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速公路联网监控系统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 《科学之友》2010,(6):124-125
中国精神疾病是高发病,其高复发、高致残、高风险使得现在的医疗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精神疾病全程干预服务为患者提供了连续的、全面的服务,建立了医院和社区之间的衔接。精神疾病全程干预满足患者的社会性需求,对患者再社会化,可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社会负担,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但全程干预的推广与普及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精神疾病是高发病,其高复发、高致残、高风险使得现在的医疗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精神疾病全程干预服务为患者提供了连续的、全面的服务,建立了医院和社区之间的衔接。精神疾病全程干预满足患者的社会性需求,对患者再社会化,可节约社会资源,减少社会负担,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但全程干预的推广与普及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正精神卫生水平对于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不断有新证据表明精神疾病与贫穷如影随形。这二者孰因孰果?里德利等人以聚焦贫穷人口的自然实验和对照实验为基础撰写了此篇综述,试图解释贫穷如何导致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又何以加重贫穷。就结论而言,现金援助和低成本的治疗干预对贫困线下的精神疾病患者裨益良多。  相似文献   

4.
创造力是人类心理机能的高级表现.迄今为止,已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高创造力人群罹患精神疾病(尤其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探索创造力和精神疾病的关系进而探讨创造力的本质和个体心理机制成为创造力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时至今日关于两者关系的认知神经机制和基因机制尚未完全明晰.本文结合行为、神经影像学和遗传学的研究证据,梳理和评述了有关创造力和精神疾病关联的实证研究和若干理论观点,系统探讨了创造力和精神疾病的深层关系.未来研究应加强创造力与精神疾病关系的理论整合与构建,并利用影像遗传学方法及大数据方法,在"基因-脑-环境-行为"的框架下,从微观、中间和宏观层次开展多层面、多学科的交叉整合研究,同时加强对亚临床人群的多中心联合、大样本研究并尝试纵向研究设计,以更深入地对创造力与精神疾病的关系、影响因素及深层生物学机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精神疾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据卫生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6亿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保守统计也有1 600万,这一数字的公布在当时引起全社会一片哗然。精神病人在我国已是一个很庞大的社会群体,2014年10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为此记者走访了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就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请教了心理咨询师张晋芳。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2021,66(30):3799-3810
20世纪的行为学研究通过在自然状态下和受控的实验室条件下的观察揭示了动物行为的众多本质特点.但这两种途径都存在各自的局限,不能完全满足动物行为学研究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计算技术的发展与突破给行为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计算行为学"这一新兴学科正在形成.计算行为学的发展、完善和应用使得高效量化分析动物行为成为可能.本文对计算行为学的发展历史和前沿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动物行为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场景.此外,还对计算行为学在行为的神经机制解析和神经精神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目前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希望能为行为科学、脑科学,以及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失调或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包括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神经症、病态人格和心身疾病.据近代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中的部分病种与遗传因素有明显关系,因此在预防问题方面必然同优生学有密切的联系.早在1883年高尔顿(F.Galton)提出“优生学”一词时,就解释为:优生学是在社会控制下,研究改善或损害人类未来子孙的精神及躯体素质的动因.由此可见,优生学刚萌芽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电力客户对电力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开展好电力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电力服务,在电力营销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依法、依规开展电力服务,这是社会赋予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9.
物质滥用和成瘾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禁毒与戒毒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热点.根据DSM-5定义,物质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精神疾病,表现为强迫性药物寻求、无法控制药物使用而无视其潜在的严重危害.超过80%的成瘾个体没有寻求治疗,这部分反映出物质成瘾个体存在认知功能方面的缺陷与障碍.以此为出发点,本研究回顾了近年来关于物质成瘾者在注意、抑制控制、决策和内感受等方面认知功能缺陷的研究,总结了行为和神经影像学方面的成果,探讨和论证物质成瘾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以便更准确地了解物质成瘾的成因、发展、戒断和复发的本质.最后,本研究提出未来的相关研究应致力于推动多技术融合,关注共病问题,构建和完善生物标记,开发基于脑的干预方法,以便深化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完善成瘾病人的干预与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社交及跨文化精神疾病研究部门助理教授莫妮卡·鲁伊兹-卡萨雷斯(Mónica Ruiz-Casares)认为,研究跨文化心理健康干预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干预流程以适应参与者的需求。武装冲突、自然灾害以及被迫迁移所造成的持久性的心理疾患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然而临床医生和他们的病人往往背景不同,彼此陌生。这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