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k + 1)秩匀称线性无圈超图的计数公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志龙  柳柏濂 《科学通报》2000,45(16):1705-1709
得到了(k+1)秩匀称线性无圈超图的计数显式,并应用Polya计数定理,得到了(k+1)秩非标号匀称线性超树H和(k+1)秩非标号匀称线性无圈超图的生成函数。  相似文献   

2.
大理微宏观物理现象都表明基本粒子不是类点结构,但这并非是弦学说才有的特色,三旋理论利用类圈体存在三种内禀自旋的发现,会有助于对微观和宏观量子现象及场的一些难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王世金  效存德 《科学通报》2019,64(9):891-90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增温显著,冰冻圈快速变化事件发生频率在增加,由此引发和即将引发的冰冻圈灾害危害巨大.冰冻圈不同灾种成灾机理、承灾体及其孕灾环境各异,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基于已有研究成果,较系统地阐述了冰冻圈灾害成灾机理,梳理了冰冻圈灾害类型、时间尺度、空间分异及其类型区划.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全球冰冻圈灾害高风险区的综合影响及其态势.冰冻圈变化-冰冻圈灾害风险-冰冻圈风险管控链条关系紧密,亟需加强冰冻圈变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风险分析、评估和理解,以期针对性地调整未来冰冻圈灾害高风险区经济社会活动轨迹,有差别地制定冰冻圈灾害高风险区防灾减灾规划,以降低冰冻圈灾害风险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慰萱 《科学通报》1982,27(16):1021-1021
定义一个超图H的圈色数c(H),为将H的顶点染色使每个圈至少有两种颜色的顶点这样的染色法所需要的最少的颜色数。我们证明了若H有n个顶点,m条边,p个支及c(H)=c,则  相似文献   

5.
黄怡  效存德  苏勃  许章华 《科学通报》2020,65(24):2636-2650
冰冻圈水资源为全球寒区旱区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随着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水资源供给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增长对水资源需求增加,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不断加剧.鉴于此,加强冰冻圈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关联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首先在三级流域尺度上系统分析了中国冰冻圈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区人口和GDP时空变化格局,然后进一步综合供给和需求两侧指标,评估了冰冻圈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中国冰冻圈及其影响区共涵盖7个一级流域、38个二级流域和84个三级流域.(2)从冰冻圈要素的重要性看,塔里木河、羌塘高原以及雅鲁藏布江等流域冰川面积和储量较大,青藏高原腹地和松花江流域多年冻土覆盖率较高,松花江区、新疆北部以及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积雪深度较大.(3)以2015年为基准,计算得到冰冻圈水资源重要影响区人口和GDP分别约为2.63亿和11.4万亿元,分别占全国23.1%和16.5%,主要分布在我国一、二级地形阶梯分界线的东南部和北部以及三级阶梯北部; 1995~2015年间冰冻圈重要影响区人口占全国比重增加(由24.4%增为26.8%), GDP占全国比重下降(由21%降为19%).(4)冰冻圈水资源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性与冰冻圈影响区社会经济规模在空间上基本一致,然而,青藏高原西南部虽然冰冻圈水资源供给功能强大,但因为社会经济规模很小,所以服务的现实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6.
李波 《科学之友》2008,(9):25-26
文章简要分析了硬齿面齿轮结构型式,通过分析其优缺点,提出了新的更为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甘孜黄土与青藏高原冰冻圈演化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一旦高原进入冰冻圈或冰川规模达到最大,高原的反照率和冷源作用将会大大增强,对亚洲季风环流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何时进入冰冻圈和高原上最大冰期发生于何时,是冰川学和全球变化研究中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施雅风等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综合推导,认为最大冰期出现时间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18~16阶段(0.72~0.52 MaBP),但是何时进入冰冻圈至今仍无确切证据。本文根据目前所知青藏高原上最厚的甘孜黄土剖面最新磁性年代和石英砂类型分析资料,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冰冻圈水循环在全球尺度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态形式存在的冰冻圈诸要素,其冻、融过程导致水循环发生重要变化,进而影响大洋、河流水文过程及大气水分循环过程.本文在分析两极地区海洋淡水组成的基础上,论述了两极地区冰冻圈对大洋输入淡水的影响,阐释了冰冻圈与大洋热盐环流的关系,讨论了冰冻圈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程度.研究指出,在南、北纬60o~90o范围南、北极海洋的淡水年循环中,海冰和北极融雪参与的水量远超过降水-蒸发过程的水循环量;北极融雪与河流补给、山地冰川、冰帽及格陵兰冰盖、南极冰盖、海冰、冰间湖等冰冻圈要素的变化可以显著地影响海洋深水对流强度及深水的形成,从而影响海洋热盐环流.冰冻圈对海平面变化影响的评估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1990年开始的5次IPCC评估报告中,历次对海平面上升贡献的评估结果相差较大.总体来看,若不考虑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在海洋热膨胀和冰冻圈这两大影响因子中,工业化升温以来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9.
从圈卷产色链霉菌7100中克隆到6kb与尼可霉素合成有关的DNA片段,对其中的部分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其中1.9kb的Tth111Ⅰ片段含有一个1740bp的完整可读框,起始密码子为100bp处的GTG,终止密码子为1840bp处的TGA,编码一个由5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冰冻圈变化对海平面上升潜在贡献的初步估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贾文  叶柏生  丁永建  刘时银 《科学通报》2011,56(14):1084-1087
最新研究表明, 2003年以来冰冻圈已成为海平面上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其中山地冰川和冰帽的贡献量最大. 分析中国冰冻圈融水总量的估算结果, 并粗略估计中国冰川区降水, 大致推断中国冰冻圈对海平面上升的潜在总贡献量为0.14~0.16 mm a-1, 其中主要为冰川贡献量, 约为0.12 mm a-1. 在冰川贡献中, 外流河流域冰川融水补给对海平面的贡献则仅为0.07 mm a-1, 占全球山地冰川和冰帽贡献量的6.4%.  相似文献   

11.
一种硬齿面齿轮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分析了硬齿面齿轮结构型式,通过分析其优缺点,提出了新的更为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过去六年是研究冰层的黄金时期。剑桥英国南极考察队大卫·沃恩(DavidVaughan)是冰冻圈章节的首席作者,他说:“根据我们对海冰、积雪层、冰原和海平面升高的预测,两极地区正发生飞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任媛  雷宏刚 《科学之友》2008,(5):155-156
文章利用仿生学原理,借鉴王莲荷叶脉络的结构构成形式,结合钢结构仿生设计理念,提出了新型的网架结构——荷叶脉络网架结构,为基于仿生学的钢结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钯锗薄膜中分形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志文 《科学通报》1994,39(20):1860-1860
利用分形的概念,可以从新的角度去归纳认识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从而大大推动材料科学研究的深入.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首次系统地对由化合物(PdGe和Pd_2Ge等)生成的把锗薄膜体系中分形结构进行了研究.有关钯锗薄膜体系中的分形结构还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5.
赵君亮 《自然杂志》2005,27(1):25-28
银河系是宇宙中数以百亿计的星系中的一员,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有关银河系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形成机制、结构和演化,太阳系外的行星系统等等,长期以来始终是天体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不仅如此,银河系又为河外星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测检验样本.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银河系结构和演化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事物的结构形态变化时都会导致其功能的变化。某些生态系统中的一些要素的存在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就要引起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巨变,从而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不同种类的灾害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构成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环境和特征的系统。  相似文献   

17.
傅丽 《科学之友》2008,(3):107-109
就业促进法这部法律属于经济法中的宏观经济调控法,把它放到宏观经济调控法的结构中看,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沈葹 《世界科学》1999,(10):2-5
黑洞,一种看不见的特殊天体,却蒙上了一圈又一圈的神秘“光环”,令人捉摸不透、莫测其高深。公众谈论黑洞,不免带有几分猎奇的心理;科学家搜索黑洞,着眼于检验理论预言的正确性。我们则认为,黑洞探讨之所以成为热门课题,是因为它显露了广义相对论这块“美玉”之微瑕;为促使时空理论的新世纪发展,冀望由此而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诚然,瑕不掩瑜,广义相对论历来被赞誉成“理论物理中最典雅的艺术杰作”。既存在黑洞、又存在白洞,是根据广义相对论(1916年)而作出的猜测;不过,“黑洞”、“白洞”等简明术语,晚至六、七十年代才采…  相似文献   

19.
韩绍岑 《科学通报》1985,30(18):1376-1376
图的计数,在图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Harary和Palmer应用Pòlya基本计数定理及de-Bruiyn的推广,成功地解决了很大一批图的计数问题。但是,关于超图的计数,由于Harary的方法不易推广,工作甚少。本文得到了拟超图的计数公式。可以看出,它是文献[2,3,6]的推广,而且方法也比一般组合数学丛书中所介绍的简洁。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张拉整体”与索穹顶的发展历史与定义相比较,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明确二者是两类不同的结构,其次通过对张弦梁的逆迭代法与改进的逆迭代法相比较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并对未来索杆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设想,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