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2018年3月26日,第十届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在成都召开。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主持会议,并代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其他四局局长共同签署了《金砖五局关于加强金砖国家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这是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中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合作的具体措施。会上,金砖五局局长共同签署了《金砖五局关于加强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加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对中蒙俄三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蒙古国、俄罗斯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这为中蒙俄知识产权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希望中蒙俄三国相互分享各自在知  相似文献   

3.
<正>一、问题的提出"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理念而提出的宏观战略。将我国的产能优势、资金优势与技术优发挥出来,进而扩大国际市场、加强合作交流,是"一带一路"的战略理念之一。"一带一路"战略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也给国家知识产权政策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4.
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1995—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五个金砖国家的人口因素对CO_2排放的影响。其中人口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比率、预期寿命、生育率和人口规模。从实证结果来看,人口因素对CO_2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力比率对CO_2排放的影响在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是正向的,但是在俄罗斯是不显著的;南非和俄罗斯的人口预期寿命对CO_2排放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巴西、中国、印度的人口预期寿命都对CO_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巴西的生育率对CO_2排放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印度和南非的生育率对CO_2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和俄罗斯的生育率对CO_2排放都存在正向的影响;人口规模对CO_2排放的影响在中国、巴西、印度、南非是正向的,而在俄罗斯是负向的。因此,金砖国家应该根据国情,有差别地制定减排措施,同时应该加强金砖国家间合作,促进碳减排。  相似文献   

5.
<正>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会见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张茂于副署长一行,就新形势下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及对外援助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甘绍宁对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给予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及对外援助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提出的有益建议表示感谢。甘绍宁指出,愿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相似文献   

6.
<正>3月24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知识产权研讨会成功举办,这是博鳌亚洲论坛首次设置知识产权相关议题并开展研讨交流。在研讨会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合作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知识产权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等话题发表了意见。申长雨指出,中国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事务,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朝着平衡、普惠、包容的方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2月14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知识产权战略及政策研讨班在京举办,共有来自东欧和欧亚地区12个国家及地区组织的23名代表参加研讨班学习。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在研讨班上致辞。何志敏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研讨班是落实《加强"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领域合作的共同倡议》的重要活  相似文献   

8.
<正>11月5至6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主办、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协办的"一带一路"国家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国际研讨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举办此次研讨会是为了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的重要指示,也是为了落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成果。他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多年来,采取多种手段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文化环境,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建设,坚定不移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并将知识产权工作着眼于世界,提出要统筹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加大力度进行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建立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常态化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充分意识到在华建立技术与创新中心的重要性,加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2月9日,第三届金砖国家专利审查及信息研讨班和第五次金砖知识产权协调小组会在京圆满结束。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出席闭幕式并颁发结业证书。国际司、人教部、文献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闭幕式。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2月9日,第三届金砖国家专利审查及信息研讨班和第五次金砖知识产权协调小组会在京圆满结束。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出席闭幕式并颁发结业证书。国际司、人教部、文献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闭幕式。  相似文献   

12.
<正>2月21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京会见了来访的新加坡知识产权局局长邓鸿森一行。双方就中新双边知识产权合作特别是中新广州知识城合作项目、"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商业化研讨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申长雨表示,近年来尤其是签署中新两国政府间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两局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层次不断提升。他希望双方加强在"一带一路"等多边框架下的合作,共同将中新广州知识城等项目打造成双方合作的典范,继续推动两局合作向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近日撰文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思想深邃、高屋建瓴,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这为知识产权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未来,我们将着力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提高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助力国家创新发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知识产权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服务与保护均需大量合格的知识产权人才。然而,与快速发展的知识产权事业相比,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措施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应"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正>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知识产权已然成为与大众密切关心的实际热点,知识产权在社会经济发展、民生消费、国际合作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助推创新驱动发展上发挥着持久性力量。2017年是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实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一年,全国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指出:"要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专利技术商业价值的实现。事实上,专利的真正价值在于对其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的共同见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政府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京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指出,双方认识到知识产权在促进创新、增强国家与企业竞争优势、鼓励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促进两国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领域的互利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加快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受到高度关注,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新发展的有力引擎,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武器。知识产权的受关注度日益提高。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同时也是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实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9.
<正>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其中在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方面,要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纲要》提出,依托粤港、粤澳及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合作机制,全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在知识产权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更好发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等机构作用,加强电子商务、进出口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知识产权执法。加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持续提升,企业也更加重视在海外的知识产权布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首次跃居全球首位……知识产权中国专利"含金量"越来越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4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了5.899万件专利申请,超过美国(5.784万件)跃升至第一位,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据记者了解,PCT是专利领域的国际合作条约,目前有150多个缔约国,提交一份PCT专利申请即可受到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