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由于软土的高压缩性,软土地基在路堤自重作用下引起的沉降较大,路堤产生较大的工程补方量,通过对软土路基沉降的非线性计算与分析,并结合某高速公路试验段的现场实测资料,得出该连接线高速公路中堆载预压处理的软基路段上的路堤沉降补方量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2.
姜昌武  洪宝宁  刘鑫  马飞 《河南科学》2019,37(1):127-132
针对高速公路修建中软土路基存在差异沉降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研究了因软土层厚度不同引起的差异沉降以及各软基处理阶段(路堤填筑阶段、预压阶段)的差异沉降速率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软土厚度的变化对路基的差异沉降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证明超载预压能有效控制差异沉降.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在跨越深沟和高桥头引道时产生了高路堤,由于填方较高,路基沉降量较大,如何准确的推算高路堤预留沉降量和预压期时间,使路基沉降后仍能符合设计高度,并依据完成预压期时间来合理安排路面铺装,减少路基沉降差异产生的病害一直是个技术难题.提出了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和决策功能,对高路堤沉降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用GM(1,1)模型对其预测,建模简单,预测精度高,在预测山区高速公路高路堤沉降、高边坡滑移、地质灾害等方面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软土地基上面进行公路路基施工时,由于软弱土质呈流塑状,天然含水量高,孔隙率大,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点,工程地质条件差,当路基填筑超过一定高度时,软基路堤施工填筑期稳定安全是路基工程的核心问题,必须要合理地控制好填筑速度,确保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满足要求。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例子介绍采用设置观测仪器的方法观测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通过对数据整理、分析,进行现场控制,合理地对软基路基施工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5.
考虑不同软基处理方式下路基沉降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基长期沉降是软基处理效果评价和路堤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针对路基沉降预测的方法有不少,但是针对考虑不同软基处理方式下的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相对较少。针对路基沉降不同特性,对其在不同处理方式下的软基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指数模型和双曲线模型、皮尔预估模型的预测理论基础、步骤;结合三个不同类型的工程实例,分别介绍了各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和预测结果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成果对指导软土地基上路堤的长期沉降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盐通高速公路先导试验段为例,通过对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详细地分析了填土(等载)预压、铺砂垫层、粉(湿)喷桩、插塑料排水板、挤密碎石桩等各种地基处理方案中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说明各种加固软基方案在解决路堤稳定性、缩短工期和加固效果方面各自具有的优势e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软基路堤施工中,对地表沉降和地表水平位移实施监控,以控制路堤的填筑速度,使路基变形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探讨和研究路堤软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李伟臣  王娟 《科技信息》2010,(34):412-412
本文通过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及路堤软基破坏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软土地基进行处治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指出不同的地质结构和表现形式采取合适的处置方法,可增加地基承载力,减少道路路基沉降及路桥沉降差,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进步,各地车辆运行交通流量迅速上升,人们对于道路的安全、舒适、便捷、结构稳定等要求也随之上升.而黄土地区冲沟、峁梁发育分布广,加之自重型、非自重型湿陷性黄土特性造成高填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边坡位移和不均匀沉降,本论述通过对定西市通渭县通榜公路高填方及坝式路堤填筑过程、预压过程和试运行过程的沉降观测与分析,总结黄土地区高填方及坝式路堤沉降的普遍规律,从而提高路基施工填筑质量,为减少和消除工后高填方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病害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公路软土地基处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及路堤软基破坏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对软土地基进行处治的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指出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增加地基承栽力,减少道路路基沉降及路桥沉降差,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