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济南市具体情况,选取水资源承载力的9个相关评价指标,根据2005-2009年的相关指标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选出了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3个主成分,并以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结合主成分各因子得分,对济南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5 - 2009年济南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总体上升趋势,经济的发展促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高,而人口和农业需水对水资源承载力造成巨大的压力,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用于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演变趋势的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的综合指标-综合主成分,分别选取出了反映自然支持力指标、社会经济技术水平指标和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的主成分,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计算出山西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以太原市为例,分析了2000~2007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趋势。对综合主成分进行正态性检验,其服从正态分布,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此方法及其评价标准能较全面地反映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淮安市水资源的相关情况从其承载力方面入手,搜集了2004~2013年有关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淮安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较适宜方法;淮安市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水资源总量是影响其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2004~2013年的水资源承载力大致成上升趋势.该评价成果能为淮安市未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短缺地区能否支撑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瓶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16.0软件对安徽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分别对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安徽省及各地市的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定量角度综合评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反映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及发展速度的11项指标;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11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计贡献率≥85%提取主成分,根据综合得分值大小,将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大体上呈现出中北部高、西南部次之、东南部低的地区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在2 001~2 010年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竞争力主成份得分和综合得分,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排序,依据评价结果揭示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竞争力的综合演变、主成分演变特征,进而探究其时空演变趋势。通过分析4个时间断面上的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空间插值图,揭示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扩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角度,构建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变权TOPSIS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水资源承载力表征值,综合评价了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从整体区域来看,水资源承载力还有待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差异性,东部地区(上海、浙江、江苏)水资源承载力差异较大,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则较为均衡,中部地区除了安徽省水资源承载力明显偏低以外,其他三省(江西、湖北、湖南)表现较为均衡;水资源承载力整体表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现象.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表征值在0.24~0.50之间,其中浙江省相对较高,最大表征值为0.49,而安徽省最低,最小表征值为0.25.影响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的5个最重要指标依次为地表水资源占比、生态环境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城市人口密度、生活用水总量的对水资源承载力.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承载力受地区水资源禀赋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为改进加权和的不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据评价对象在主成分上的得分综合进行评价.此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到多指标的综合评估考核中.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粉煤灰单因子评价方法不能全面综合反映粉煤灰品质的弊端,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用于评价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中粉煤灰品质性能的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R软件强大的统计功能,运用主成分分析原理,可以将粉煤灰样本的大量性能表征指标构造成少数的几个变量,并通过计算各样本的主成分值,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值,得出各粉煤灰样本的综合得分,通过最终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来划分粉煤灰质量等级,实现对粉煤灰品质进行快捷、客观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以乌鲁木齐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年、2008年、2010年和2013年4个时间段的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和综合竞争力得分进行计算,并对得分结果进行排序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揭示乌鲁木齐城市群的主成分演变特征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情况.依据城市群中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结合反距离加权法(IDW)得到城市群空间插值图,以此揭示城市群中5个城市的空间扩展演变能力.结果表明,石河子和乌鲁木齐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阜康和昌吉综合竞争力较强,而相较于其他城市五家渠城市竞争力最弱,但是城市群整体综合竞争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城市空间演变能力随城市竞争力呈规律性变化,截止2013年乌鲁木齐和五家渠呈现较强的空间演变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