肥不同的三个处理,其表现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穗颈瘟仍然是晚稻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尤其在氮肥用量比较高的情况下更为突出。硅、镁肥料具有减轻稻瘟病的效果国外已有较多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硅、镁的防病效果及其适宜用量,于1975年进行了试验。供试品种晚粳农虎6号,6月28日播种,8月11日移栽,水育大秧。基肥每亩施草藁河泥6000斤,硫铵20斤;分蘖肥每亩施尿素20斤。硅肥用余姚铁合金厂的废料硅铁炉渣,镁肥用硫酸镁。处理共12种,小区面积3厘,重复三次,随机排列,每小区丛数、基本苗相同。其他田  相似文献   

10.
我站去年进行了晚稻拔秧带土移栽试验,供试品种为“矮粳23”,杂交稻“汕优6号”,在其它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拔秧带泥插的晚粳亩产583.5斤,比对照不带泥的增产42.2斤;拔秧带泥插的杂交水稻亩产为645.4斤,比对照增57.1斤。晚  相似文献   

11.
早籼“科梅”系1970年用“IR—8”与“红梅早”杂交育成,于1974年选育定型。“科梅”在我省作早稻裁培,全生育期116~122天,成熟期与“广陆矮4号”相防,属早籼迟熟品种。诸暨县农科所于1973年小区测产亩产955斤比“广陆矮4号”增产10%,1974年本省7个试种点测产,都比“广陆矮4号”增产,平均增产12.1%;诸暨县农科所种植0.46亩,亩产1065.2斤;1975年据不完全统计在本省82个测产点中,“科梅”比“广陆矮4号”增产有58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农科院用“印尼花龙水田谷”与晚造“塘竹”杂交所获得的第四代,与该省的早造农家抗病品种“鸡对伦”杂交,于1971年育成中熟品种,命名为窄叶青。去年在龙川县农科所试种,表现熟期与珍珠矮相近;本田生育期89天,全生育期123天,而且有良好的丰产性能。在品比试验中,未施基肥,只施一次氯化铵作追肥的情况下,窄叶青9号亩产862斤,比珍珠矮11号亩产739斤多收123斤,增产16.6%;比龙珍矮亩产780斤多收82斤,  相似文献   

13.
“早新糯”,是1971年早季用较抗稻瘟病的“早稻籼糯”为母本,大穗型“创新糯”为父本杂交育成,1972年试种,表现秆韧,结实率高,穗大,糯性。1973年第四代小区产量每亩为764斤,叶瘟发病率为6%,穗颈瘟损失基本没有。1974年全区27个点试种结果,据21个点的统计资料平均亩产839.26斤,比广陆矮4号减产35.9斤,但由于是糯稻,颇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4.
我社地处高山区,泥炭资源丰富。去年庞山一队科技小组,在连作晚稻中进行了泥炭肥效试验,获得了13.79%的增产效果。试验田,位于海拔630公尺,沙壤土,肥力中等,供试品种台中育39,6月18日播种,7月29日移栽,每亩以20担栏肥作基肥,8月10日第一次耘田追肥,亩施泥炭250斤(每100斤燥泥炭加氨水20斤拌匀,做成圆堆,上盖稻草防雨,堆置10余天后施用),以亩施20斤氨水作对照,8月20日又各亩施肥田粉10斤,10月26日成熟。据观测,在施肥后10余天,泥炭区长势  相似文献   

15.
“天津一号”米大麦属春性六棱米麦。今年我们从天津引入作春播麦试种,表现耐迟播、秆矮、抗病、品质好、生育期短、产量较高,一般亩产300斤左右,高的可达400多斤。“天津一号”米大麦株高65~70厘米左右,叶色浓绿,茎秆粗矮,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穗长5厘米左右,短芒,着粒较密,一般每穗45~60粒,千粒重23~25克。从试种情况来看,“天津一号”米大麦在生产上突出地表现:1.生育期短:“天津一号”米大麦在立春前后播种,五月底收获,全生育期100~110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土肥系,为了解决水稻丰产栽培中存在的“四多四少”现象(肥料用得多,利用率少;分蘖多,有效分蘖少;总苗较多,穗数少;枝梗颖花退化和空壳多,结实率少),更好地发挥现有肥料的增产效益,去年采取攻中、顾两头的“山”字形施肥法,取得良好效果。“山”字形施肥法,就是按一般施肥水平施用有机肥作基肥,适量少施面肥和蘖肥,重施、巧施穗肥,补施粒肥,以确保幼穗分化和抽穗后同化器官对氮素的需要,防  相似文献   

17.
“竹科二号”是舟山地区农科所于1972年用竹莲矮与科矮13杂交,1975年定型。三年来试验试种结果表明竹科二号是一个多穗、大粒、出米率高、米质好、抗稻瘟病能力较强、产量高的品种。1976年全区推广面积约一万亩,1978年将继续扩大推广。产量表现经过连续三年来的比较试验,竹科二号平均亩产942.6斤,比广陆矮四号平均亩产877.6斤,平均增产7.4%,增产幅度为5.4~9.4%,1976年地区13个点联合试验,结果有12个点增产,平均亩产947.9斤,比广陆矮四号平均亩产879.1斤,平均增产7.8%,各地试种结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本刊曾与去年十二期上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次对我省杭州大学生物系等单位于去年在水稻、油菜、茶叶、络麻等作物上进行试验应用的情况作一报道。在水稻上的应用:杭州大学生物系以“原丰早”作试验材料,在抽穗期和扬花期均喷洒0.1ppm的正三十烷醇。结果处理的和对照的亩产分别为702斤和666斤,增产5.4%。结实率分别为81.8%和78.8%,千粒重分别为22克和21.2克。以“杂福一号”为材料,在孕穗期和扬花期每亩喷洒120斤0.5ppm的正三十烷醇,增产13.7~14.8%。以矮梗23作材料,在盛花期喷洒0.5ppm正三  相似文献   

19.
杂交粳稻矮优39(矮湘虎A×粳恢39)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配组育成。通过1980—1983年四年较大面积试验和示范,表现穗粒优势较强,适应性较广,抗稻瘟病等性能较好,是一个较高产稳产的粳型杂交稻组合。1982年种植面积4184亩,1983年初步统计面积约七千余亩。大田种植(作连晚)一般亩产五、六百斤,高的近干斤。是南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迟三熟早稻亩产五百公斤的综合配套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是:(1)选用大穗型中熟高产良种。“嘉育293”和“浙733”均可选用。穗粒兼顾型的“嘉育293”更易现实稳产、高产。(2)适期播种,稀播壮秧。亩播种用量为25公斤左右。播种期可比原来的4月18日提前4~5天。(3)采用控氮增磷钾的施肥策略。亩施纯氮11~13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氯化钾8~10公斤为宜。(4)加强水浆管理:做到前期浅灌促分蘖,提早搁田控分蘖,中期湿润灌溉促根、壮秆,后期干干湿湿养根保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