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美国的次债危机已经演化为全球金融风暴。此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冲击。中国在面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力求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降为最低。  相似文献   

2.
美国以塔利班包庇"9.11"恐怖袭击的幕后凶手为由,对阿富汗发动大规模空袭,并借机进军中亚。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并进军中亚并非仅仅为反击恐怖主义,其战略意图是多方面的。种种迹象表明美军不会轻易撤出中亚,美国在中亚长期驻军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深远的,长远来看,其负面影响更为明显,这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审视阿富汗战争及美国中亚驻军长期化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经济并非有利无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受到了美国的欢迎,并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但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根本原因并非人民币汇率过低.人民币升值也将加重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的负担,影响美国在华企业和美国本土依赖中国原料与零配件进口企业的利益,还会连锁影响到美国的长期利率及其在亚洲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4月1日~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倡议书中写道:去年5月,美国《时代》杂志刊登一篇题目为《中国能否第一?》的文章,以“李约瑟之谜”为引子,指出:在公元15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领先于欧洲,但在其后几百年间,中国闭关自守,工商业未能自由发展,坐失良机。为什么中国近代科技的起步迟缓,又长期得不到健康的发展?究竟是哪些历史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影响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国情的科研体制?诸如此类的问题,与“李约瑟之谜”一道,一直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所关注,也是此次会议所要研讨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在此选取零星一点与读者分享,并尝试用表格的形式来表明观点。———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5.
黄兰堞 《科技信息》2009,(28):385-386
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美国人一直存在着褒贬对立的中国观。美国人中国观的变化受国际因素、两国国内因素、申美关系的发展状况以及美国民族价值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美国货币政策国际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运用SVAR模型,研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金砖四国产出水平、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出口贸易的冲击.研究表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金砖四国经济变量有较高的影响力,对四国货币政策产生长期的负向冲击;对四国产出水平有短期的负向冲击,但长期转变为持续增加的正向冲击;对出口贸易产生短期的正向冲击,但长期转变为趋向于0的负向冲击;对印度和俄罗斯带来了短期的输入型通货膨胀,长期将影响中国的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向美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选用2001~2007年的季度数据,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人民币实际汇率及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美国经济增长是拉动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导力量,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1%,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加6.46%;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影响也很大,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2.02%。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以来,由于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逐步从危机模式转向为正常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对称性充分显示出来,美国政策的外溢效应对其他经济体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2014年以来,美国与其他经济体的政策开始出现日益显著的分化,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围经济体经济状况走弱,金融风险凸显,资本流  相似文献   

9.
美国与中东国家关系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美国特殊盟友有学者形象地称美以关系为“父子关系”。美国长期奉行亲以政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内存在强大的亲犹太人势力,同时双方也在民主、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共同点。长期以来,美国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年援助达40亿美元。当前美国政府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亲以的一届政府。土耳其:美国领导的北约盟友冷战期间一直充当美国遏制前苏联扩张的重要桥头堡。冷战后,土耳其为美国进军东欧、中亚和高加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1997年以来,美国竭力推动美—土—以军事同盟关系。近年来,由于土耳其频繁发生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0.
韩毓海 《世界博览》2008,(22):67-70
美国的本次金融危机影响了世界,中国应该从美国长期奉行的由债务驱动的经济和泡沫化的发展道路中汲取"反面教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中美两国为例,旨在从社会文化因素的角度对课堂气氛进行探析。美国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比较活跃,能主动积极地表达他们的思想;相比较而言,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保持沉默,被动地记住所学的知识。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美国教师在教授中国学生的时候,冲突就有可能发生。在对影响两国课堂气氛差异的原因作了分析后,文章将提出一些减少冲突的合理建议,这可能有助于美国教师和中国学生的教与学。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民为本,凡事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是以神为本,不是以物为本,也不是以官为本。由于封建社会长期的影响,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君为轻、民为本、社稷为重”的思想,但  相似文献   

13.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今天中国的现代化中,农业是根本的问题。中国目前是以小于美国的农耕地来养活多于美国四至五倍的人口,必需有长期精确的计划与艰忍苦干的精神才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错的明训,本文向国内读者简单的价绍一下目前美国农业研究的四个重点,藉此可以看到美国近年来农业研究的方向、发展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影响中国和印度,中国与印度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都采取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与实施方面,中印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关电视剧创作与2000年以前相比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到运作方式上,中国以“制播分离”为主,美国以“制播联合”为主;中国长期实行“成片制度”,美国则实行“样片制度”和“有限定制”的方式,后者具有明显的优点,值得中国电视剧创作借鉴。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关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向美国的总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以及中国从美国的总进口、工业制成品进口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与中国向美国的总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与中国从美国的工业制成品进口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与中国从美国的总进口以及中关的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美日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美国与日本是两个自然地理特点不同的国家, 然而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持续的区域集中化发展趋势。美国人口密度29.5人/km2(1998), 所以美国人可以大手大脚使用土地, 但即便如此,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仍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区域集中化格局, 即以中小城市为主体的都市密集区是美国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日本人口密度333.9人/km2(1997), 由于国土狭窄、平原较少, 区域集中化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内在冲动, 形成了以大中城市为主、三大都市圈集聚、高度紧凑的城市布局。  相似文献   

18.
威尔逊政府的苏俄政策在美国外交史占有重要地位。以《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为界,威尔逊政府的苏俄政策分为笼络与敌视两个时期;它推行这些政策既是美国国家利益决定的,也是实力使然,还是意识形态、苏俄外交影响的结果。这一政策被他的后任继承和发展,导致了美苏关系的长期非正常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日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本文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为主线,系统地研究在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其中包括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和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台湾问题的产生并延续至今,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是两岸长期分离的主要外部因素。美国希望维持台海现状,利用台湾牵扯和消耗中国大陆的精力,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的发展,利用台湾作为“和平演变”中国大陆的工具,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