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提出用石墨炉塞曼效应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黄河水系(原水)中铜、铅、镉、铬、镍、钴、钼、铍、锑、锂、锡、钒、铁、锰、砷等金属元素。文中钢、镉、铬、镍、钴、钼、锑取混均水样10或20μl注入石墨炉直接用校准曲线法测定;铁、锰水样稀释数倍后取10μl进样校准曲线法测定;铅、锂、锡部分水样有干抗,标准加入法测定;存在干扰的元素铍加AI,钒加Na_2SiO_3作基体改进剂,砷加Ni(NO_3)_2使砷转化为稳定的金属互化物后校准曲线法或标准加入法测定。上述元素中回收率最低者在80%以上,变异系数最大者为9%。并对混均祥(原水)、澄清样、过滤样、消化样测定值进行了比较。本法无需化学处理,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贵州科学》2021,39(4)
新建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同时测定氧化锌压敏陶瓷中铋、锑、钴、镍、锰、铬6种元素的方法。通过实验选择浓硫酸直接消解,酒石酸络合铋、锑元素。新方法前处理加标回收率在99.11%~102.23%,铋、锑、钴、镍、铬检出限均小于0.009μg/mL,锰检出限小于0.0005μg/mL,铋、锑、钴、镍、锰、铬6种元素相对偏差(RSD,n=7)均小于2%,为氧化锌压敏陶瓷产品的均匀性判定提供了一个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土壤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找出土壤中金属指标,铬、镉、钴、铜、锰、镍、铅、汞、锌、氟,十种元素在耕地类型土壤及林地类型土壤中的含量情况,并分析出耕地含量大于林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3.5-diBr-PADAP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研究了最佳显色条件,乳化剂 OP 的作用.基于反应速率差选择性地测定铜,允许高达200倍的钴镍存在.测定低限50μg/mL,进样频率每小时125个样.已用于测定矿石及废水中的铜.  相似文献   

5.
蔡颖  谢艳君 《江西科学》2022,(4):665-669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将直接威胁环境生态安全,对不同矿产资源进行成分测定能够为环境生态风险评估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选取某锡矿尾砂作为待测样品,采用HNO3-HCl进行样品前处理,结合测试精度要求进行仪器参数设置优化,并以Rh标准储备溶液为内标、选定7种元素的同位素,运用ICP-MS方法进行待测样品中Cu、Pb、Zn、Cd、Cr、Co、Ni多金属元素的同步测试。结果:Cu、Pb、Zn、Cd、Cr、Co、Ni 7种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 9,检出限控制在0.003~0.120μg/L范围内,方法精密度控制在0.87%~3.72%,标准物质的测试结果满足要求,加标回收率超过97.2%。该方法简便快捷、稳定好、准确性高,适合同时测定锡矿尾砂中的铜铅锌镉铬钴镍,具备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重庆地区侏罗纪红层中九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与研究,认为其微量元素浓度的概率分布类型服从正态律,砷、硼、铬、镍、锰为对数正态分布;铜、铅、锌、钴为正态分布。根据实测的元素浓度概率分布类型,本文估算了上述九种微量元素的背景值,异常下限值和丰度值。对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本区侏罗纪沉积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属不规则类型,其砂岩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地壳中砂岩的丰度值;粘土岩中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地壳中粘土岩的丰度值。  相似文献   

7.
用火焰发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君子兰叶片、花瓣、花粉、果实外皮和根的铜、锌、铁、锰、镁、铅、铬、钴、镉、镍、硒十一种元素的含量。发现花瓣中镁、铁、锌的含量都此较高。铜、铅、铬、镉、钴在君子兰体内含量较低。硒含量很高,甚至高于吉林人参。甘肃岩昌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含硒量。  相似文献   

8.
火焰原子吸收法(即AAS法)测量钢样中铬、镍、铜、锰的含量,由于基体中大量存在铁元素的干扰.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以大量的实验结果为依据,提出选择适当吸收波长并加入氯化铵干扰抑制剂,可以达到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从而使AAS法连续测定钢样中的铬、镍、铜、锰成为一种简捷、快速、稳定、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N_(235)和N_(263)为固定相,对铂系元素和金、铜、钴、镍的纸色层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混合物分离的二段色层法.该法以N_(263)为固定相,用4N HCl作展开剂分离钴、铜、镍、铑,用4N HNO_3—2N HCl作展开剂分离金和其余的铂系元素.用此种方法可以满意的分离与鉴定金、铱、铂、钯、铑、锇、钌、钴、铜、镍等十种元素.  相似文献   

10.
阳荷属野生姜科植物,是一种食药兼用的天然膳食纤维绿色食品。利用灰化法处理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阳荷中铁、铜、锌、锰、钴、铬、镍、镉、铅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RSD%在0.66~4.38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9.8%~112%,阳荷中锰、锌、铁元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3d过渡金属离子研究较多的是V2+、Cr2+、Cr3+、Mn2、Mn3+、Fe2+、Fe3+、Co2+、Ni2和Cu2,它们是一类活跃的金属离子,包含这些离子的晶体的光学和磁学性质大多决定于这些离子,这些离子掺杂在其它晶体中常会很大地改变原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而一直是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3d过渡金属离子在晶...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协同紫外(UV)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的能力,以Co~(2+)为基准进行Cu~(2+)、Mn~(2+)、Ni~(2+)、Zn~(2+)和Fe~(3+)协同紫外活化PMS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Cu~(2+)、Mn~(2+)、Ni~(2+)、Zn~(2+)和Fe~(3+)与单独紫外和单独PMS联合均不能有效降解目标物;与Co~(2+)/PMS/UV体系相比,Cu~(2+)、Mn~(2+)、Ni~(2+)、Zn~(2+)和Fe~(3+)协同紫外活化PMS的能力高于Co~(2+),其中Cu~(2+)、Mn~(2+)和Fe~(3+)的协同能力高于Ni~(2+)和Zn~(2+);投加叔丁醇(TBA)和乙醇(EA)的实验发现,Cu~(2+)/PMS/UV、Mn~(2+)/PMS/UV和Fe~(3+)/PMS/UV体系中的主要氧化物是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少量的羟基自由基(HO·)。Cu~(2+)/PMS/UV、Mn~(2+)/PMS/UV和Fe~(3+)/PMS/UV体系中AO7的降解过程均符合假一级动力学。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结果表明,Cu~(2+)/PMS/UV、Mn~(2+)/PMS/UV和Fe~(3+)/PMS/UV体系中AO7均被有效降解。M/PMS/UV对于染料类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10-6 g/cm2,但蛋白解吸率前者低于后者,表明一定浓度的NaCl有助于亲和膜对蛋白质的吸附,同时也使被吸附的蛋白的解吸率有所降低.吸附-解吸方式(静态法)分离纯化SOD,解吸样品比活达8 770 U/mg,纯度为81%;吸附-洗脱方式(动态法)分离纯化SOD,穿柱流出样品比活达12 418 U/mg,纯度为85%.自制纤维素亲和膜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纯化效果,重复使用性能良好,制备和纯化过程简便易行,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对鲁米诺-亚铁氰化钾化学发光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1.0×10-5-1.0×10-7mol/L范围内,发光强度与PAN的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极限为5.6×10-8mol/L。同时发现一些金属对此化学发光反应有强的抑制作用,为此建立了用此反应测定这此金属离子的新方法,测定Ni2+,Cr3+,Zn2+,Co2+和Cu2+的检测极限分别为1.0×10-9mol/L、1.0×10-8mol/L、1.0×10-8mol/L、5.0×10-9mol/L和6.0×10-9mol/L,相对标准偏差在1.28-3.10%(n=11)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硫酸铵-溴化四丁基铵(TBAB)-水体系萃取分离铅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的分离条件.试验表明,TBAB的水溶液在硫酸铵的作用下盐析,形成了液-液两相,在pH3~5的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中,Pb2+与Br-形成的络阴离子PbBr42-能与溴化四丁基铵TBA+形成疏水性的三元离子缔合物(TBA+)2(PbBr42-)而被萃取到上层TBAB相,其他共存离子:Zn2+,Cu2+,Ni2+,Co2+,Mn2+,Fe3+不被萃取.控制溶液的酸度,该体系能够使Pb2+与常见金属离子Zn2+,Cu2+,Co2+,Ni2+,Mn2+,Fe3+等完全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了萃取分离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胶团强化超滤去除水溶液中Cd2+,Cu2+和Ni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研究胶团强化超滤法对水溶液中3种重金属离子Cd2+,Cu2+和Ni2+的去除,考察不同阴离子的钠盐对胶团强化超滤性能的影响,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胶团的直径。研究结果表明:胶团直径随着SDS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NaCl浓度增加屏蔽了表面活性剂头基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导致胶团聚集数和直径增大;当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浓度比为10时,在单一和混合体系中,同一条件下的Cd2+,Cu2+和Ni2+截留率都基本相同,均高于98%,证明胶团强化超滤去除金属离子的机理是金属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吸附于SDS胶团上,金属离子的截留率只与其价态有关,而与金属离子种类无关;高浓度NaCl的加入会使Cd2+截留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2O2S:Eu3+,Si4+,Ti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Gd2O2S:Eu3+,Si4+,Ti4+的晶体结构与Gd2O2S相同,为六方晶系.颗粒的形貌为类球形.Gd2O2S:Eu3+,Si4+,Ti4+的激发光谱呈250~400 nm宽带状,激发光谱主峰位于365 nm;发射光谱为线状光谱,归属于Eu3+的5DJ(J=0,1)→7FJ(K=0,1,2,4)跃迁.最强的发射峰为627 nm和617 nm,均属于5D0→7F2跃迁,且627 nm的发射峰明显远强于617nm,显示出纯正的红色发光;并且Si4+和Ti4+离子的共掺杂可显著延长样品Cd2O2S:Eu3+的余辉时间.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pH、重金属离子初始质量浓度、离子强度以及竞争吸附等因素对天然高岭土吸附水中Pb2+,Cd2+,Ni2+,Cu2+等重金属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pH、初始质量浓度、离子强度以及共存离子,是影响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因素;高岭土对Pb2+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其它3种重金属离子,顺序为:Pb2+>Cd2+>Ni2+>Cu2+;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型等温方程,说明高岭土对这几种离子都是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Pb2+,Cd2+,Ni2+,Cu2+离子解吸量大小顺序为:Pb2+<Ni2+<Cu2+<Cd2+.  相似文献   

19.
采用壳聚糖醋酸溶液为固定相的纸色谱法分离不锈钢酸洗废液中的金属离子.经实验结果表明:展开剂的配比V(丙酮)∶V(盐酸)∶V(水)=33∶3∶4时分离Fe3+,Cu2+,Fe2+,Cr3+,Ni2+的5种金属离子的效果最佳,分离晾干后显色剂采用质量分数为0.40%的二硫代乙二酰胺乙醇溶液较为合适.用此方法来鉴定304HC和1Cr13不锈钢酸洗废液中的金属离子,所得结论:前者的废液中含有Fe2+,Ni2+,Fe3+,Cr3+;后者的废液中含有Fe2+,Fe3+,Cr3+.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含Ni、Cu、Mg、Al、Cr五种元素不同量的4个样品,采用TG-DSC和XRD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Ni/Cu/2Mg/Al/Cr外,含Cu、Ni、Cr较少的0.5Ni/0.5Cu/3Mg/2Al、0.5Ni/0.5Cu/3Mg/1.5Al/0.5Cr和0.5Ni/0.5Cu/3Mg/Al/Cr的3个样品均为类水滑石(HTL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