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东和平进程近几年未取得大的、实质性进展,明里有以色列强硬势力从中作梗,暗里与美国奉行的“拖延策略”有关。美国已掌握了中东和平进程主导权,但它并不急于解决巴以冲突。掌握主导权不战不和最有利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美国一直是以倡导者和推进者的面目出现,它之所以奉行“拖延策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东地区最新局势出发,简要回顾了中东和平进程,并从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一些因素着手,提出推动和平进程的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东和平进程出现了新的局面,然而却迟迟达不到召开中东和会的目的。其中有关各方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究竟障碍在哪里?本文对此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美国为海湾战后搭建起的战略构架发生动摇;阿拉伯世界反思后正重新团结起来。由于内塔尼亚胡右翼联合政府顽固奉行强硬政策,加之美国奉行偏袒以色列的“双重标准”,致使目前中东和平进程陷于僵局。中东和平进程僵局对地区形势带来很大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动向。美国顾此失彼中东和平进程僵局使美国东遏两伊、西促和谈、分化阿拉伯世界、阻挠和排斥欧、俄等方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突出作用的中东战略顾此失彼,发生动摇。美国在中东  相似文献   

5.
外交部发言人就当前中东形势发表谈话如下:近来,以色列不顾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坚持在东耶路撒冷修建优太人定居点,导致阿以特别是巴以关系趋于紧张,暴力活动增多,和平进程也因此陷入困境,中国政府对此深表关注和忧虑。中国政府一贯积极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主张有关各方在联合国有关  相似文献   

6.
问: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于1997年12月18日~25日先后访问了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埃及,请您介绍一下钱外长出访中东的原因、意义及中国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答:钱副总理兼外长1997年12月下旬对中东五国的访问具有重要意义,访问期间,与有关各方领导人就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也就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在中东问题上,我们认为,目前这种僵持局面持续下去,不仅对阿以双方无益,  相似文献   

7.
和平进程蒙上阴影,但和平进程不会受阻。拉宾遇害后,人们对中东和平进程能否继续前进充满担忧。和谈开始就蕴含危机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首先,阿以冲突经年历久,矛盾错综复杂,其中包括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领土纠纷等。阿以双方在政治、军事方面尖锐对抗,打了  相似文献   

8.
在巴以、约以谈判相继取得突破之后,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的谈判和约以开放边界、双方实行经济合作等步骤,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形之下,中东和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叙以谈判仍处于僵持状态就显得特别突出。如果叙以争端的和谈无实质性进展,中东实现全面和平的目标就依然是个悬念。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说“阿以之间要和平不能没有叙利亚”。因  相似文献   

9.
长期的对抗趋于缓和,但通往和平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力量的角逐。中东地区形势总的来看继续趋向缓和。中东和平进程进一步取得重大突破,阿以关系在松动,中东地区经济合作问题开始提上议程,阿以长期对抗的局面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但是,中东矛盾错综复杂,局势依然动荡多变。中东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和平伴随斗争进入新的阶段1994年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大突破,首先是继1993年9月巴以相互承认并达成《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后,1994年5月巴以达成加沙—杰里科先行自治的最  相似文献   

10.
戈兰高地     
在中东和平进程中,自巴以协议签署后,戈兰高地问题就更突出了。叙利亚是戈兰高地问题谈判的一方,因此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日内瓦举行会晤。阿萨德在会晤后说,叙利亚准备就中东问题采取“勇敢的和平行动”。舆论因此认为叙以之间就戈兰高地问题的谈判有可能松动。下面以图解形式对戈兰高地情况做扼要介绍。戈兰高地位于叙利亚西南部,同以色列接壤,为一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面积  相似文献   

11.
2月19日,约旦国王侯赛因宣布,约旦政府决定停止同巴解组织领导人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的对话和政治协调。这就是说,去年签署的约巴协议搁浅了,约旦和巴解在中东问题上的联合暂告中断。约、巴关系的这一重大变化,使中东和平进程再度受挫。 3月上旬,巴解执委会和法塔赫中委会为此在突尼斯开会,会议公报指责美国破坏了约、  相似文献   

12.
2002年9月,中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新举措———任命从事中东问题研究几十年又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工作的王世杰大使为中东问题特使。王特使将其使命概括为在中东问题争端的有关各方之间进行劝和。王特使说:“我目睹过以巴冲突给双方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深感实现和平的重要性,也深知中东问题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安全、宗教等诸多方面,不可能一下子得到彻底解决。”“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进行经济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中东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为了国内能有一个好的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我们真心希望中东和平。”一年多来,王特使已三次出访中东,他在废墟里和身陷困境的阿拉法特拥抱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当然也遭致有关方面的非难2003年12月1日,王特使赶赴日内瓦参加了由巴以民间发起的“日内瓦倡议”仪式,有颇多感受。前不久在社科院西亚非洲所,我有幸聆听了王特使谈他日内瓦之行和三次出访中东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3月11-13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美国作了为期5天的访问。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敦促美国发挥积极作用,采取新步骤,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一是争取美国增加对埃及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这也就是他和美国总统里根、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长温伯格、财政部长贝克等人进行会谈的主题。访问的结果表明,在中东和平进程上,里根没有接受穆巴拉克的建议,而在增加援助上,美国未能满足埃及的要求。尽管如此,穆巴拉克说,他对会谈“没有感到失望”,认为会谈还是“非常富有建设性,非常有益的”。穆巴拉克总统这次访美是他第五次访美。埃及对这次访美是十分重视并作了充分准备的。在穆巴拉克访美以前,埃及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埃及与多数  相似文献   

14.
巴以流血冲突持续八个月。在这场冲突中,已有560多人死亡,数万人受伤。严重冲突使巴以双方从高层到民众之间的仇怨进一步加深。目前,巴以和平乃至中东和平正面临1991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险境,和平成果行将付之东流。谁在丢失中东和平?导致目前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关键因素在于以色列新政府的强硬政策。沙龙政府成立以来,不仅未给业已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一丝曙光,其强硬政策使中东地区陷入血腥和苦难中。以色列现领导人  相似文献   

15.
在复国时期崛起;筹措军火有功;又有治理经济业绩;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与拉宾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6.
在中东和平进程令人担忧的情况下,第三届中东北非经济会议于11月12-14日在开罗如期举行。来自80多个国家、近5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金融机构以及企业界的约3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它表明,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国家已形成共识:即使和平进程受挫。也不能放弃经济合作,因为经济合作是地区和平的基础。会议在目前中东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举行,本身就是极大的成功,当然,它能对地区经济合作与经济一体化产生多大影响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7.
在和平进程中的回施余地越来越小,领导地位明显削弱;越来越多的巴官员开始谈论他的去留问题。巴勒斯坦内部危机日益凸显。眼下,阿拉法特在应付内塔尼亚胡的强硬政策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来自内部反对浪潮的冲击,他在和平进程中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领导地位已明显削弱。“不太令人满意”的礼物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签订《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简称《宣言》),开始了举世关注的“土地换和平”的中东和平谈判。当时多数巴勒斯坦人是支持和平进程的,但是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向右看齐:以色列弥漫右倾气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内部有两大阻碍和平的势力:一是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激进组织;一是以色列右翼势力。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以色列右翼势力的影响不容忽视。人们不会忘记,1995年当奥斯陆和平进程正取得积极进展时,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沙米尔枪杀了和平斗士拉宾,从此中东和平走入低谷。如今,正当以巴双方顺着美国提出的和平“路线图”开始新一轮艰难跋涉时,一些右翼极端分子又扬言要暗杀沙龙。6月4日,两万右翼人士在耶路撒冷市中心锡安门外集会,翌日四万人示威,抗议沙龙接受“路线图”,其规模为近年最大。利库德集团、全国联盟党…  相似文献   

19.
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一直是横卧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拦路虎,阿以双方都强调自己对耶城的主权,互不相让,迄今为止所提出的各种中东和平方案基本上没有实质性地触及耶路撒冷问题。1993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的加沙—杰里科自治协议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以巴勒斯坦人为期五年的自治为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第一步。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将争执最大、也是最棘手的包括耶城在内的所有巴勒斯坦土地问题放在自治实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中央情报局闹了大笑话国际和平会议是世界首脑最重要的会议之一,如中东和会、巴黎和会、海牙和会,当国家元首在会谈前摄影留念时,有一个关键人物会悄然退出,在签字仪式时,有一个座位是空的,一般并没人注意,只有特别老道的记者才会猜测一下。等记者们都离去后,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