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出一种不均匀发车间隔的公交时刻表,主要用于优化高铁站的接运公交时刻表.首先,考虑高铁到达客流的分布情况,采用正偏态分布的威布尔分布拟合乘客的换乘走行时间和后续等待时间构成的乘客换乘总时间.其次,分别以乘客换乘总时间最少、使用公交车辆总数最少为目标,考虑最大可用公交车辆数、公交最大发车间隔、公交最小发车间隔等刚性约束条件,建立了时刻表与公交车辆调度系统优化模型,并利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求解公交系统优化模型.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不均匀发车间隔与均匀发车间隔时刻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使用接运公交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与均匀发车间隔时刻表相比,不均匀发车间隔时刻表最多可使乘客换乘总时间降低9.7%,并且可以根据模型求解结果提出多种合理的时刻表与车辆调度方案供决策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发车时刻表的编制是公交运营调度中的重要工作,为简化公交公司设计发车时刻表的过程与难度,平衡发车运营过程中公交公司与乘客的利益,提出了考虑运营与服务平衡的单线公交时刻表优化方法,将时刻表的制定流程简化为每班车发车时刻的确定。分别建立模型计算发车运营成本与期望服务价值,模型中对各站点乘客累计等待时间的计算考虑了车辆到达各站时刻滞后于发车时刻的情况,以两者加权后的值相等为目标,迭代求解各班车的发车时刻;以佛山公交309线路高峰时段为例进行求解,所得优化后的时刻表与现状运行时刻表相比,公交公司运营成本降低了3.65%,乘客等车时间成本降低了3.53%,且公交公司与乘客成本均衡,定量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公交车调度优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制定一条公交线路车辆调度方案的优化数学模型,该模型计算了乘客在车站等候的时间内所可能创造的财富——社会效益,并将乘客因候车而丧失创造该财富的机会看成一种社会成本,对车辆调度方案的评估时,不仅考虑了公司运营成本,而且考虑了相应的社会成本,因此,该模型制定的调度方案兼顾了公司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将实际的统计数据带入模型,给出一个车辆调度发车时刻表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严建清 《科技信息》2012,(31):275-275,198
公交运营调度是整个公交企业管理业务的核心,优化公交线路的发车频率,提高我国城市公交的运营调度水平,是改善城市公交服务质量、提高公交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分别从公交乘客利益和公交企业利益角度分析了公交线路调度问题,建立了以企业满意率最高、乘客满意率最高为目标的公交车辆发车间隔优化模型,兼顾了乘客和企业的双方利益。  相似文献   

5.
为使公交到站时间符合计划时刻表,该文统筹考虑实时路网状态及客流需求,建立电动公交调度双阶段协同优化模型。路网轻微拥堵时,构建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与降低运营成本为目标,以电动公交续航里程与充电时间为约束的优化模型,运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得出优化后发车间隔;路网严重拥堵时,构建全程车与区间车组合调度模型,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得出组合调度发车时刻表。基于北京市361路运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客流需求且不增加运营成本的前提下,该文模型能够显著提升乘客满意度,公交准点率提高82.38%,乘客平均候车时间减少182.2 s。  相似文献   

6.
公交网络时刻表设计就是通过优化各线路车次的发车时间,使不同线路的车辆协同到达换乘站点,以方便乘客换乘.研究了不均匀发车间隔情况下公交网络时刻表设计问题.使用数学不等式描述了乘客的换乘等待时间,构建了以最小化乘客总换乘等待时间为目标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计算复杂性和可行解的空间结构特征.基于模型特征分析,设计了能缩减求解空间的预处理方法.采用CPLEX优化软件对预处理后的模型进行求解.通过计算不同算例,验证了求解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公交区域车辆调度优化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范围内车辆调度是以给定时刻表和一定数量的分布在各个车场的车辆为前提,在满足所有约束条件和相关规定的条件下,得出所需车辆最少或费用最小的车辆调度方案.区域范围内的公交车辆调度过程非常复杂,一直是公交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阐述车辆调度问题的基础上,对车辆调度问题的可行模型与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公交车辆调度研究的扩展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公交线路发车时刻优化问题,本文以相交且发生换乘的两条公交线路作为研究对象,在考虑乘客滞站的前提下,以候车总时间、换乘等待时间和非换乘乘客候车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构建公交时刻表优化模型。并选择了呼和浩特市4路公交“金隅环球中心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段、78路“呼市公交公司至赛罕区教育局”段两条线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构建的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显示:应用本文提出的公交时刻表优化方案,乘客换乘等待时间和乘客总候车时间分别节省了18.1%和10.7%。可见,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可以有效提高相交线路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利用公交历史数据进行公交到站时刻表编排的优化模型,以提升乘客按时刻表出行的搭乘成功率,减少等待时间,改善出行体验。首先,提出了服务可靠性的概念来表示乘客根据时刻表候车能成功搭乘的概率,并基于此引入了历史百分位到站时刻作为参考时刻;然后综合考虑等待时间、运行时间等约束条件,以最大化服务可靠性构建了到站时刻表编排模型,并利用乘客搭乘成功率、平均等待时间等指标来对模型进行评估。最后,选取广州市某公交线路进行了实例验证,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编排的到站时刻表能明显提高乘客的搭乘率,减少乘客平均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日渐增长,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根据乘客需求,以最小乘客总等待时间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成本为综合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通过模拟退火算法,设计给出了某一线路的列车时刻表和车底调度方案,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根据乘客需求设计出一个合适的列车时刻表和车底调度协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公交车调度系统的数学模型与PC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公交车调度系统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并借助计算机仿真公交车的运营,得到了该条线路上公交车在首站的全天发车时间表。该结果具有很好的合理性、真实性,为公交车的调度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此方法可以推广到类似的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公交车调度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车的调度问题是现代城市交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一条线路上各时段、各站点的上下乘客数的调查统计.根据一些合理假设.并在优先考虑公交公司利益同时兼顾乘客利益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公交车调度的数学模型。再针对一条实际的公交线路.利用计算机语言编程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公交车调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条公交线路上各时段、各车站的上下车乘客流的调查统计,采用矩阵对原始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在兼顾公交公司和乘客双方利益的情况下,建立了公交车调度的数学模型。再用计算机语言编程求解,制定出公交车调度时刻表。最后针对一条实际的公交线路进行应用验证,并对实际的结果加以统计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以公交车线路运营系统为背景,提出了各站上、下车人数分布的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为公交车线路运营的调度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本文以公交公司运营的总车辆数最小为目标,以运营过程中满足各方需求的车辆数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优化模型,模型实现了对线路运营进行评估和优化公交车配置.既考虑了乘客等车的社会成本又兼顾了公交公司的利益,方法易于操作,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公交车调度问题逐层深入分析,进而确定影响系统的本质因素,运用动态规划的思想,采用时间步长法,合理抽取典型样本数据,并利用计算机编程仿真对模型求解。  相似文献   

16.
任胜兵  郑延民 《科技信息》2010,(33):66-67,86
针对我国高校校园分布呈分散化趋势,校区班车及其他交通车辆规模也日趋扩大。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率、低消耗的指挥调度系统:多校区交通调度及其智能化管理系统一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组成结构及实现的功能,重点给出了车辆调度管理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区域调度是公交营运调度的发展方向,但区域调度相对于传统的线路调度,其影响因素多,模型构建难度大,求解也较为复杂。以单车场区域调度为对象,选择公交车辆空驶时间、等待时间、跨线次数以及运力规模最小等主要目标,构建了多目标区域调度优化模型。考虑到多目标函数优化问题的复杂性,将禁忌搜索融入遗传算子,设计遗传禁忌搜索求解算法,最后将已建模型和设计算法运用到算例中。计算结果表明,遗传禁忌算法较一般遗传算法更能高效地解决公交车辆的单车场多目标区域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电动公交车进行较为精准的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有利于电网合理调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规模电动公交车接入对电网冲击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DTW-SC与Bi-LSTM网络的电动公交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方法,以提高负荷预测精度。首先,结合电动公交车充电负荷具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提出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 DTW)的改进谱聚类(Spectral Clustering, SC)方法,对公交车日充电负荷曲线进行聚类;其次,对每类负荷综合考虑时间、日类型、温度及历史负荷值等影响因素,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构建电动公交车短期充电负荷预测模型;最后,利用某市实际天气数据和历史负荷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并与其它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提高短期充电负荷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研究m个电站n个用户的电网调度问题,建立电力调度的二次平衡模型,证明关于元的直接优化原理并给出优化算法,用数据实例给出了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合理有效的公交线路调度模型是改善公交服务、增加公交吸引力的关键.文章在建立优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乘客的满意度受等车时间和舒适度两方面影响,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分析处理,建立了乘客和公交公司满意度最优组合下的公交线路调度模型,并给出了量化后的满意度,最后采用长春市4路公交线路的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实验表明该模型可行且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