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磁钢磁化方式影响永磁电机空载气隙磁场性能的问题,建立了永磁电机空载气隙磁场的解析模型.通过对磁钢的两种充磁方式的分析,即径向充磁和两段式Halbach充磁,获得了永磁电机空载气隙磁密径向分量和切向分量的计算方法.选用一台1极12槽永磁有刷直流电机作为对象,利用解析模型计算了空载气隙磁密,通过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两种充磁方式下的空载气隙磁场径向磁密畸变率,结果显示:永磁有刷直流电机采用两段式Halbach充磁的畸变率明显低于径向充磁.同时,分析了极弧系数、磁钢厚度、极对数、槽口宽与径向磁密畸变率之间的关系,为永磁电机的初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2D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等效磁路法对4极24槽永磁同步电机的各项特性进行分析.根据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在空载和负载状态下的磁力线分布情况,分别建立空载状态下的简化等效磁路模型和负载状态下的交直轴等效磁路模型,分析电机磁场分布、电机绕组磁链、电枢反电动势.对于等效磁路模型同时采用节点磁位法来求解分析,在考虑漏磁影响的情况下,对比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和简化等效磁路模型的分析,验证该等效磁路模型的可行性.分析永磁体极弧系数对永磁同步电机特有的齿槽转矩特性进行参数化计算,得出极弧系数为0.85时,齿槽转矩最小.  相似文献   

3.
新型复合式三维永磁电机是一种新颖的永磁同步电机,它将外转子式旋转永磁同步电机与盘式永磁同步电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电机内部的有效空间,提高了电机的电磁转矩与体积比.由于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以及仪器功能难以共享的传统测试仪器不能满足永磁同步电机的测试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直驱电机检测控制系统.该文对新型复合式三维永磁电机研究设计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一种新型的检测控制系统,并对其监测控制系统性能进行测试分析.  相似文献   

4.
永磁电机工作在分数阶状态是一种更加普遍的电机工作情况,分数阶永磁电机在特定环境下会出现混沌运行状态,其混沌运行时存在运用整数阶微分模块进行分数阶仿真困难的问题。本文针对非同量分数阶永磁电机的混沌仿真问题,通过滤波器方法搭建了分数阶永磁电机的仿真模型,并给出了分数阶永磁电机混沌状态运行相图。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邱利莎  于娟 《河南科技》2022,(18):122-127
永磁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无位置检测技术作为电机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从国内外专利申请量发展趋势、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等角度对永磁电机无位置检测技术进行专利分析,并基于永磁电机无位置检测技术的技术主题分解,对各项技术主题的申请量占比,以及发展趋势情况进行了专利分析,为国内申请人在永磁电机无位置检测技术的专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机控制器的测试过程中存在系统复杂、硬件成本高和周期长等问题,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对永磁同步电机端口特性进行了模拟,采用电机参数的离散化数学模型,实现了对电机端口特性的模拟。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端口特性的电力电子系统仿真模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多步离散算法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离散化虚拟模型,将电力电子系统的端口模拟结果与实体电机在不同条件运行下的状态曲线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验证了运用电力电子系统进行永磁同步电机端口特性模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液压电机叶片泵电机转子与叶片泵转子合二为一,虽有其一定的优点,但因转子电导率高,耐热性差,涡流会使永磁体钕铁硼发热升温,从而导致液压油温度上升,影响整个液压系统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永磁体内的涡电流进行分析.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Ansoft)中的二维电磁场有限元法分别求解了空载和负载时电机转子的磁场和永磁体内的涡流.波形分析得出了影响永磁体内涡流的因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为研究开发高效低噪的液压电机叶片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室外光栅表贴LED显示屏,它是将可控制显示的形状为条形的模条安装在中空的立柱上,通过安装于中空立柱内的控制电路对其进行控制,成为可显示全彩图形及视频图像的室外光栅表贴LED显示屏模组,该模组具有上下自连接及左右自定位、锁紧的结构形式,其防水等级为IP65,该模组不需要安装背架即可拼接成室外光栅表贴LED显示屏。  相似文献   

9.
谢洋  蒋宁 《河南科技》2023,(2):10-14
【目目的的】为了降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控制成本,本研究提出一种采用占空比调制实现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的策略,只使用速度传感器即可实现电机的闭环控制。【方法】在传统直接推力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可推导出有效电压空间矢量和电机的推力波动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一个控制周期内同时采用非零电压矢量和零矢量的共同作用,来降低电机的推力脉动。【结果】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结构特点,通过仿真来分析其控制性能,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降低电机推力波动有一定效果。【结论】因此,采用占空比调制策略能有效减小电机的推力波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全字化预测电流控制方案,为了选择合适的电压空间矢量,实现电流跟踪控制,以固定频率采样定子电流,按电机模型计算下一采样时刻逆变器的最优控制电压矢量,从而控制下一时刻实际定子电流去追踪下一时刻参考电流,作者对电流跟踪性能作了深入地分析和仿真研究,并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良好的静态,动态笥能,非常适用于全数字化高精度交流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